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究豁达,百病皆治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对疾病没有怀疑,对疾病没有恐惧,绝症无病,虚心治百病。如果你有疾病,你应该从疾病的原因和放弃健康风险中寻找根源。在消除其危险因素的同时,你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疾病会很快康复。另一方面,整天抑郁、疑病、怕病的人,治疗效果不会理想,还会对疾病的恢复造成新的障碍。

先治心,先养心。

中医有“治未病先养心,养生先养心”的说法。养心是人一生都应该遵循的健康原则。养心的关键是如何适应和调节自身存在的各种压力。无论谁能逃避压力,压力本身并不可怕,因为压力是一把双刃剑。人轻没有压力,完成一项工作是不可能的;压力太大,长期缺乏减压,会损害健康。

人在生活中要能承受得起,能放下,学会减压,放松自己。比如一张桌子只能承受100块砖的压力。学会减压就是不要让桌子承受超过100块砖的压力。出了问题,相当于桌子上加了五块砖。你要尽力把10和八块砖从桌子上移开,这样桌子才不会塌。只要人的精神不破,疾病就摧毁不了身体,身体就能保持健康。

生病前要惊喜。

情志在致病、促进疾病好转、疾病恶化甚至死亡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实生活中被精神压垮,用精神战胜大病的例子太多了。有的人没生病就休克了,心理太脆弱了。不管得了大病还是小病,治疗效果都不会好。疾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疾病、怀疑疾病、恐惧疾病的心态,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对疾病漠不关心

对疾病的漠视,其实就是对生命的漠视。比如很多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总是认为自己很健康,没有任何感觉。这些人不去看医生,也从来不吃药,理由是药物有副作用。因此,他们的健康状况经常下降,最终死亡。

对疾病的恐惧

对疾病的恐惧会加重一个人的悲观情绪和抑郁情绪,就像在危险的社会里纵容犯罪分子,加速免疫力和生病能力的降低。很多患者,尤其是癌症患者,常常吓得睡不着觉,感到迷茫,甚至绝望,加重病情,治疗效果不佳而死。据统计,38%以上的癌症患者心情不好,绝大多数癌症死亡病例都是被吓死的。

东北部有一个人从医生那里听说一种癌症已经在他的肝脏上生长并转移了。当时他吓得脸色发白,站不起来,吃不下,睡不好,甚至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后来说是囊肿,不是肝癌。他的情绪逐渐好转,能吃能喝,很快又去上班了。精神上的放弃在这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疾病的治疗中,医生的心理疏导和患者自身的善恶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虚心对待一切疾病,才是对待疾病的正确态度。

顺其自然。既然生病了,就不要害怕,也不要悲观。振作起来。只要人的精神不崩溃,身体就不会崩溃,一旦精神崩溃,神仙也救不了你。生病时要停下来关注自己,找出病因,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再做损害身体健康和透支身体健康的事情,照顾好自己,减轻压力,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力,争取早日战胜疾病,恢复健康。这是正确治疗这种疾病的唯一方法。

一个80多岁的退休干部,虽然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但对生活和疾病都能保持乐观。2003年,他又得了肾癌,左肾被切除。两年后,癌症复发并转移到了骨头。面对疾病,他选择积极配合药物治疗。

坚持早睡早起,锻炼身体,每天使用杂粮、蔬菜水果、食疗、保健食品。

我从来不把自己当病人,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经常为家乡和灾区捐款捐物。他说:“我活过三次。战争期间许多同志为革命牺牲了,但我活了下来。我挺过了两次癌症,说寿命70岁,早就不可多得了。”乐观伴随着他与癌细胞的和平相处。他脸色红润,精神饱满,看不出他得了不治之症。他说,“坦诚是最好的良药。”

癌症长寿的例子很多。其实,只要你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让身体内外达到和谐的状态,配合好身体,就可以快乐地活到有慢性病甚至癌症的第二年。所以,谁能做到心理平衡,谁就掌握了健康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