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指的五种鸟是什么?
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养生指导的重要成果,指的是虎、鹿、熊、猿、鸟。其创始人华佗(约145-208),东汉末年裴郭桥县(今安徽亳州)人。他一生写了很多,但都去世了。今天的《中国藏经传》和《华佗神医秘传》都是名著。
华佗在《庄子》“双鸟戏”的基础上创造了“五鸟戏”。其名称及作用在后汉《方术传》、《华佗传》中均有记载:“我有一技,名为虎、鹿、熊、猿、鸟五鸟之戏。也是消除疾病,造福蹄足的指南。不开心就扮演小鸟的角色,开心的流汗。因为你全身都是粉,身体轻,想吃东西。总的来说,他已经90多岁了,眼观六路,耳聪目明,牙齿结实。”
五禽戏亳州流派
至今五禽戏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各有不同。在的故乡安徽亳州,现在流传的主要是董和刘的五禽戏。
董继承了54个动作(虎戏13,鹿戏9,熊戏9,猿戏10,鸟戏13)。另外还有三种练习,分别是互练、互练、猴打和笨熊打、鹤打和简化/轻松五鸟打(每打三招,***15式)。其中虎、鹿、熊、猿的第三乐章为调息,鸟戏的第三乐章为飞鹤),其动作较为简单飘逸。
刘的《从古籍看华佗五禽戏新探》不仅有徒手套路,还有器械套路——五禽戏剑。其中华佗五禽戏赤手空拳40个动作(每戏8式);华佗《五禽戏剑》是刘在传统五禽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练习五禽戏的亲身经历,深入挖掘五禽戏史料,广泛收集技艺精华,经过不断的研究和修改而创作的。***44式(虎玩8式、鹿玩8式、熊玩8式、猿玩10式、鸟玩10式)。
刘强调“五禽戏也属于武术范畴”,在套路演练中“动作都是圆的”,“有些姿势看似不圆,但意思和精神还是要按照圆的要求来操作”。
董和刘师从安徽亳州著名武术教师谭继林。但是,除了以上的不同,两者之间在一些具体的技术上也有区别。比如刘的鹿戏手势是食指和无名指弯曲,而董的鹿戏手势是中指和无名指弯曲。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五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