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过后,暑热逐渐消失,燥热已经开始。你应该注意保健的6点。
夏季养生常识
1,滋阴润燥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夏季应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银耳、莲藕、菠菜、鸭蛋、蜂蜜等。,防止燥邪对人体津液的伤害。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建议多喝温开水,缓解和预防便秘症状。
2.刺激性更小,酸性更强
盛夏时节,由于气候逐渐干燥,很多人早上起来都会感觉喉咙发干,皮肤干燥。即使他们喝了一大杯水,也很难解渴。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秋燥”,而此时要少吃辛辣食物,适当吃一些酸味食物。“望梅止渴”的故事说明,酸性食物有非常强的滋阴作用,甚至还没吃入口中,润燥的作用就已经出来了,所以要多吃酸味水果,如山楂、葡萄等,而西瓜等寒性瓜果要少吃或不吃。
3.避免过早添加衣服
秋季保健常识提示,“春寒秋冻”的含义是秋季保持体温较低,有利于阳气收敛。因为当热量出去时,会有冷交换进来。但是,当你晚上外出时,你应该增加衣服来保护阳气。同时早晚天冷,要注意增加衣服。
4.注意健脾润肺。
中医认为,湿邪容易损伤脾阳。脾阳一旦受损,就会引起腹胀、胸闷、恶心、便溏等症状。加入白扁豆、炒薏苡仁等药食同源的食物。白扁豆味甘,性温足以健脾祛湿,可用于腹泻。同时,应避免冷饮和新鲜水果。
此外,秋季干燥易伤肺,易患过敏性鼻炎、哮喘、气管炎、肺炎。夏天除了祛湿,还要润肺。秋燥不是真火,是虚火。要用清凉润燥之品,滋阴润肺。
5.多睡一个小时
整个夏天炎热的气候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到了夏天,人体开始休息。此时宜调整日常作息,适当增加睡眠,可在相当程度上缓解秋虚和秋实。之后要早睡早起,晚上睡觉不晚于23点。
中午,阳气最盛,阴气较弱。《黄帝内经》说:“阳竭则卧,阴竭则眠。”中午午睡不仅可以保持精力充沛,也是适应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的重要方式。
6、轻松运动
秋天,气候清爽宜人。多到户外走走,经常晒晒太阳,适当做一些有氧运动。但是,运动不宜过多。尽量选择运动量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汗伤阳。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做一些登山、慢跑、郊游等户外运动,但更要注意补脾养筋。运动时要注意不要暴力,做好准备,避免伤到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