蔡志忠的个人资料

蔡志忠:逆风而行的城市哲学

世界上每天至少有15台机器在印刷他的小说、诗歌和文学作品。在1987和1988连续两年名列台湾省10畅销书作家第一。他热衷于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就是蔡志忠,台湾著名的漫画家。蔡志忠先生从15岁开始就是一名职业漫画家。他画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漫画,线条简洁生动,在台湾省、香港、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很受欢迎。他的小说、诗歌和文学作品,如《庄子》、《老子》、《禅宗》、《史记》、《西游记》、《聊斋系列》等,开创了中国古籍经典漫画的先河。并以他对百家争鸣、经典著作、唐宋诗词、佛经禅语、行云流水的独特体验,将经典白话文、漫画化,以现代的方式诠释,让现代人轻松汲取智慧,毫无负担地学习经典。与漫画中的蔡志忠先生对话,倾听漫画家画笔下的内心世界,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他的哲学和用线条表现的幽默。

蔡志忠和他的城市哲学。

过去、现在、未来缺一不可,所以蔡志忠的城市哲学漫画可能更能代表人们希望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那就是在所有的挫折和胜利之后回归平静。浮尘上,为了忘记城市的喧嚣而转向佛学的研究,是一种近乎自然的健身方式;把漫画上升到人生哲学的角度,笑看世界,随风感受一切。也许,面对城市的浮躁喧嚣,吉米选择了回归梦想,朱德庸选择了积极面对现实,蔡志忠选择了解放之路。逃离现实的同时,吉米最终会回到城市,而蔡志忠则可以在云端畅游而快乐。事实上,蔡志忠早期漫画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嘲讽也曾是蔡志忠漫画的一部分。但他最深入人心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可能是他在进入中国古代经典思想和传奇小说领域的后期,运用平实易懂的白话和漫画形式,超越语言和文字的鸿沟而创作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如《封神榜》、《老子说》、《庄子说》。

谁是蔡志忠?

1948年2月,蔡志忠出生于台湾彰化开东。15岁辍学后,只身前往台北,走出了自己的独立生活。有一幅画,画了将近40年。1963开始创作连环画;1971,成为光启社电视制作设计师;1976年创办远东卡通公司和龙卡通公司;1981年获得金马奖最佳卡通电影长片。1983年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四页漫画,在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日本等地长期连载。1984自办个人漫画工作室小说、诗歌、文学作品。1985当选台湾省十大杰出青年。后来,蔡志忠致力于研究中国的古籍和佛教书籍。1992年正式师从岭南画派大师杨创作水墨画。近年来致力于实体漫画创作和佛学研究。

自然与随和——蔡志忠的城市哲学

10多年前,蔡志忠和2000多年前的先贤结成了一代知音:孔子说,仁义提醒,禅宗说,尊者大饮,韩非子说,法家的严词,列子说,哲人的乘风思想...这些漫画以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新奇将原作翻了出来。于是,“漫画不再是孩子的专利,成年人开始通过漫画家的水墨笔触,体会到先贤们的智慧和人生哲学。”《庄子·谈自然·萧声》是蔡志忠最喜爱的小说、诗歌和文学作品之一。《庄子谈》中圆滑流畅的线条,让人感觉特别舒服。蔡志忠对《庄子》原话的解读恰到好处,幽默的人物形象有时让人忍俊不禁,但我最佩服的是作者把《庄子》原话翻译成白话文时的认真。“庄子周,战国宋人。那是一个欺凌、混乱、痛苦的时代,现实世界的痛苦是一个无底的陷阱。丘陵黄土下的先贤是伟大还是渺小?庄子的视线从此远离了尘世,他看的是无限的时空。”也许这就是蔡志忠先生本人的写照,他面对喧嚣混乱的现实社会,把目光投向了古人的哲学,却也因此开辟了漫画的另一个天堂。蔡志忠作品中的人物也和他的话题一样优雅清新,人物的服饰在《脱下你的外套》中也常常是宽袖,让人感觉与世无争。为了把佛像画得更逼真,蔡志忠自己也在家里收藏了许多不同年代的珍贵青铜佛像!蔡志忠说,他是那种疯狂到没有极限的人,什么都要“穷尽”才能尽兴,收藏佛像也是一样。他说,自从家里的铜像增多后,他渐渐不愿意出门了。画画累了,他会泡一杯咖啡,打开灯,一个人默默面对佛祖。“那一刻对我来说是最稳定的时候。”蔡志忠说。人们经常问蔡志忠,在成千上万的铜像中,他最喜欢哪一个?这时候蔡志忠就会慢下来,说有个音乐人喜欢马桶,收集了超过1000个不同形状的马桶。有人问音乐人最喜欢哪一首?他马上严肃地说:“我不能说。我说出来,厕所会吃醋的。”"

