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城市如何保暖?
烤火取暖
其实早在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就已经使用并控制了火。考古学家曾经发现,北京人用火来烧烤食物、点火和保暖。在这一时期的居住遗址中,也发现了烧土面和带火的坑。可以推断,当时的人们主要靠烧火取暖。
廖路
在春秋时期,器具被用来烧炭取暖。这种器具的名字叫辽炉。烧炉一般都附有木炭簸箕,用来转移火种,添加木炭。不过这个时候的人已经聪明多了,御寒的方式也不仅仅是烧炭取暖。
在秦朝,贵族和宫殿里有“壁炉”和“火墙”来取暖。考古人员在咸阳宫遗址浴池旁边发现了三个壁炉,其中两个是浴室用的,第三层靠近最大的房间,应该是秦代专用的。壁炉里主要用木炭御寒,烟孔放在室外,避免木炭中毒。此外,秦兴乐宫遗址中还发现了火墙的做法,即两块瓦片互锁做成一根管子包裹在墙内,与灶台相连,已经有了耐火取暖的雏形。
明清的宫殿都选在北京,御寒是个大问题。所以在建造宫殿的时候,建筑师们尽力让皇帝和皇后保持温暖。比如,他们会在宫殿的墙壁上建造一个中空的“夹层墙”,也就是俗称的“火墙”。墙下挖了火道,殿外廊下设了添火的炭口。炭嘴点燃后,热气会沿着整个夹心墙瞬间提升屋内温度。
“火取暖”在明清时期开始流行,尤其是在北方少数民族中。炕是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炕是围着房子建的,外面是石头做的,是空心的。在两端靠近门的地方,钻了一个洞,用来修理炉子。所以厨房的烟不会溢出来,都是通过炕洞到达屋外的外围,从屋外的木烟囱冒出来的。所以在冬雪季节,房子也暖和,不用打洞也能过冬。”(《西游记》藏于宫林)这种炕是随着满人入关传入皇宫的。
在清朝的皇宫里,有一个暖阁,是根据耐火原理改造的地下火道。《宫女谈》中,慈禧太后身边的宫女回忆说:“皇宫建筑都是悬空的,就像现在的建筑都有地下室一样。冬天把铁卷扬机和烧过的木炭推进地下室取暖,屋里的人就像在温暖的炕上。”
为了保证供暖,皇宫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负责供暖事宜的机构,叫做“节薪部”。这个职位的官员虽然权力不多,但由于能侍候朝廷,地位非常重要,被称为“近侍牌”。这一部门在康熙之后改名为建设署,隶属于内务部。
花椒加热
说起调节室内温度,现代人通常使用的设备是空调,但众所周知,聪明的古人也有办法调节室内温度。古人冬天待在室内的时候,也能享受到现代人使用暖气的快乐。
秦汉时期,冬季出现室内温度可调的房间,称为“调温房”。东汉科学家张衡《西京赋》诗中“朝堂承东,暖色调延北”一句中的“暖色调”,指的就是这种暖色调的房间。当时大多数贵族家庭都有这样的房间,皇室也不例外。皇家调温房空间更大,也更高级,所以被称为“调温殿”。冬季,文调殿是皇帝、太后、皇后、妃嫔居住的地方,也是皇帝及其核心臣子议事和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
什么使房间温暖?
有句话叫“辣椒是泥涂房”。《汉宫仪》说,“皇后召椒室,以椒绘室,暖室以除邪气。”当时花椒被视为一种防寒保暖材料,捣碎、泥化后做墙体保温层。胡椒室庙的墙上挂着华丽的挂毯。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贡毯,还有鹅羽毛做的防火屏和帷幔。冬天住在这样的房间里自然不会觉得冷。这种豪华温馨的建筑方式也被后人模仿。据《世说新语》记载,西晋首富石崇“以胡椒为泥,画室”。
器具加热
古人没有现代的电暖器,主要的取暖工具是火盆和炉灶,其中手炉、脚炉和熏炉是中国古代人冬季最常用的取暖工具。
手炉是用来暖手的小炉子。造型精致多变,里面是带余热的木炭或炉灰,外面有盖子。手炉甚至可以放在袖子里暖手,也被称为暖手宝和火笼。
到了明代,手炉的样式开始变得多样,体积变小,可以放在袖子里。到了明朝,人们越来越懂得享受和养生。除了取暖用的炭灰,一些香薰和药材也被放在手炉里。手炉逐渐成为贵族们把玩的艺术品,材料和做工也逐渐精致。
清代诗人张绍曾在一首诗中称赞:“松灰笼暖袖先知,银叶飘香。”顶伴梅花,平出网外,竹节卧枝。即使诗人寒彻骨,阳春的手腕已经诞生。"
取暖器
