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趋势对如何抓住餐饮创业的机遇起着关键作用。
餐饮业4万亿市场规模
新消费者驱动的新餐饮时代已经开始。从业者需要考虑多品类、多品牌的业务布局,同时围绕价值链向前端加强精细化运营,向后端优化供应链能力。
1980年,全国第一张个体餐饮经营许可证颁发给北京胡同的岳斌饭店。自此,餐饮业跟随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走过了30多年波澜壮阔的时期。中国烹饪协会数据显示,中国餐饮业年均增速继续保持两位数。目前,餐饮市场规模已超过4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餐饮市场。
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新常态,其影响也波及到餐饮行业。餐饮行业品类分散、品牌竞争激烈、区域市场集中,都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各种压力。与此同时,餐饮行业创新模式不断涌现,行业格局不断变化,也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
大量的80后、90后消费群体正在成为市场的消费主力,新生代消费群体的成长环境不同于其他年龄段,这使得他们对餐饮行业的需求更加复杂多样。为了适应行业的发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餐饮集团和品牌需要在经营布局、餐食、品牌、门店、商业业态乃至供应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可以说,餐饮传统服务业正在迎来新一轮的转型升级,新消费者驱动的新餐饮时代已经慢慢开始。
餐饮业仍在高速增长
在经历了消费升级推动的快速上升期后,当前中国的消费需求正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回落而放缓。此外,餐厅经营成本上升,行业竞争激烈,经营困难增加,将导致中国整体餐饮市场稳定增长,未来五年增长率预计在7.9%左右。
然而,中国餐饮业的整体增长速度仍然高于未来五年社会消费品零售行业的平均增长水平。有些类别的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机会,新的业态和模式在一二线城市不断涌现。再加上互联网的帮助,未来几年餐饮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
借助互联网,餐饮O2O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行业增长带来新的机遇。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餐饮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65年,438+07年,中国餐饮O2O市场规模仅达到417亿元,2065年,中国餐饮O2O市场规模增长至7800亿元,2022年,438495.9亿元。
新消费者的新消费需求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餐饮消费已经从追求饱腹感的时代,走向了炫富、新奇、昂贵的时代,进一步升级到了体验的时代。80后、90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体,也成为餐饮消费的主力军。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7食品消费报告》显示,80后、90后人群的消费比例超过了全行业的80%。作为引领消费升级的新型消费者,他们对餐厅美食特色、品牌定位、就餐环境、体验等提出了更多要求。此外,新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更新将成为常态。
对于餐饮从业者来说,对于新消费者来说,更需要关注品牌层面。80、90后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餐饮品牌的品质。根据艾瑞咨询对消费者的调查结果,餐厅的口碑评价已经成为消费者选择餐厅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口碑评价代表了消费者对品牌品质的诉求。
新餐饮时代如何做大做强
针对餐饮行业独特的行业格局和消费需求,餐饮行业从业者需要思考如何从供给侧优化业务布局和创新,才能跟上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突破性创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从多品类/多品牌业务布局,围绕价值链向前端加强精细化运营,向后端优化供应链能力。
1,多品类/多品牌业务布局,或成为餐饮集团扩大规模的重要途径。
餐饮集团,基于行业品类分散、竞争激烈的特点,应该进行多品类品牌布局,多点开花。一些餐饮集团不断尝试,但由于这种战略选择对集团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要求很高,市场上仍然没有成功的案例。
2.餐饮从业者可以围绕价值链到前端加强精细化运营。
餐品方面,可以切入单品,打造爆款产品。在餐饮行业,单品切割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策略。一方面,基于单一产品,专注高质量发展,从而品牌化,可以快速占领消费者心智,获得品类定位优势。比如主打肉夹馍的师傅,主打渝菜的小面,可以通过鲜明的品类特色获得先发优势。
另一方面,围绕单品拓展衍生菜系,也可以在发展原有品类的基础上,把握时尚潮流,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以小龙虾为例,在代表性的小龙虾餐饮品牌马骁确立品类优势的同时,其他餐饮品牌也适时推出小龙虾菜品。比如周黑鸭利用原有品牌优势跨界小龙虾品类,打造混搭潮流;在不改变原有品牌定位的基础上,鹿港小镇还推出了与小龙虾相关的单品。
品牌发展也将是塑造第一和推动业务发展的重要动力。餐饮行业将从过去的价格驱动升级为品牌驱动。目前餐饮企业可以在发展初期重点打造品牌,提高品牌调性,然后继续拓展和深化业务。很多网络名人店,比如喜茶,都是早期建立的,只有精耕细作少量店铺,继续加强品牌建设,获得足够的曝光度和关注度,才能进一步拓展业务。
此外,精品餐厅打造细分场景,提升用餐体验,对新消费者极具吸引力。精品化成为很多品牌尝试创新的方向。呷哺呷哺有选择地对原店进行升级,通过现代餐饮装修设计,提供更高档的用餐氛围。同时,呷哺呷哺还推出独立高端品牌,打造精品火锅,在就餐环境和体验上打造优秀的用户体验。此外,必胜客打造黑金店,推出精选店,都是对“精品”餐厅的领先尝试。
目前,O2O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行业趋势,从外卖不断升级为“零售+餐饮+外卖”的创新综合业态。2018年8月,星巴克与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正式推出官方外卖,以应对包括Luckin Coffee在内的互联网品牌崛起带来的竞争压力,以及餐厅食品业绩下滑带来的隐忧。全国火锅品牌海底捞的外卖业务布局较早:2010,独立外卖品牌“嗨”
“捞送”的成立,继承了海底捞从产品到服务的优势。“嗨
到2017年度,捞送已经达到近2.2亿元的收入规模,占总收入的2.1%。不仅成功带来了新的业绩增长点,也进一步强化了海底捞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鲜盒马的出现,预示着餐饮O2O进入了一个新的模式。盒马鲜生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出发点,通过打通线上线下建立销售闭环,提供生鲜零售+餐饮+闪电配送的创新整合业态,经营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门店。其月平均复购率为4.5倍,比传统超市高出3 -5倍,线上转化率高达35%。未来,O2O将不再受限,定制晚餐、私房菜、* *厨房、预付费缓存等新的商业模式将成为可能。
3.向产业链后端拓展,强化供应链能力。
向产业链后端拓展,加强供应链能力,也可以帮助餐饮品牌实现资源整合,进行业务创新和突破。以海底捞为例,其怡海国际已经成为餐饮企业拓展产业链的典范。
从海底捞目前的业务体系可以看出,海底捞通过在怡海拓展调料供应环节、在竖亥拓展供应链服务、在舒云东方拓展工程服务,在产业链拓展方面进行了深度布局。呷哺呷哺还通过尝试成立调味合资公司,涉足上游业务,打造业务协同。
总之,随着时代的变迁,未来的餐厅只有立足于行业格局的变化,紧紧围绕消费需求升级,持续进行供给侧创新,才能在即将到来的新餐饮时代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