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功效、作用和禁忌有哪些?拔罐的利与弊

1、艾灸的功效和作用

(1)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艾叶有纯阳之性,火属阳,两阳相聚,往往作用最佳。

(2)预防保健,防患于未然。

中医历来非常重视疾病的预防,提出了“未病先防”、“未病先治”的思想。艾灸不仅治疗疾病,还具有防病保健功能,是传统的防病保健方法之一。

(3)清热解毒,调节身体机能

艾灸只要使用得当,既能散寒,又能清热,对身体有双向调节作用。

(4)温经散寒,行气活血。

气寒血涩,血液运行缓慢容易凝结生病。所以可以用艾灸来温经散寒,使血液正常运行。

(5)行气通络,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艾灸相应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机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2.艾灸禁忌

(1)禁忌部分

脸;联合活动场所;主要动脉、心脏、静脉血管和肌腱的潜在部分;孕妇的腰骶和小腹是不能艾灸的。

(2)禁忌人群

孕妇和生理期女性不能艾灸;饥饿、劳累、饱胀、饥饿、醉酒、口渴、惊吓、惊恐、暴怒、极度疲劳、怕灸者慎用艾灸。

(3)禁忌症

外感热病、阴虚内热实热证;感染性疾病,高热、昏迷、抽搐,或极度疲惫,瘦骨嶙峋,处于濒死恶病质状态,又没有自我调节能力,不适合艾灸。

3、拔火罐的好处

(1)行气活血

拔罐可以刺激血管壁的收缩和舒张,加速有毒废物的排出。

(2)祛风散寒

通过拔罐,人体内的湿气和寒气可以穿透皮肤组织。

(3)消肿止痛

拔罐可以扩张局部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可以迅速带走局部积聚的炎症渗出物和致痛物质,从而消除肿胀,缓解疼痛。

(4)疏通经络

人体的经络、穴位、内脏都是相通的。在拔罐的帮助下,可以刺激身体表面的穴位,然后通过筋骨和经络对人体内脏进行相应的调整,使人的血液流动顺畅。

4.拔火罐的缺点

(1)频繁拔罐可能会导致皮肤感染。

(2)拔罐时间过长,会出现水泡或血泡。

(3)操作不当可能引起烧伤和炎症、化脓症状。

(4)对太虚弱的人拔罐,会使虚弱的人更加虚弱,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5)拔罐后皮肤毛孔扩张,一旦接触冷空气或空调,容易引起感冒或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