宋代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保暖用具,叫做“汤婆子”,又称“田夫人”、“汤托”、“脚婆”,类似于热水袋。一般是由锡或铜制成的椭圆形或南瓜形的瓶子,顶部开口处有一顶帽子。热水从这个开口倒出,睡前放在被子里。这种汤不容易损坏,大部分人家里都有,结婚的时候会作为礼物,甚至有些汤会世代相传。直到清朝乃至近代,唐夫人还是人们家中的“取暖神器”。
吸烟者是用粘土或铜和铁制成的储火用具。一般在宫中用铜制作,做工精致,民间多以泥铁制作。烟具,又称取暖器、红炉,专门用于室内使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把烟化炉称为“别春炉”,有诗说:“暖亭在初春,暖炉渐消。夜风依旧冷,留下来看夜火。一个人呆久了,多点情欲也不难。谁* * *能在天说话,四点钟冷。”
放在火盆上晾东西或放在香炉上闻衣服的架子
此外,室内还会有一个吸烟笼。烟笼的出处很难考证,但东汉《说文》中有关于烟笼的注释。自封易在唐代《宫词》诗中写道:“美人未老先碎,倚烟笼坐明朝。”熏笼分为盆和笼两部分,制作非常精美。大的熏制笼子有数百磅重,一米多高,有些甚至是青铜镀金和搪瓷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干青宫、坤宁宫都有烟盒。吸烟笼有大有小,看起来非常华丽。
取暖用的纸衣服
纸,发明于汉代,在东晋取代竹帛成为书画的载体。纸衣是南北朝时制作的,唐宋时更为流行。因为战争,政府横行,人民缺衣少食,只好以纸为衣。渐渐地,穷人穿上了纸衣,和尚用纸修身,士兵穿上了纸袖和铠甲,文人出行也穿上了纸衣。唐代用的麻纸,纤维强度高,抗老化,防蛀。宋代用的是树皮纸,拉力强,耐酷刑,所以亚麻纸衣服和皮革纸衣服比较耐穿。
说到纸衣服,你可能会好奇,纸做的衣服是怎么保暖的?其实这也是当时一些穷人的无奈之举。唐宋时期,大部分农田用于种植粮食,大麻的种植相对减少。这时造纸术开始发展,穷人要从中取材。这时,专门为加强防寒效果而设计的纸大衣,就叫做“纸裘”。原料一般采用厚实结实的纸张,质地坚韧,不仅起皱后经久耐用,而且耐寒,透气性相对较好。再加上便宜,简直是穷人出门的首选。
用木炭取暖
唐宋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经济和科技达到一定高度,取暖设备大大提高。《开元天宝遗》记载“西凉国入炭百件,每件长一尺多。其炭呈蓝色,坚硬如铁,故称瑞坦。在炉中燃烧,有光无焰。每一个都能烧十天,其热气逼人,不可近。”好像当时连宫里的炭都很骄傲。到了唐代,人们还发明了手摇炉,把火点在椭圆形的铜炉上或有余温的炉灰上,炉子就盖上了。
在宋代,官员和皇帝使用更精致的木炭。据《宋史·粮货志》记载,“靖西、陕西、河东运炭至京师,俸禄1713万斤,按秤木炭100万元”。不仅如此,贡品木炭还要做成野兽的形状。到了南宋,他更加迷恋金钱。宋高宗甚至要求进贡的木炭必须是“核桃鹌鹑鸽子色”。炭火是用来烧的,不是用来玩的,但是对质感和颜色有要求,很可笑。
和女人一起取暖
和上面比起来,下面一些权贵的取暖方式真的可以称得上前无古人了。他们居然想出了一个和女人一起取暖的方法。
王琦,也就是唐玄宗的弟弟范丽,就是杜甫《论遇李龟年下河》中提到的那个人。每年冬天他冻手的时候都不取暖。相反,他叫来了一个年轻漂亮的青楼女子,把她的手伸进怀里取暖,美其名曰“季翔暖手”。同为唐玄宗弟弟的王诜,每年冬天有暴风雪、严寒时,都让宫女们围坐在他身边御寒,并称之为“妓圈”。当然,王诜的身躯庞大,没有几十个人躲不开。杨贵妃的哥哥杨,与的“妓女圈”有一场斗争。每年冬天,杨出行时,从男女嫔妃中挑选身体较大的,排成一列走在前面为其挡风,称为“肉阵”。
齐王和王诜是唐玄宗的兄弟,他们把女人当取暖器的行为可能受到了那个朝代皇帝行为的影响。有一年冬天是寒冷的季节,李隆基让李白在他的庙里写圣旨,但是笔被冻住了,写不出来。李隆基突然召来后宫的十个妃子侍候李白,叫大家用香口化开毛笔,呼吸热气,这就是所谓的“美人笔”。这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虽然古人没有暖气,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富人和穷人都有取暖的办法,但在荒年,老百姓冬天无计可施,冻死饿死的还是少数。
这个冬天是暖气救了我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