心灵鸡汤

每次看蔡志忠的《庄子》《老子》《大学》《中庸》等漫画,都觉得古代圣贤的思想更多的是回归自然,而蔡志忠对佛教的热爱可能与他喜欢的生活有关。蔡志忠说他是一个相当放纵的人,他不赞成“勤于艺术而缺乏乐趣”。相反,他欣赏“勤于趣味,乏于艺术”。他说:“放纵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我的原则。我想做的是阅读和创作。”尽管禅宗系列如此著名,蔡志忠仍然坚持学习。在他的计划中,物理、古文研究、训诂学都是他未来的创作领域。他说:“虽然这些书没有出版,但我不在乎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它们上面。我关心的是我画的书和出版的书对不对。对的事情不会有时间问题,不会因为6543.8+05亿年的时空而改变。”喜欢周游世界,拜访各国高僧,探索佛教知识,收藏历代佛像的蔡志忠,是他自身的性格使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空灵飘逸,还是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感染了他自己不羁的性格?看来这两者应该是相互融合的!看了朱德庸的笑话,品了几米的悲伤,你可能会对未来有点迷茫: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建议迷茫的人可以喝一碗鸡汤补充一下元气——回到蔡志忠博大自然的漫画世界,也许你能找到最适合自己人生的答案。毕竟人生如船,它的全部价值和意义在于航行,所有的委屈和无奈都无济于事。按照自己的方向坚持航行才是最重要的。

标签

三代台湾漫画家,他们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给很多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快乐体验,缺了任何一个都显得不完整。看它们出现的时间顺序和读者分布也很有意思:一方面,未来、现在和过去颠倒了时间顺序,代表都市人生存理想状态的蔡志忠漫画最早在中国大陆走红,然后在朱德庸一炮而红,描绘了都市人生存的现实状态,最后是吉米挖掘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绘本欲望。这三位台湾省画家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风格出现的先后顺序,让人不禁怀疑,作为读者的现代人,是否经历了先向往理想,再关注现实,最后回归自然自我,希望与这三位漫画家一起重拾昨日天真的欲望的过程。另一方面,吉米的读者多为年轻人和儿童,而朱德庸的读者以中年人和部分年轻人为主,而蔡志忠的读者分布广泛,但思想内容却趋于老龄化,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童话有童话的归宿,戏剧有戏剧的舞台。吉米的绘本被百代看中,变成了另一种最能诠释灵魂的语言——音乐剧。朱德庸的《苦女》被翻拍成剧,变成了另一种最能反映世俗的方式——电视;吉米的音乐专辑是由作者本人和台湾省歌手* * *作为男女独白创作的,而的《苦女》则由台湾省歌手刘若英主演。新的副产品,单词和音符,旋律和想象力...物欲横流的城市,可能终究还是逃不出物质的怪圈?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第二个吉米、朱德庸或蔡志忠吗?还是城市童话、城市寓言、城市哲学之外的另一种形式?小小的漫画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不能不说也是漫画的一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