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佛大全旅游景点介绍视频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乐山岷江东岸凌云寺一侧,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交汇处附近。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历时约90年。大佛由乐山大佛、凌云山、吴优、大卧佛等景点组成,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8 10 8、大佛九曲栈道施工前已围挡隔离。
建造历史:
古乐山,三江交汇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在凌云山脚交汇,水势颇猛,舟系列常被颠覆。每年夏季洪水,河水都要撞上山壁,往往导致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禅师为降低水势,造福众生而发起,并招募人力物力修复。
佛像的建造始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佛到肩,僧海通死。海通去世后,项目一度中断。许多年以后,我们剑南西川的使者张秋、琼捐资,海通的徒弟带领工匠继续修建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缴纳麻盐税,使得工程进展迅速。
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建设者张秋和琼搬回家做户部部长,工程又停了。40年后,剑南淅川使者魏高捐资继续修建乐山大佛。经过三代工匠的努力,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历时90年完工。
佛像结构:
1,基本外观
乐山大佛头与山平齐,踏河,双手触膝,佛姿匀称庄严,坐在山边的河面上危坐。大佛高71m,高14.7m,宽10m,1021髻,耳长7m,鼻长5.6m,眉长5.6m,口眼长3.3m,颈高3m,肩宽24。
在大佛左右两侧的沿河峭壁上,有两尊高达16米多的护法王石雕,与大佛共同构成一佛两王的格局。还有数百个佛龛、数千尊天王石像,如今汇聚成一个庞大的佛教石雕艺术群。大佛左侧,沿“洞天”是近代开凿的凌云栈道的起点,全长近500米。
右边是九曲栈道,唐代大佛挖掘留下的建筑和祭祀通道。佛像雕刻后,有七个亭子(九层或十三层),称为“巨佛阁”和“大象阁”。佛阁屡建屡毁,宋代重修“凌云阁”“天宁阁”。“洪堡亭”建于元代;“佛棚”建于明朝崇祯年间,“佛亭”建于清朝,最后被毁。
2、石头卷曲
大佛顶上有1051个包子,是1962维修时用粉笔数的。从远处看,发髻与头部融为一体,但实际上是一颗一颗地嵌着石头。单个发髻根部外露部分有明显拼接裂缝,无砂浆粘结。馍馍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每层厚度为5-15mm。在1991年的维修期内,在佛像右腿凹陷处发现了三块蜗牛石的遗迹,其中两块较为完整,长78厘米,顶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
3.木制耳朵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个深约25厘米的洞,维修工人从洞中取出许多碎物,仔细查看腐朽的木泥。这就印证了南宋范成大在《武》中的记载“天下佛像之大,其耳犹为木”。所以里面露出三块木头,就形成了成品字形。说明凸起的鼻梁也是用木头做内衬,用锤子灰做装饰。但无法考证贞元十九年建成时是否如此,也无法考证后人是否采用了这种技术进行修复。
4.排水系统
乐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乐山大佛的耳朵和头部后面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蔽的排水系统,对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这样佛像就不会被雨水侵蚀。清代诗人王世贞写过一首关于乐山大佛的诗,“泉自古佛髻流”。
大佛头上的***18层发髻里,4层、9层、18层分别有一条水平排水沟,上面用锤灰装饰,远远看不到。衣领和衣线也有打褶的排水沟,前胸有一条左手拆解面沟,与右臂后侧沟相连。耳朵后面,靠近悬崖处,有长9.15m,宽1.26m,高3.38m的洞穴;胸背两端各有两个孔,互不贯通。右孔深16.5m,宽0.95m,高1.35m,左孔深8.1m,宽0.95m,高1.1m。
这些奇妙的沟渠和洞穴构成了科学的排水、防潮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和防止侵蚀性风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山泉的汇合,两个洞穴的内崖壁上凝结了厚度约为5-10 cm的钙质化合物,而佛身一侧的崖壁仍为红砂,相对干燥。
两个洞窟,相互阻隔的洞壁湿漉漉的,底部有水,不断有水从洞中淌出来,所以大佛的胸部宽约2米。很明显,这是因为这个洞没有被穿透。不知道建筑商为什么没有打通。
5、胸碑
据1962维修负责人黄和罗恒恒介绍,发现大佛胸部有一个封闭的隐藏洞。当我打开这个洞时,我看到里面装满了废铁、磨损的铅皮、砖块等。,而封门石实际上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编年史。唐代大佛建成后,为保护其免受日晒雨淋,建了一座木亭。
从大佛的膝、腿、臂、胸、脚背等部位留下的众多柱基和桩孔来看,很明显这里曾有一座大佛亭。宋代重修,名曰“天宁阁”,后毁。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天宁阁编年史碑唐嵌在了大佛的胸前。维护人员将纪念碑移至海通洞保存,但在1966被破坏。
