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冬季施工温度
1)使用防冻剂:防冻剂能大大降低拌合水的冰点,防止塑性状态和早期混凝土中的水冻结膨胀,冻伤混凝土。防冻剂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没有明显的危害,但有些防冻剂含有尿素,长期使用混凝土会释放氨味,需要特别注意。
2)保温:尽量使用胶合板、木板等具有一定保温功能的模板,对外露的混凝土表面和钢模板用棉被、草帘或泡沫保温板等保温材料覆盖,使混凝土强度迅速发展。
冬季施工,最好用早强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因为强度发展快,水化热比较高。但只要做好保温,什么水泥都可以,强度发展慢,对防止热应力裂缝比较好。
在最低气温2℃的环境下,可以不加防冻剂浇筑混凝土,但必须做好保温,密切注意气温变化趋势。如果气温会下降,就要加强混凝土的保温保冷。
附:
冬期施工混凝土测温的相关规定
在距地面高度1.5m,通风条件好的地方安装规格不小于300*300*400的白色百叶箱。测温起止时间是指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的时间,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高于5℃的时间为冬季适用结束时间;
1混凝土搅拌温度记录
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应通过搅拌(包括现场搅拌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测温并记录。冬季混凝土搅拌的测温记录包括大气温度、原材料温度、罐温、入模温度。测温的具体要求要书面公开,执行者必须按照规定操作。一般来说,对于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定期检查混凝土的出罐和入模温度(每班不少于4次),要求混凝土或砂浆出罐温度不低于10℃,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
原始记录签字后,交资料员存档。“备注”栏填写“现场搅拌或商品混凝土”字样。表中的每个温度值都应标有符号。
2、混凝土养护温度记录
(1)混凝土的冬季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范》(JGJl04)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
(2)掺防冻剂的混凝土在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前,每2h测一次,温度变化正常,测温间隔可从2h调整到6h。
测温频率控制:混凝土浇筑后第一次测温及时测温,以后每隔2小时测一次,连续测三天。三天后,每隔4小时(上午8: 00,下午8: 00,下午2: 00)测量一次,直到混凝土温度达到0℃。
(3)冬季混凝土养护测温应先画出测温点的平面布置图(注明具体部位名称),包括测温点的位置和深度。测温记录应包括大气温度、各测温孔的实测温度、同时测得的各测温孔的平均温度及间隔时间等。另外要进行到期计算(本次,累计)。表中的每个温度值都应标有符号。
(4)测温项目、测温频率和测温孔的设置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1)测温孔的位置,选择在气温变化大,容易散失热量的部位,容易结冰的部位,西北面或正面应设置阴凉的地方,测温孔的口不要向风,并临时封闭。
预埋测温管:混凝土覆盖前,测温管应预埋。应事先画出预埋测温管的位置和数量,并对每个测温点进行编号。
②结构测量孔的设置
a梁(包括简支和连接梁):梁上的测温孔应垂直于梁的轴线,孔的深度为梁高的1/3 ~ 1/2。
b、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每个构造柱的下端都有一个测温孔。
C.底板:底板上的测温孔纵横向间隔不大于5m,面积不大于20m2的房间可设一个测温孔,与板面垂直,孔深为板厚的1/3 ~ 1/2。
D.现浇混凝土墙板:当墙厚在500 px ~ 500 px以内时,在一侧设置测温孔,孔深为1/2墙厚;当壁厚大于500px时,两侧设置测温孔,孔深为1/3壁厚,且不小于250px,测温孔与板面成30度倾角。大面积墙体测温孔纵横方向间距不大于5m;当每面墙的面积小于20m2时,每面可设置一个测温孔。
3、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温度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应检查并记录大气温度、各测温孔温度、内外温差和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应附测温点布置图,包括测温点的位置和深度。表中的每个温度值都应标有符号。
4、温度测量要求
(1)测量时,按测量孔的编号。温度计插入测量孔后,堵住孔口,留在孔内3-5分钟,以便读数;
(2)混凝土浇筑、浇筑和成型的温度每班不得少于4次;
(3)当采用蓄热法养护时,应每6小时测量一次;
(4)掺防冻剂的混凝土,在强度达到4.0Mpa前,每2小时进行1次试验,以后每6小时进行一次;
⑸冬季施工有室外大气测量记录;
⑹用成熟度法预测混凝土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