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要注意调理提升

盛衰是自然界万物发展变化的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它们既对立又互补。没有涨就没有跌,没有跌就没有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的维持,全靠气的有序升降,维持脏腑阴阳气血的相对动态平衡,从而维持健康状态。如果人体的气机升降失调,杂病就会大量出现。辨证论治离不开调理升降,重视升降的成因意义重大。

盛衰是万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

阳主升,阴主沉。所以,阳积为天,阴积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阳杀阴,阳化气,阴形成。(《苏文·阴阳应象大论》)。因为木气的发展,内热的燃烧,金气的消除,水气的沉淀,土气的运化,五行发生了变化,四季也发生了变化。《苏文刘玮志大论》说:“进则灭,出则亡,出则孤,危也...所以你可以什么都不穿就进出。那些进进出出的人有着无尽的意义,所以如果他们不进进出出,世界上的动物就不可能长得又壮又老。上上下下,没有应有的意思。所以不升不降,世上就没有植物的生长集。升与降的因素是无穷的,升与降的分离是生化的。这种相互关系反映出自然界的变化虽然无穷无尽,但其升降进的内在规律是统一的。

在《内经》中,从恒“动”的角度,将自然界包括人体概括为“气升降”学说。这种认识从生理、病理乃至治疗上都有具体的意义和指导作用,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生理上“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生痰,浊阴行五脏,清阳富四肢,浊阴归五脏”。“阴气出于下窍,杨琪出于上窍”(苏文,阴阳应相象)。

病理上,“阳者上极而下,阴者下极”(《苏文太阴阳明论》)。“清气在下则泻,浊气在上则胀”(苏文阴阳应似大论)。升降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依赖于气的升降活动。肺的升降,脾胃的升降,心肾的阴阳相交,都是气升降运动的表现。因此,非正常升降会导致各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离不开调理和提拉。

对于仰角异常的病灶,需要调整仰角使其恢复正常。如果治疗肺病要注意宣降,肺气出入顺畅,呼吸调节均匀。另一方面,治疗咳嗽、胸闷、腹胀,更要注意调理脾胃病的升降,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当脾胃正常升降时,水谷太微妙而不能丢失,渣滓就减少了。否则阻碍了水和粮食的摄入和运输,进而导致各种病变。故《吴讲义》说:“治脾胃之法,不擅升降...升降不当,则脾胃受伤,出纳机失常态,后天之气尽,不杀民者有之。」

“怒则气升,恐则气降。”在治疗肝病的时候,也要注意它的升降,如果毛发生长的机制受到抑制,就会抑郁。所以应该以疏肝解郁来治疗。肝气亢盛,阳升则肝阳亢盛,治宜平肝潜阳。治疗肾病要注意保持肾气的上下功能,完成“水精四分,五经并行”的过程。如果阳气不足,气化不正常,升降失常,水液停止聚集,治疗应该是温阳化气,调节水液升降。

调理升降,历代医家都很重视。

中医治疗的疾病病情复杂,相应的治疗方法、方药也是千变万化。前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始终与调理和提拉息息相关。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时,都非常重视调理和提升。

李时珍说:“酸咸不升,甘辛不降,寒不浮,热不沉,这是自然的。但是上升的人会导致咸寒,导致下焦,下沉的人会导致酒,会浮到上面。详细讲解升降学说,然后讨论病机和治法,是一个生动的解释。

《伤寒论》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用于治疗中焦升降异常所致的痞满证。寒热兼苦辛调脾胃法,配合黄芩黄连加辛干姜半夏,适应胃凉脾温的生理特点,相当有利于脾胃升发的复发和痞满证的消除,是调理脾胃升降的第一法。

《伤寒论》中,柴胡加古龙牡蛎汤,以柴胡、桂枝上升,古龙、牡蛎、大黄、黄芩下降,治疗伤寒犯脑、积滞水、上热下寒证。后人用其治疗肝郁气滞、湿滞、三焦失运化、上热下寒等引起的内伤杂病。可见,调节气机升降,对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方菊的藿香正气散是由藿香、紫苏、白芷组成,配以茯苓、通草、薏苡仁、半夏、厚朴降利,清脾阳,泄胃浊阴,使中焦复升复降,治疗外寒内湿引起的寒热、腹胀、呕吐等症。

《医热情》中记载张锡纯的镇肝熄风汤,主要用于治疗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实下虚所致的眩晕。以药潜阳,以重坠石降之,配龟板、白芍滋阴养血,申远滋肾水。加强水的主要方法是控制阳光,使阴升阳降,升降效果恢复,阴平。

李东垣清暑益气汤,来源于脾胃学说,原设计用于夏季湿困脾胃,夏季伤元气,以补益气血,清湿热。升麻、葛根合泽泻、黄柏有升降浊之意,不仅是暑湿,还可用于一切因湿热引起的气血阴虚、降浊失调之证。山西名医朱金钟称之为“给医生长脸的药方”。作者将其用于头晕,便秘,腹泻,脱发,牙痛,感冒延迟等。

《吴鞠通伤寒杂病论》中的大丁奉主用于治疗肝风内动,温热之邪久治不愈,烧真阴之证。阿胶、地黄、白芍、乌鸡龟板、鳖甲、牡蛎等养阴药也是养阴降阳的机理。

杨立山的姜生粉来源于“寒热之辨”,用于治疗“表里三焦过热,证候不可名状”。方中僵蚕、蝉蜕为清阳,姜黄、大黄为浊阴,此消彼长,内外调和,杂气流毒消。它的适应症非常广泛,气机失调中有很多热郁的作用。

霍乱学说中的蚕媒汤治疗湿热内蕴、升降异常的霍乱吐泻,以黄豆黄卷升清,半夏通草降浊利尿,恢复升降中焦之权。

叶在《医案临证指南》中,用杏仁宣肺解郁,使湿痹得以运化,并首次提出利湿健脾。交泰丸肉桂温度上升,黄连寒性下降,导致心火下降,肾承于水,阴阳相交而入睡。《经方全书》济川汤,升麻为淡升阳,与泽泻、枳壳同用,以利清浊、温中通便。现代医家用补中益气汤升降法、枳实降法治疗子宫脱垂、脱肛,均应用升降法理论。

作者曾治,一位70岁的老妇人,患有尿失禁,排尿困难,腹胀和死亡,痛苦不堪。所以导尿的处方一定要暂停,看她的胸闷、咳喘、痰黄黏、面红、舌红、脉滑。诊断是痰热壅肺,肺失元气。所以用清肺汤降肺利湿,只用2剂就治好了病。一男子痔疮手术后尿滴未果,急寻导尿管未果。我很着急,但还是用苏叶15g开水冲泡,经常喝,尝试了一下。不知道不到两个小时就把病治好了。这都是基于升降原理,所谓提锅揭盖法。

总之,调理升降在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有人主张“升降属八类”,这或许不无道理。而表里寒热阴阳辨证的八项原则,却成了“方圆”和“规矩”,被古今医家所认知和实践。笔者认为升降是否属于“八纲”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调节气机升降,恢复脏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