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侠义:独善其身。

道教侠义不是指道士,甚至和道教关系不大。

道家是指在人生观、世界观、精神气质上与道教接近或相似的一些江湖豪杰。

《中国的侠客》一书指出:“乍一看,把一个好跑腿、容易发脾气的游侠和一个超然物外、冥思苦想的道士联系在一起,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有一些相似之处。......首先,道教追求个性,反对社会上那种一元化的规训。道教崇尚自然,反对强求一律的制度。庄子曰:‘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悲。所以长性不破,短性不续。“不管游侠们是否意识到这是一种道家理论,他们所信奉的其实是顺其自然的原则。第二,道教像游侠一样,无视政府和法律,采取无政府主义的态度。比如老子说,‘天下禁忌多,百姓穷.....法律很发达,小偷很多。无独有偶,庄子也告诫:‘弃智止贼之道也;采玉毁珠,贼不起;烧符破印,而民淳朴;斗争打破了平衡,但人民不争论。“这种对法律控制和政府权威的厌恶和游侠气质一拍即合。

侠义与道家的区别,比如无为与灵异,而个人对这种道家本质的追求与侠义关系不大,这点似乎不用多说。现实中,尤其是武侠小说家的作品里,侠义和侠可能是不一样的。有的侠客更接近儒家,有的更接近道家气质。

道家的侠客和儒家的侠客一样,只是我们为了叙述方便而给的一个称呼。儒家侠义的重点不是儒家而是侠,道家侠义也不是真正哲学意义上的道家。只是把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性格和气质看成和儒家或者道家相似,取这样一个概念名称。

儒家侠义和道家侠义的区别是相当明显的,就像儒家和道家的区别非常明显一样。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儒家侠义重在仁,道家侠义重在智。一般来说,儒家是心地善良的老人,比如郭靖,道家是智者,比如杨过。道家虽然提倡“弃智从圣”,但这是给别人看的,别人不仅聪明,而且聪明。一个不聪明的人如何获得开悟?

2.儒家侠义重在“社会本位”,道家侠义重在“自然本性”。

3.儒家的侠客是活跃的,已经入世;道家的侠义是比较被动的,有出世倾向的,或者说是不允许在世的。中国文化有“儒道合流”的历史,导致“富者济世,贫者独善其身”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可以分为两部分。“兼济天下”属于儒家,“独善其身”属于道家。真正的儒家侠士,即使“穷”也要济世,这叫不坠云里。真正的道家,即使是“达”,也要先“独善其身”,也就是所谓的“洁身自好”,而且常常时时刻刻都在隐退,有隐退之意。

4.儒家的侠客秉持中庸之道,天性合群,道家的侠客人格更为鲜明,追求个体独立和生命自由。儒家的世界观是积极倡导人能济世救民,仁者为王,安天下,礼义廉耻,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道家的世界观是自然、宁静、无为。儒家的梦想是为了社会利益“牺牲自己”,道家的梦想是通过追求人格自主“实现自我”。

5.儒家重视群体、教育、性、社会理性;道教重视个体、人性、情感气质和自然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