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与《茶经》文本的主要内容
陆羽,名疾有字鸿渐,生于唐朝。他小时候被托付给一个佛寺。从小学习刻苦,学识渊博,诗文俱佳。他也清高,淡泊名利。
陆羽对茶有着特殊的兴趣和感情。常与皎然、等谈茶,对茶叶的植物学特征、采制、烹饮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他一生写了很多书,但“茶经是传世之作,其书无一传世”。
《茶经》是一部结合历史和现实考察的茶叶专著。全书分为十大经典,七千多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茶树的植物学特征及其加工制造,“一源”茶的名称考证,茶树的特性、生境、栽培、品种鉴定和利用;“两个工具”记住采茶工具;《三创》记载了茶叶的加工过程;“八地”茶树的地理分布。第二,泡茶和喝茶。“四器”记住了煮茶、喝茶的工具;“五煮”记饼茶的沏茶(焙、煮、研)法;《六饮》记住饮茶法;《七事》是一部史料汇编。前者与农学有关,主要内容是“一的起源”;后者与饮茶有关,主要内容是“五煮”。
《茶经》系统总结了当时采茶和饮茶的经验,全面论述了茶叶的起源、生产、饮用等各个方面,传播了茶产业的科学知识,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开创了中国茶道的先河。而且《茶经》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茶经,除茶法外,与茶有关的各种内容都有叙述。以后所有的茶书都以此为蓝本。
据史书记载,由于茶经的问世,“天下可学饮茶”,虽然言过其实,但陆羽的茶经确实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茶叶种植、制茶、煮茶、饮茶方法在6-7世纪传入朝鲜。日本的佛教徒和僧侣不是空的。他们带来了8世纪中叶至9世纪初的糕点、茶叶和茶籽,在日本滋贺县种植。后来,在和尚程的倡导下,煮茶和品茶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茶道。茶道还吸收了宋代寺庙中的茶道,不仅成为上层社会的交际手段,也成为佛教寺庙中的一种讲经修持禅的方式。这些都受到陆羽《茶经》的影响。可以说,日本茶道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产物,陆羽是茶文化的传播者。
因此,后人尊称陆羽为茶圣,茶业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