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康的说法太多了,掌握大道不乱。
健康就像空气,如果平时不注意,一旦真的失去了,就会后悔和担心。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空气中。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没有人会珍惜空气,但是一旦没有空气,最多五分钟,人就会死。这时,人们会意识到空气是如此珍贵,一分钟都离不开它。健康也是如此。当你拥有健康时,99%的人都不在乎它有多重要。但是一旦失去了健康,就要花钱去承受和后悔。目前,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人只认财富和事物,而不认识天地,忽视生命和健康。结果他们天天看病,天天后悔,但世界上从来没有后悔药。这是我们时代的悲剧。原因是什么?因为目前我国只有6.48%的公众具备基本的健康素养,自我保健意识普遍较低。
早在1953,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了“健康是金”的响亮口号。但直到今天,人们才真切地感受到,健康真的比黄金更珍贵。就像老百姓说的:“脱贫致富三五年,一生病就回到解放前”,“不怕挣少,就怕走早”,“爱老婆孩子爱家人,爱身体为零”,人们开始不断反思和体悟。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日本人中岛宏博士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使慢性病发病率减半,死亡率减半,健康寿命延长10年,不花多少钱就能大大提高生活质量。”他反复劝道:“生活方式病是可以预防的。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所以,不要死于无知,不要死于无知!”他的话真的如晨钟暮鼓,启迪人心,发人深省。
美国2008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从1980到2004年,对8万名35岁59岁的中年女性进行了24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使中年女性的死亡率降低55%。人群流行病学证实,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使死亡率降低一半。
我们说健康是指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人际、精神道德等方面都处于一种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指不生病、不虚弱。养生是一个科学的概念,是一个全面均衡的系统工程,属于道的层面,而不是技术层面上的某个技巧概念,不是靠一些秘方、绝招、解毒汤、补药丸、几斤绿豆、萝卜、几条鳝鱼就能解决的...健康由四个要素组成:父母遗传占65,438+05%,社会。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四大基石,其中合理饮食占13%,心理平衡占30%,其余如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占17%。可见,心理平衡是四大基石中最重要的,片面强调某一招、某一式是不合理的。
我们来看看百岁老人的生活体验调查,什么是健康的核心就能看出来。据调查,百岁老人的生活方式真的是五花八门,每个人都一样。可以说100个百岁老人有100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的从小吃素,一辈子不吃肉;有些人从小爱吃肉,几乎天天吃肥肉,喜欢吃“三咸”:腊肉、咸鱼、咸菜。他们都活到100岁,依然容光焕发,血压正常。有的人从来不吃鸡蛋,有的人每天早餐吃4个煮鸡蛋;有些人不喝酒也不抽烟。有些人不仅抽烟,一日三餐还喝酒。什么都有,什么都有。但百岁老人有一样东西,是高度统一的,那就是平和良好的心态。百岁老人是思想开放、心地善良、随和、知足常乐的人。没有一个心胸狭窄,脾气暴躁,斤斤计较,没有一个遇事不妥协,走极端。《黄帝内经》说:“无事无动于衷,真气随之;把精神藏在里面,才能远离疾病?”西方谚语说:“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一颗快乐的心胜过十剂良药”。疾病与健康在东西方的真正含义,被百岁老人的调查结果完美印证。
美国自行车运动员阿姆斯特朗是睾丸癌晚期患者。医生说他的存活概率不到1%,但他表示对治疗有信心,会积极配合。结果在做了睾丸切除和放化疗后,他依然坚持锻炼,最终七次夺得环法冠军。北京市癌症学会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发现在1000多位抗癌明星中,长期生存的经验基本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乐观向上,心态稳定,对未来充满信心,不畏惧;第二是家人的关心和支持。
乐观积极的态度比我们想象的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