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国情监测的具体内容
1.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监测
重要地理信息数据是地理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严格的政治性、科学性和法律性。依法测绘和发布国家重要地理信息数据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职责。
2006年6月至2007年3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了第一批名山高程调查。2007年4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第一批19名山和高程数据。2008年9月28日发布第二批31名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新疆测绘局对我国陆地最低点新疆吐鲁番艾丁湖洼地的高程进行了复测。2008年9月28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中国陆地最低点新高程数据,成为继2005年发布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新高程后的又一次重要数据发布。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启动长城资源调查测量工作。2009年4月18日,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两局联合发布了明长城长度的首个准确数据:8851.8km..2008年,青海省测绘局负责三江源科学调查,科学确定了黄河、澜沧江源头的长度、地理位置,准确确定了坐标、高程等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建立了国家地理标志。边界测绘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内容。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先后参与了中巴(基斯坦)、中阿(富汉)、中蒙(古)边界勘界工作,历时18年完成了中越(南部)陆地边界勘界测绘任务,目前正在开展中尼(布尔)边界联合测绘。为划界谈判和边界管理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地理信息数据支持。鉴于西部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没有1: 5万地形图,严重制约西部大开发的现状。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实施西部测图工程,用5年时间圆满完成了1: 5万地形图空白区的地形测绘和数据建库工作,为服务西部大开发、监测西部地理状况储备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例如,在“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开展了多项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包括:测量全省陆地面积,利用现代测绘技术计算浙江省陆地面积,省内不同高程等级、不同坡度的区域,内海区域和领海区域,划定省内主要河流边界,测量流域面积。对八大水系的水域面积和长度以及四大名湖和千岛湖的面积分别进行了测算,对全省11个设区市和90个县(市、区)的面积进行了测算,对全省滩涂资源总量、近期可围垦资源量和地理分布进行了综合调查,建立了滩涂资源数据库和围垦管理信息系统,并进行分析总结。再如,为大幅提高山西省煤炭资源执法监管效率,山西省遥感中心建设了山西省煤炭资源执法监管遥感动态监测系统,于2010,10年2月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可对全省非法采煤活动进行全方位动态监控,通过全省重点区域的卫星遥感监控、不定期航拍和无人机遥感监控,实现由传统人工监管向信息化监管的转变,指挥煤矿监管部门。
2.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
为评估三峡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测绘地理信息司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监测。利用先进的测绘技术,结合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站网,提供三峡库区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环境、滑坡等生态环境现状地理信息。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2010年6月,青海省测绘局建立了青海湖地区遥感动态监测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在每年5月(枯水期)和9月(丰水期)对青海湖区域进行监测,并定期向全社会公布监测结果,提供多年数据的查询统计、面积和水位变化对比、影像变化对比、湖区动态变化展示等服务。此外,该局还建立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监测结果的发布、快速查询和综合分析,为宏观决策提供了依据,在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监测和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江苏省测绘局组织开发了太湖蓝藻水华遥感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并于2009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基于卫星影像,动态监测太湖蓝藻水华的发生、发展和空间分布变化,为农业、渔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提供预警信息。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和省测绘局共同实施了甘肃省退耕还林还草监测应用系统建设项目。该系统实现了准确监测的目的,监测对象为上一年度确定的退耕还林还草地块。监测内容包括地块上报面积、退耕前作物种类、是否退耕、同一区域重复上报、荒山退耕还林虚报等,促进了项目信息化管理。
3.灾害动态监测
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2010年甘肃曲丹山洪泥石流、2011年云南盈江地震后,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迅速获取并整合了灾后最新影像数据。通过与历史数据的对比,确定了受灾面积、受灾范围以及道路和房屋的受损程度。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对汶川地震灾区52个堰塞湖进行了连续监测,为堰塞湖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提供了测绘地理信息保障。2010年6月,内蒙古、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发生罕见火灾。在森林灭火战役中,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向省委省政府、军区和武警总队提供各类地图50余套,开发了黑龙江森林防火电子沙盘指挥系统。火场前沿的勘测人员利用无线网络随时获取卫星拍摄的火场信息,做好火点标记,及时更新电子沙盘指挥系统,为灭火指挥决策提供了保障。2010年6月,贵州关岭县吴刚镇大寨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地质灾害。贵州省测绘局利用无人机航拍系统快速获取清晰的低空航空遥感影像数据,并在1小时内提供给应急救援指挥部,满足了应急救援工作的迫切需要。2010年8月,云南省怒江彝族自治州珙县突发泥石流灾害。云南省测绘局立即派出无人机航拍应急分队,拍摄了7平方公里148 0.3米高分辨率影像,及时、全面、真实地反映了灾情。
4.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及时准确地掌握土地利用变化是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有效保护耕地的必要前提。因此,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长期以来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1999开始,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与国土资源部门合作,对66个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进行监测,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4%。通过对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城市的监测,全面了解了这些城市在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的扩张规模和土地面积,并分析了这一扩张过程的时间特征和区域差异。遥感监测也是土地执法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土地执法动态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土地违法行为,特别是因执法监管不到位而遗漏的,以及因交通不便而不易通过检查发现的。
5.城市建设管理监控
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利用遥感等技术,对城市建设的宏观发展进行快速、连续的监测,包括城市扩展的规模、方向、配套设施等。通过连续的图像监测结果和分析结果,可以实现对城镇化发展的整体把握和对城镇化发展趋势的预测,从而促进城镇的科学规划和管理。“十一五”期间,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在重庆主城区开展了多年的城市建设用地动态监测,摸清了重庆城市建设发展的特点,有力支持了城乡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价、规划编制和城市管理。该中心还开展了重庆市主城区森林资源监测,每年为重庆市规划局提供监测结果,及时掌握城区森林资源变化情况,保护城市“肺”。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北京市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与相关部门合作,利用“北京一号”小卫星和航空遥感技术,开展了全市地表河流、湖泊、湿地动态监测、水土流失调查、森林资源统计调查等工作。,准确把握了城市地表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6.农林水利监测
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与农业部门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对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进行估产和长势监测,为国家掌握粮食生产、粮食储运、粮食调拨和粮食安全等情况提供重要依据。多年来,测绘地理信息司与林业部合作,通过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综合应用,系统研究了国家和区域层面的森林火灾监测和管理,特别是在森林火灾预报、森林火灾卫星监测、森林火灾信息管理等方面,多年来提供了森林火灾监测、预防和扑救方面的技术服务。2011年4月,山东省土地测绘院利用无人机遥感对火情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最新影像叠加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上,供领导指挥决策。2010年9月至10年9月,海南遭遇49年来最强降雨,引发大范围洪涝灾害。灾害发生后,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迅速在灾区进行航拍,实时获取最新影像数据,制作并提供高分辨率影像图,有效保障了防汛救灾工作的迫切需要。
7.地面沉降监测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地面沉降最典型的地区之一。为应对地面沉降对长三角的影响,上海、江苏、浙江等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建立了覆盖长三角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实现了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传输。区域地面沉降每年监测一次,中心城市每年至少监测一次,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及时准确的地面沉降信息,为制定科学的地面沉降防治措施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