扩展数据:
设计特点:
乐山大佛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蔽的排水系统,对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在大佛头部的***18层发髻中,第4层、第9层和18层分别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右胸向左还有一条沟与右臂后侧的沟相连。
耳朵后面,靠近悬崖的地方,有左右相连的洞穴;胸背两端各有一个洞,但并不互相钻透。这些沟渠和洞穴形成了科学的排水、防潮和通风系统,以防止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沿着大佛左侧的棱形云栈道可以直接到达大佛底部。在这里仰望大佛,你会感受到天的高度。雕像右侧有一条九曲古栈道。栈道是沿着佛像的右崖开凿的,极其陡峭,曲折了九次才到达栈道的顶端。
这是大佛头部的右侧,是凌云山顶。这里可以看到大佛头部的雕刻艺术。大佛顶上有1051根头发。从远处看,发髻与头部融为一体,但实际上是一颗一颗地嵌着石头。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个深约25厘米的洞,佛耳长7米。它不是由原岩制成,而是由木柱制成,并用锤灰装饰。在大佛的鼻子下端也发现了一个洞,露出了三块木头和一个成品字形。说明凸起的鼻梁也是用木头做内衬,用锤子灰做装饰。
大佛胸前有一个封闭的隐洞。《封门石》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编年史。洞内填满了废铁、磨损的铅皮、砖块等。据说唐代大佛建成后,为保护其免受日晒雨淋,建了一座木亭。
从大佛的边缘、腿、手臂、胸部和脚背上留下的许多柱基和桩孔,可以清楚地看出曾有一座大佛亭。宋代重修,名曰“天宁阁”,后毁。维护者将纪念碑移到石海洞保存,但它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宗教内涵:
乐山大佛是弥勒佛。唐代崇拜弥勒。佛经上说弥勒佛出生时会“天下太平”。武周时期,武则天下令编造一部《大云经》,证明她是弥勒佛转世。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民众对弥勒的崇拜帮助她登上了王位。
因为武则天的大力倡导,塑雕弥勒佛之风风靡全国。乐山大佛的修建距离武则天时代只有20多年,所以海通修建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而弥勒佛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与镇江大佛平息洪水的要求是一致的。
在中国汉代的佛教文化中,弥勒神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阶段是娇娇弥勒从印度传入中国。第二阶段是“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阶段是布袋弥勒佛。乐山大佛是“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佛。
根据《弥勒经》中的描述,弥勒佛像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善”,这就要求他的五官、头、手、脚、身都要有异于常人的特征。乐山大佛的整体造型非同凡响。头上的发髻,宽宽的肩膀,又高又长的眉毛,圆圆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经典的规定建造的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大佛身上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有结实的肩膀和饱满的乳房,体现了唐代崇尚胖美的时尚。
乐山大佛坐的姿势是双脚自然下垂,与印度佛像的“打结”姿势不同,因为大佛是为了节水而建的。这种稳扎稳打的坐姿,可以给船工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
弥勒佛弥勒佛是根据中国五代时期一个叫齐本的和尚的形象。这是浙江奉化县人。他乐善好施,能预知天气和人的吉凶。他经常带着一个布袋四处乞讨。生前曾说“弥勒佛真弥勒佛,化身数百亿,常显世人,世人不知”。所以大家都认为他是弥勒佛的化身,寺庙里的弥勒佛也塑造了他的形象——一个笑得很大,挺着大肚子的布袋和尚。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乐山大佛
五一普陀山旅游景点介绍
春天的花已经凋谢了,夏天的至日不在了,五一节也快到了。普陀山一直是热门的旅游目的地。让我们看看五一普陀山有哪些好玩的景点吧。
五一普陀山旅游景点介绍
前布莎
千布沙位于普陀山东岸,南起鸡保岭,东北至望海阁。普陀山东侧的一条随山公路叫玉堂街,右海岸千步沙,南过朝阳门百步沙。千步沙因其近千步的长度而得名。从吉宝岭北麓到望海阁下一滩,长约1750米,称为前布沙,是普陀山上最大的沙滩。
开放时间:8:00~17:00?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
百步沙
百步沙沙沙质纯净,滩形优美。由于滩面狭窄,加上潮流和方位的影响,这里的海水特别温顺。清代杭人胡少佳在《百步沙》诗中写道:“太子楼前沙散如夕阳。至今石头在滚动,没有一点瑕疵。”百步沙前,海茫茫,滩阔平。沙滩中间有一个伸入海中的小斜坡,斜坡上建有一个小巧玲珑的亭子——著名的石亭子。再加上北端的六观亭,是游客看日出、听潮汐、泡海风的好去处。夏天的夜晚,这里海风习习,寒意袭人,游客来这里悠闲散步纳凉。
