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血压是指血液从心脏到全身的血管中所需要的压力。这个压力是血管内壁产生的压力,所以血压的高低和血管本身的弹性有一定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血压高于或等于140/9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的标准。
很多人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血压有时候高,有时候不高?也许医生弄错了。其实正常情况下人的血压是有变化的。在不同的时间,人体的生理状态不同,神经的兴奋程度也不同,所以不同时间测得的血压也不同,有时甚至差别很大。因此,为了诊断高血压,一般需要用同一血压计连续三天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以确定是否为高血压。
血压也会随着年龄、季节、心情而变化。比如人在兴奋、害怕、抑郁的时候,血压会明显升高。在安静的睡眠中,血压会急剧下降。
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如下。你中招了吗?
1,肥胖。医学认为,身体质量指数(身体质量指数)大于25被视为超重,身体质量指数大于30被视为肥胖。所以你现在可以计算你的身体质量指数,看看你是否肥胖或超重。公式是身体质量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腰围肥胖的人也被称为“苹果型”肥胖。很多人认为肚子大是一种“福气”,但在医学上,“苹果型”肥胖的人更容易得高血压,甚至更危险。但是,大多数肥胖高血压患者在减肥后,血压也会明显下降。
2.吃太多盐。日常生活中吃的太咸也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吃的盐中含有钠离子。如果人体摄入过多,会造成体内水钠潴留,导致水肿。人体内过多的钠离子也会给心脏和肾脏带来负担。
3.吸烟。事实上,香烟中的尼古丁会给人体带来许多疾病。尼古丁本身对神经有一定的兴奋作用,会引起血管收缩,损伤血管壁。据统计,每年死于吸烟的人中有一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冠心病和高血压。戒烟的好处已经得到肯定,而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措施就是建议患者戒烟。
4.饮酒过量。喝酒似乎成了一种文化,朋友聚会,谈生意,少不了喝酒。大量饮酒会使血压升高,而且是顽固性血压升高。
高血压还与精神紧张、经常熬夜、遗传等有关。甚至女性更年期更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对于广大高血压患者来说,除了合理治疗外,日常生活中还应牢记八个要点:
1,少吃盐。高血压患者每天应摄入少于5克的盐。
2.合理饮食。高血压患者应控制脂肪摄入量,少吃脂肪、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和甜食,多吃新鲜果蔬、鱼类、蘑菇和低脂牛奶。可以降血压的食物有大蒜、海带、黑木耳、芹菜、洋葱、番茄、山药、冬瓜、莲藕、绿豆、豌豆、玉米须等。
3.控制体重。最有效的减肥方法就是控制饮食,减少每天摄入的总热量。
4.戒烟。
5、限酒。
6.坚持体育锻炼。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坚持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也是减肥和保持体重的好方法。
7.每天坚持30到60分钟最好,强度可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而定。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开朗舒适,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8.有些高血压患者经过3~6个月的非药物治疗后,血压可以保持稳定,但如果不起作用,就要考虑是否使用降压药。不要以为自己年轻或者没有不舒服的表现就不吸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