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养生秘笈16是什么字?
孙思邈的健康秘诀16字是:嘴里话少,心里事少,肚子里饭少,自然睡眠少。
少说话:俗话说,话多必失。惜字如金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是非,也是一种养生之道。俗话说“千言万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生病伤己”。如果我们长时间消耗唾液,很容易导致肺气损伤,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说话太多会感到口渴和疲倦。
心里的事不多:一个人的想法太多,肯定会伤精神,伤肝脾,对身体的伤害更是无形的。少纠结,少麻烦,少生气。心情好了,身体必然会变好。
肚子里少吃:都说“病从口入”,少吃肯定比多吃好。孙思邈一直主张饮食要适度,八分饱就够了。吃多了会增加肝脏和胃肠道的负担,甚至造成身体其他器官的损伤和早衰,并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
少睡自然:很多懒人会以“恢复元气”为借口,打个盹或者所谓的补觉。但是要知道“久卧伤气”,睡眠过多会影响身体的恢复。
孙思邈简介。
孙思邈,京兆花垣(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相传是唐代楚大夫、医学家、道士屈原的后代,被后人尊为“药王”。
西魏七年(541),孙思邈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他从小就才华横溢,长大后开始喜欢道家和庄子的学说。隋炀帝开元年(581),孙思邈隐居在陕西钟南山,并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孙思邈非常重视民间医疗经验,积累访问并及时记录,最终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配合朝廷开展医疗活动。庆祝建安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孙思邈年老多病,请回故乡。永春元年(682),卒。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孙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