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和手脚的保健应该怎么做?
一、上肢及手部保健法
在人类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中,几乎一切都离不开上肢和手的功能。在人的感觉器官中,手与外界直接接触的机会最多,被污染的机会也最多;手也是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的交汇处。因此,做好上肢和手部的健康保护和保健工作,对于防病健身具有重要意义。
(一)上肢以运动为支撑
有规律的上肢运动是最好的保健方法。锻炼方式有很多种,摇肩转背,左右开弓,手肘碰背,先碰把手。通常我们进行的大部分运动保健都需要上肢运动来完成。这里介绍一种摇动方法:双手轻轻握拳,上肢由前向后摇动,先向左,后向右,然后在身体两侧摆动两肢。各24次。此法具有舒展筋骨、循环经络气血、强健上肢、预防肩、肘、腕关节疾病、调理气血、防治高血压的作用。
(2)按摩保健
手部按摩和上臂按摩一起做。具体做法:双手合十,互相搓至发热,将一只手的手掌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从指尖搓至手腕,以局部发热感为度,双手交替进行。然后用手掌沿着上肢内侧,从手腕到腋窝,再沿着上肢外侧,从肩膀到手腕向下搓,上下一次1次,可以做24次;另一个上肢也是同样的方法。按摩时间可以安排在晚上睡觉前和早上醒来后。这种方法可以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和营养吸收,使肌肉强壮,消除皱纹,使双手湿润健康,防止冻伤。
(3)梅花针护手
用梅花片轻拍手背皮肤,从指尖沿指线轻拍手腕,每天1次。手法不要太重,手背皮肤每次都可以温热。敲门后最好涂护手霜。这种方法可以润滑和防止皱纹,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双手健康。
(D)药物滋润双手和娇嫩的皮肤
药物用于保护手部皮肤,使其湿润、柔嫩、白皙、红润。举两个例子:
千金护手霜配方(千金翼配方)含桃仁20g、杏仁10g(去皮尖)、橘核20g、赤芍20g、辛夷30g、川芎当归30g、大枣60g、牛脑60g、羊脑60g、狗脑60g。洗完手后,涂在手上,均匀地搓,以免烫伤手。本品具有光滑皮肤、护手、防皱的功效。
太平护手霜配方(太平盛辉配方)含瓜蒌60g、杏仁30g、蜂蜜适量。做成糊状,每晚睡前涂在手上。本品可防止双手皲裂,使皮肤白嫩有弹性。
(5)手部卫生
保持手的清洁卫生,一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强壮、美化双手的作用;二是防病,这是“病从口入”的主要环节。俗话说:“饭前便后洗手,细菌难进口。”。洗手时要用肥皂或香皂,既能去除污泥和污垢,又能杀菌。但是,禁止用汽油清洗手上的油渍。因为汽油对你的皮肤有腐蚀作用,会让你的手变得粗糙,引发一些皮肤病。冬天手指发热。古人提倡用热水器或热水泡手,不可用火烤手。《旧恒词杂器》中说:“冬寒若勤交火,手指干裂”,这是值得我们在生活中注意的。另外,要经常剪指甲。《养生书》说:“甲是筋,但不足以斩筋。”定期修剪指甲可以消除细菌,加强新陈代谢,促进肌肉和气血的更新,有利于指甲的光彩和筋膜的强健。
二、下肢和足部保健法
腿和脚是全身的支柱,承担着全身行动的重担。中医认为,脚是贯穿气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十二经脉的重要起止部位。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在足上交汇。因此,腿脚保健事关整体,对人的健康长寿非常重要。历代养生专家强调下肢和足部的调节,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健措施,如运动、按摩、保暖、泡脚、药物治疗等。
