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书展是何时何地举办的?
/s?ie = GB 2312 & amp;C4 % EA % D6 % D0 % B9 % FA % CA % E9 % CA % D0 & amp;sr = & ampz = & ampcl = 3 & ampf = 8 & ampC4 % EA % D6 % D0 % B9 % FA % D6 % A3 % D6 % DD % CA % E9 % CA % D0 & amp;ct=0
2008年郑州全国图书市场的微妙变化
铁驴2008-05-10 00:08:51来自:铁驴(杭州)
来源:新京报
名人依旧,新书依旧,刚刚结束的郑州全国书展看起来和以往没什么区别。但是很多读者和书记者还是觉得和以前有点不一样。好书少了,名人也没那么轰动了。图书市场似乎在细节上发生了一点变化。我们出版界在忙什么?
图书市场观察
日前,18全国书展在郑州落幕,波澜不惊。和过去一样,这个我们称之为“全国书展”的节日仍然由一长串名字组成:马未都、杨振宁、二月河、王立群、王蒙、李玲...名人还在,新书还受欢迎。除了我们喜欢的好书似乎越来越少的趋势,全国书市看起来和往年没什么区别。
然而,就像平静的水波下没有暗流一样,平静的书市似乎也掩盖不了出版社乃至出版集团躁动不安的心。江西出版集团与中国和平出版社合并,吉林出版集团与中国工商联出版社合并。第一批出版机构成功上市后,新一届全国图书市场举行。虽然大家都没说,但几乎所有人对资本的热情都远远超过了对书本身的关注。而“上市”这个词,已经成为一系列发布会背后不言而喻的潜台词。
新闻发布会:新老名人没有赢家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书展期间,出版单位组织的新闻发布会差不多有100场,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宣传新书。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除了王蒙、沈、马未都、李凌等几位文化名人的作品外,发布会大多是鲜为人知的新人新作;更不寻常的是,这些新作中,除了《秦时帝国》、《河父海母》、《巅峰之战》等极少数传统文学作品外,大部分都是养生书、养生书、理财书、炒股书、自助书——总之,都是之前媒体不太关注,但市场表现相当火爆的书籍。于是这就导致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奇怪情况:记者们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的新闻发布会,却发现几乎没有什么特别可写的。
和大会的书籍类型一样,大会的嘉宾似乎也开始更新了。作为一个具有传统观念的观察者,我遗憾地发现,学者们推崇的沈和李陵,以及普通读者关注的和,在图书市场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相反,在几本炒股书的讲座上,几个客座分析师的演讲吸引了人群,而在小说《浮沉》的发布会上,出版社干脆请了一批国外高管当嘉宾。
出版社推广的新书类型越来越受欢迎,会议嘉宾的身份也越来越多样。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变化,其实是对我们图书市场的一个小暗示:在没有名人成名的日子里,今年我们对超级畅销书的希望将会破灭,在阅读变得越来越功利的背景下,出版行业会火上浇油,担心我们的阅读生态变得更加单一。
上市:梦想与现实的差距
发布会的变化反映了出版商的功利和焦虑,而在这种焦虑的背后,不难发现出版商对资本市场的热情。在平淡了两年之后,2008年,出版商们开始觉得这个世界又有希望了,因为一个美好的股市在前方召唤。
全国书展期间,和很多出版社聊天,喝茶,吃饭。席间大家谈到“上市”二字时,眼里总是闪烁着不同的光芒:既热切又谨慎。急切是因为“上市”不仅意味着大发展,也是很多出版机构最后的出路,而谨慎则是因为第一批上市文化企业的情况,通过上市获得雄厚资金后,压力也随之而来。关于这一点,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龚曙光说得最清楚。
湖南出版集团是郑州书展上最引人注目的集团之一:他们的展位面积巨大,他们组织了多次新闻发布会,他们的董事长龚曙光甚至做了主题演讲。如此高调亮相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要表达进军资本市场的态度和实力。龚曙光表示,为了在两年内实现上市,要努力打破单一的图书业务,争取多媒体、全流程上市。这个定位很明显的说明了第一批上市公司盘子小,上市业务简单。但需要注意的是,资本市场当然爱完美华丽的外壳,但更重要的还是业绩。对于那些急于上市的发行商来说,多花一点力气整合业务,大概也不是一无是处。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几家上市的文化企业在这个市场做出了几本有社会影响力的书和几本畅销书。从这个角度来说,获得资本只是小小的第一步,上市后怎么办很可能是更迫切的课题。对于出版机构来说,在把握上市梦想的同时,要牢记梦想与现实的差距。
图书市场现象
出版趋势不确定。
一年一度的全国书展刚刚在郑州完成了又一项使命。我和几位参加文博会的出版社和书店代表聊天,发现大家对文博会的看法大致分为两部分。一个是重新定位书展越来越迫切,一个是今年图书出版的趋势还不明朗。
以前书展的主要功能是下单,推广阅读和交流为辅。然而十几年过去了,随着交流的畅通,点餐功能也在弱化。一位连续九年参展的出版社市场部经理表示,订购功能减弱后,信息交流功能和推广阅读功能变得有必要加强。按理说,一年换一次场地的书展,肯定有推动乡土阅读的初衷,包括中国出版集团第一次设立的读者大会,都是为了推动乡土阅读。但是你达到最初的目的了吗?市场部经理说:“我还是觉得自己在行业里。”她认为,书展必须把书展的功能定位在读者身上。在这方面,上海书展显然已经走到了书展的前面。
回到书本身,在本届书展上很难看到年度出版趋势,这与以往书展上的年度出版热点不同。打开组委会发放的活动宣传册,发现大部分活动都是生活类书籍,以养生为首的生活类书籍确实在去年下半年一炮而红,可以以此为延续。
但是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可能引领时尚潮流的书并不多,基本上感觉很平淡。一家出版公司的老板认为,今年上半年整个图书销售形势不好,价格飞涨和奥运会临近分流了读书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