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的养生思想各有什么特点?

儒家养生思想的特点: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养生思想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个广义的养生概念。孔子明确指出:“仁者长寿。”孟子曰:“修吾浩然之气。”葡萄也说:“所以保持健康快乐无非是礼貌。”强调仁义道德对养生的重要性。

这种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养生观念,强调的是精神上的调整。儒家养生注重以人的精神思想和道德品行为核心的“修身”。

什么是“修养”?《大学》有:“欲修身,先正心。”这就是儒家所说的养心。正如儒家大师董仲舒所说:“仁者之所以长寿,乃身外清净无贪,内心平和而不失义。”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无论是性生活、居住地、饮食、休息、冷暖、饥饱、情绪等。,它能符合礼仪,不偏不倚,不过分,所以“其寿长。”孔子在儒家道德观念的指导下养生,在人间度过了73个春秋,在当时也算是长寿之人。

佛教养生思想的特点:佛教养生与道教在祛病强身上是一致的。佛教养生主要讲究一种超脱,认为只要处于这种超脱状态,一切疾病都不会发生。如何达到这种超脱的状态?这就是冥想。禅定,即冥想,是一种融合气功、心理学等因素的修行方法。通过冥想,人进入一种超脱无病的状态。佛教保健还强调有意防御,包括神阙、足三里、百会等部位的有意防御,以达到养正气、祛邪气、延年益寿的目的。

佛教养生也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因此,它非常重视环境,并介入植树造林、医疗实践和农药应用等公益事业。大部分寺院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既能修行,又能陶冶性情,有益健康。此外,佛教徒有许多戒律,如对酒、色、食、财的节制和约束,使人专心禅定,提高道德品质。这些思想被吸收并融入到中医养生中,丰富了“养心”、“固本”、“节欲”的内容。

总结:儒家思想要求人们以实践封建伦理道德为自强目的,将这种滋补自然的理念融入中医养生文化中。高尚圣洁的伦理不仅是提高人的自我人格的途径,也是养生的重要途径。

佛教徒有各种各样的勤奋方式。他们除了拜佛念经,思想上也打坐,生活上也严守戒律。正是这种念佛拜佛,打坐持戒,客观上符合养生原则。所以,佛教虽然不以长生不老为修行目的,但自古以来,享受长生不老的高僧也不少,可以说比比皆是,他们的修行方法客观上起到了养生延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