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及相应对策
如何应对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1,让老人重新参加工作
刚退休或休病假的老人,大部分还有工作和学习要求的能力,突然离职肯定会产生很多想法。如果不给这类老人工作学习的机会,不能在这方面创造条件,就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2.让老年人进入老年大学。
老年大学可以让老人不再害怕孤独和衰老,不再封闭自己。在学习、交流和众多的活动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和舞台,在享受的同时创造快乐。
3.多关注老年人。
人老了会感到孤独,希望得到社会的关怀,单位的关怀,子女的孝顺,朋友的沟通,妻子的体贴,这样会觉得老有所养,不会感到孤独。
4.鼓励老年人加入社区组织。
很多老年人有一门手艺,动手能力可能不如以前,但教一两个学生绰绰有余,既能发挥余热,服务社会,又能缓解无所事事的孤独感。加入社团团体可以结交新朋友,做一些娱乐活动,有利于改善孤独感。
5.建议老年人多运动。
老年人可以参加一些健身活动,如慢跑、快走、太极拳、健身舞等。通过锻炼身体,增加心肺功能,自然会消除不良心理情绪。
6.维护和谐的家庭环境
老年人希望家庭和睦,生活环境和谐。无论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年轻人尊敬老人,孝顺老人,家庭成员和睦相处,邻里和睦,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7.向老年人宣传健康知识。
老年人由于体质下降,表现出对健康的自信心下降。一旦感到不适或生病,就会感到紧张。另外,会行动困难,就医困难,加重你的焦虑,担心病情发展,甚至死亡。重病在床或住院的老人往往有死亡的恐惧。有些老年患者担心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却沉默不语,忧心忡忡。所以,除了照顾生病的老人,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保健知识宣传,对康复是非常有利的。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1,退休造成心理落差。
很多老人刚退休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的失落感,甚至是不值钱。
退休造成心理落差,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老人认为经济收入减少,不再像工作时那样受到尊重和重视;有的老人自卑,认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自我评价太低;还有的人抱怨、埋怨、厌恶一切,甚至突然脾气暴躁,经常和孩子吵架或者指责过去的同事、下属。
老年人如果不能调整心态,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比如对生活失去兴趣,对未来失去信心,甚至悲观。
2.因病压力大。
老年人都希望长寿,但这种美好的愿望往往与现实生活中意想不到的打击、重大刺激、易患各种疾病形成鲜明对比和深刻矛盾。很多老年人注重养生保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也有一些老年人过于注重保健项目和坐对位置,对保健仪器和营养素的抵抗力很小。有的人反复去医院检查化验,结果都正常,甚至出现疑病症。
3.抑郁症很难摆脱。
在老年时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是抑郁症,它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或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55岁以上人群的自杀率明显上升,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显著。65岁以上人群抑郁症患病率为4.4%。老年抑郁症患者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易怒、睡眠差、慢性疼痛、记忆力减退并常伴有其他躯体疾病,有的甚至产生死亡念头和自杀行为。这些在“空巢”、“失独”等特殊家庭中尤为明显。
“空巢”是城市老年人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一些大城市达到70%,其中近10%是单身。“空巢”导致老人的孤独感和焦虑感,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更是难上加难。预计到“十二五”末,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将超过51万人。据报道,中国有近百万失独家庭,而且这个数字每年还在增加76000个。50岁以上的“失独”群体越来越多。丧偶是最严重、影响最大的人生事件,尤其是对老年人而言。资料显示,因丧偶导致心理失衡而死亡的老年人数量是一般老年人的7倍。如何照顾这些老人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回避的问题。
4.“阿尔茨海默病”受到歧视。
“名字是人们理解事物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果起点是错的,终点往往也是错的。”有些人认为先入为主的心理作用和对名字的肤浅理解可能会导致不正确的理解或歧视态度。因此,重新命名“阿尔茨海默病”似乎是有益的。甚至有专家认为,改名字有助于患者消除羞耻感,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对老年人精神疾病的重视。据卫生部称,阿尔茨海默病的标准名称是“阿尔茨海默病”。但是,态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改变态度不是那么容易的。改变阿尔茨海默病的名字,实现减少歧视的愿望,自然是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