(一)下肢要勤。
步态稳健,飞来飞去,被视为健康的标志,跌跌撞撞,行动迟缓,则是饮食老化的表现,所以俗话说:“人老了就老了。”正因如此,人们把锻炼“脚力”和“腿力”视为健康长寿的方法。下肢锻炼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跑跳、徒步、爬山、散步等。以下是一些原地锻炼的方法:
站立甩腿法:扶墙或扶树,单脚站立,单脚向前摆动右腿,脚尖向上,再向后摆动,双脚伸直,双腿伸直,左右腿来回摆动20次。
坐平踢腿。保持上半身直立。首先抬起左脚,慢慢向前向上拉伸,脚尖朝上。想伸直的时候,用一点力把脚后跟向前向下推,然后用右脚做,每条腿20次。
扭膝锻炼法:双脚平行并拢,屈膝下蹲,双手掌心放在膝盖上,膝盖向前后左右做圆周运动,先左转,再右转,各20次。
以上练习可增强下肢功能,使关节动作灵活,防治下肢疲劳、关节痛、小腿抽筋、偏瘫等。
(2)定期按摩腿脚
下肢按摩可分为干腿浴法和搓足法。
干浴腿法:平坐,先用双手握住一条大腿根,从上至下搓至脚踝,再搓回大腿根,上下一次1次,做20次,再按同样方法搓另一条腿。其作用有:增强腿部力量,使关节灵活,预防肌肉萎缩、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
搓脚法:每晚临睡前,一手捏住脚尖,另一手搓脚100次,以热度为度,依次搓脚。此法具有固精、温肾气、沟通心肾、健足并步、防治脚病的作用。根据现代研究,所有的内脏器官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突起。脚上有大量的神经末梢。经常按摩可以使神经更加活跃,神经和内分泌活动更加协调,增强大脑和心脏功能,提高记忆力,缓解疲劳,许多局部和全身疾病都可以预防和治疗。
(3)膝盖要保暖
脚为阴脉所聚,殷琦始终充沛,膝盖是筋之府,受寒易抽筋,所以膝盖要特别注意保暖,保护自己的阳气。现代研究认为,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少,表面脂肪薄,保温性差,与呼吸道尤其是鼻粘膜有密切的神经联系。所以脚对冷非常敏感。当温度降到7以下时,开始变冷,进而反射性地引起鼻粘膜血管收缩。实验证明,如果把脚放在4冷水里,三分钟后就会流鼻涕,打喷嚏。所谓“寒从脚起”就是这个意思。研究还表明,人脚部的皮肤表面温度为28?33点,感觉最舒服。如果降到22以下,就容易感冒等疾病。在寒冷的天气里,保持膝盖处良好的血液循环和温度。鞋袜要保暖、宽大、柔软舒适、防水透气,并要及时更换。足部保暖有利于预防感冒、鼻炎、哮喘、心绞痛。
(4)勤洗澡为宜。
用温水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对心脏、肾脏和睡眠都有好处。《琐碎笔记》说:“人一夜洗一次就够了”,可见人们早就把“睡前一壶汤”作为保健措施之一。古今中外许多长寿老人和学者都认为,经常洗脚对健康长寿非常有益。比如一首民谣说,“春天,洗脚,太阳升起起飞;夏天洗脚可以祛暑湿;秋天洗脚,润肺润肠;冬天洗脚,腹部暖暖的;睡前洗脚,睡得香甜;旅游洗脚,缓解疲劳。”如果洗脚和按摩一起做,效果会更好。
(5)药物护足
秋冬季节,由于经络堵塞,皮肤营养不良,皮肤暗沉,足部经常皲裂。将祛寒、活血、润燥、润肤的中药涂抹于足部,可以达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举两个例子供大家参考。
楚余氏方(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集)含姜汁、酒精、白盐、腊月猪肉膏。研末炒熟,擦在脚上,有散寒温经、润肤治裂的功效。
冬月润手(足)防裂方(外科大成):猪脂肪油12g,黄蜡60g,白芷、升麻、皂荚各3g,丁香1.5g,麝香0.6g..制成糊状,洗脚后涂抹。此法可祛邪通络、祛风消肿、防裂防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