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养生文化对现代人的启示(三)

道家养生的思想基础是以“道”为基础的养生观,其中“道”既指导致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也指客观世界本身。一切都离不开道。从道家的观点来看,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生于自然,按其客观规律发展变化,养生保健也要遵循这些规律。

第一,主动维护健康。在道家养生理论中,积极防病的思想贯穿始终。《老子·第七十一章》说:“圣人不病,是因其病而病;老公只是有病,所以没病。”辩证地解释了“有病”和“没病”的关系。他所说的预防疾病和“得病”,是一种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的思想。老子说:“易持,不洁易求,酥易拌,微易散。对它来说,它并不混乱。”很多病名和防治方法也可以在《庄子》中看到。比如《庄子·贼舞》一文明确提出“无病自灸”可以延年益寿,这是采取一定的方法主动预防疾病。

第二,阴阳和谐。“和”是一个古老的哲学概念,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相对稳定的多样性的协调统一。道家把“和”放在本体论的高度,“和”产生新事物,使事物发展。《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而持阳,以为和。”老子用一句话表达了阴阳的对立、互根、平衡,指出天地万物要达到和谐的平衡,人体也是如此。“调理四时,太和万物。”道教认为,和谐是宇宙万物存在、发展和变化的第一原则。庄子认为天地阴阳“和而不同”,而《淮南子》则说:“天地之气大于和,阴阳之和,昼夜之分于生物。”道家从饮食、起居、休息、邪欲、运动、情志等方面阐述了“和”的养生理念,也奠定了“和”在中国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第三,形与神并举。养神是道家养生思想中最高的修炼境界,道家强调静以养心。比如《道德经》第六章说,“要空,要静”,“要静,是狂躁之君”。《内经》也主张“静则隐神,急则绝”;"如果你想延长你的寿命,你的头脑应该安静,不受干扰."。道家的静,不仅仅是不运动,保持安静,养精蓄锐,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道家的养生术,如导引、呼吸等,都是锻炼。它在锻炼身体的基础上,强调静以养心,是一种科学的辩证的养生观。其实就是强调心要静,身要动,动要养身,静要养心,动静结合要适当。即精神修养是以身体修养为基础的,它提倡形神的修养。

第四,我冷漠。道家还是“无为而治”,只提倡顺应自然,不提倡违背自然规律“蛮干”。道家认为“道总是无为而无不为”,所以主张“从容为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凡是符合道,也就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都属于“无为”,凡是“无为”的,都可以做,都可以成功。这就是所谓的“无计可施”。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的,相反,从某种意义上来理解是非常积极的。同时,道家主张“要空,要静。”只有做到“空”“静”,才能抵御各种诱惑,保持万物本色。这种“静”与“静”的观点对《黄帝内经》调神养身的养生理论影响深远。

第五,重视修德。《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说:“道生,德育,物形,境成。是因为万物尊道而德。”德是道之用,道是德之体,道因德而化于世。宇宙的自然规律就是道,用有形的东西来表现宇宙的规律就是德。人的德性来源于道,善良与仁慈最接近道。所以《道德经》第七十九章说:“天无亲戚,常与善人同作。”人要长命百岁,就要善良行善;但心若毒邪,则远离“天界”,会减寿损年。《抱朴子养生论》也说:“诈则悲,争则郁;鄙视别人就要减少算计,杀了东西就要受到伤害。做一件好事使灵魂快乐,做一件坏事使灵魂快乐。如果你经常故作大方,自制力强,你就会不动声色,灾难就不会发生...养生的原则就在这里。”所以人要善待事物,善待他人,亲近道,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