开放时间:全天?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
心石
心石位于西天门底部,宽约300平方米。它又圆又光滑,上面刻着一颗巨大的“心”。这个字长5米,宽7米,外围近50米。中心可容纳89人坐在一起,全字可容纳近百人打坐。真是“旷达”,是普陀山最大的石刻。据说观世音菩萨曾经在这块石头上说过《心经》。佛教徒非常重视修心。人们去普陀山拜佛,都喜欢摸摸心石,或摸摸心缘,或坐在心缘拍照留念,作为佛祖诚意或人间情谊的象征。有诗《心形石》说:“海山是西天奇景,红心二字,光芒万丈。不断在世间做功德就是心为佛。
开放时间:8:00-18:00?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
佛顶山
是普陀山的著名景点。有人说“不去佛顶山,就没去过普陀山”。佛顶山上有惠济寺、海天佛崖、云浮石、菩萨峰、鹅毯、佛顶山索道等几个景点。在山顶拜佛是普陀山佛教的传统和习俗。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各地佛教弟子分三步在山顶拜佛,敬观世音菩萨。佛顶山的主峰是百花顶,又称菩萨峰,是普陀山的最高峰。
开放时间:8:00-18:00。
地址:普陀山风景区
二桂亭发室
位于盘陀石西部五十三参石下端的岩崖上。有两块形似乌龟的石头,一只乌龟蹲伏在崖顶,回头张望,好像在等待;另一只龟的缘石直起,昂着头,伸着脖子,筋膜露在外面,一副焦虑的样子。两只乌龟的造型非常生动,让游客惊叹不已。相传这两只乌龟受龙王之命打听观音菩萨的故事,却被其迷住而忘了返回,被观音菩萨化为石头。还有一个传说是,这两只乌龟原本是一雌一雄。由于关系密切,他们在听佛法的时候互相挤眉弄眼,所以被罚为石龟,对那些修行不真诚的人起到警示作用。
开放时间:8:00-18:00?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
观音古洞
观音古洞位于浙江舟山市场普陀山梅岭后鹦哥的石侧。它原本是一个天然的洞穴,没有大厅,只有几棵李子树,所以它也被称为“古美玲”。洞顶岩石多,樟树遮天。明朝万历年间,一位僧人开始在此居住。清朝雍正年间,禅师法泽为了当开山祖师,开办了一个尼姑庵。道光室建于海南。
开放时间:8:00-18:00。
地址: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风景区
佛祖有哪些山景点?哪个地方值得去?
山上有佛的景点有千佛山、乐山大佛、普陀山、三清山。乐山大佛有中国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值得一去!
乐山大佛闻名天下,人尽皆知。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过一部纪录片,向人们介绍了“乐山大佛”的前世今生、陶涛河的壮美画面。
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是四川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一个古老的历史。历史上曾属于古蜀王国,有“海棠香国”的美誉。
佛像为弥勒佛像,高71米。它是中国最大的摩崖石刻雕像。大佛是在凌云山的西墙上钻凿而成,坐东朝西。它巨大而高大,匀称,端庄而安详,形神兼备,令人叹为观止。
大佛头宽10米,鼻长5.6米,耳长7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口长3.3米,肩宽28米,脚背高至膝盖28米,仅脚背宽就达8.5米,100余人可赤脚围坐,享有“山为佛,佛为山”的美誉。这幅图像是多么壮观啊!
大佛高大雄伟,端庄稳重,头与山平齐,脚踩江面,手触双膝,体态匀称,神势庄严,坐在山边的江面上,险象环生。好一尊弥勒佛啊!
四川这个景点很适合带父母去。可以烧香拜佛,也很健康。是哪个景点?
相信大家最近都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气温舒适,春暖花开。每到季节,很多人都开始计划春游。春天美丽的景色经常被人们赞美。一年之计在于春,美丽的春光自然是最令人失望的。当我们计划出去春游时,别忘了带上我们的父母。要知道时间飞逝。随着不断的成长,我们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应该带他们出去散步,尽可能多花些时间。
如果春天带父母出去,去哪些景点比较好?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景点,非常适合和父母一起打卡春游。是四川成都的青城山。青城山在国内也是比较知名的。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山青水秀,四季常青,名副其实。
青城山景区可分为前山和后山两部分。大部分景点和文物都位于前山。游青城山就是爬山。可能很多人担心父母年纪大了,爬山对他们来说不是很难。其实这个可以根据他们的身体素质来考虑。身体条件好的家长可以选择徒步爬山。如果他们觉得爬山太难,也可以坐索道。
为什么很多老年人更喜欢青城山?尤其是春天,气温舒适,漫山遍野的花草都是绿色的,生机勃勃。除此之外,来这里参观还可以烧香拜佛。青城山有老人节,有青城老人长寿、太极养生拳大型表演。来这里玩,在自然的氛围中放松。
青城山老君阁位于海拔最高的萧劳峰上,海拔1260米。很多人去青城山游玩都会爬到老君阁。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闽琼、平川的百里风光和百里美景。
青城山素有“青城山静于世”的美誉。这里植被茂密,很多都是常绿植物,所以这里的空气很清新,也是健身的好地方。这里水美,林幽,山雄伟,是春游打卡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