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的《白鹿洞二首诗之一》(王贞白)

庐山作为中国的人文圣山,不仅有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等众多大诗人留下的诗情画意,还有东方的佛教梵音、sairinji,还有在中国思想史、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白鹿洞书院。本期,我们将通过王贞白的两首诗《一》来看看白鹿洞的文人是如何珍惜时间的。

王贞白《白鹿洞》两首诗赏析之一

附:《诗书》主播百合新年频道简介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主播介绍及百合往期分享集锦

朗读和背诵的音频

朗读、背诵、吟诵都是在感叹和歌唱中体验诗歌节奏和韵律的好方法!在吟诵中,你可以不自觉地把读过的诗印在脑海中,同时感受到诗的美。

图中,入声字用一个小红点表示,这个小红点隐藏在每个入声字的右下角。你可以练练侦探的本事,看看能不能很快找到。找到所有的入声字后,就可以玩“标调”的游戏了:在所有的入声字上画一条横线,也就是上声和下声。这个符号的意思是平的,但是一定要注意,有些有一两个声调的字其实是入声字,要标成入声字!然后在所有的声调上画一条竖线,也就是三声、四声和入声。这个符号代表音调。如果不能自己标注,也没关系。你可以根据我分享的图片找到每一个代表平调的符号,并根据它在你的诗上标注出来。不过我还是强烈建议你挑战一下自己,然后和图片对比一下。

在跟随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等众多大诗人的作品探索庐山“真面目”的过程中,我们逐渐领略了庐山的诗情画意和佛性梵文,但正如我在上一篇分享的最后所说,这并不是庐山“真面目”的全部。庐山作为中国的人文圣山,依然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前几期和大家分享了我们在庐山游学时去过的陶渊明纪念馆、秀峰、石钟山、三叠泉、华景、托林寺...但在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白鹿洞书院,日日夜夜陪伴着我们。

在分享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那些白墙黑瓦掩映在群山绿树之间的亭阁式四合院式的古建筑,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我记得那个伴随着潺潺的河水在蜿蜒的山路上奔跑的早晨,那个伴随着亭子里鸟儿的鸣叫我们渐渐平静下来的晨读,那个我们去讲堂时每天路过的大殿前的碑廊题字和周敦颐雕像,那个我们每次出门都会经过的古老的凌星门, 傍晚散步时看到的秀才柱,还有老师身上的枕流和枕流桥下偶遇的飘逸沏茶。 当然,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我们在斯里兰卡日夜居住、饮食、采歌吟诗的颜酒店大院,还有白鹿洞书院后山的白鹿原。其实那时候的我,在每天丰富多彩的游学中,并没有去关注它。相反,我只是在现在分享的时候才补上了对它的理性认识。

历史上著名的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以南约10公里的后坪山阳里。西部有左毅山,南部有卓尔山。三山环绕一溪,没有集市的喧嚣。这真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还记得那天早上我们坐车到了白鹿洞书院门口。那是一扇双飞檐的单门,门上高高挂着白鹿洞书院的旗帜。老树成荫,溪水轻声歌唱,这是一幅美丽的山景。白鹿洞书院建筑群沿官道西由东向西串联而成,由近及远排列着五个高大的院落,从而形成了五个院落,分别是先贤书院、凌杏门书院、白鹿洞书院、紫阳书院、燕宾馆。每个院落都有两到三个入口,包括书院的门楼、圣人书院、礼乐寺、白鹿洞书院、紫阳书院、燕宾馆的学者楼、高等林学院。从朝向格局来看,白鹿原书院是一座建筑坐北朝南的大型四合院建筑群。从建筑材料结构来看,白鹿书院是石或砖木结构,以明清时期为主,人字硬顶屋顶,颇为典雅淡泊。

书院是中国古代传播文化、培养学生、交流学术知识的重要形式。战后,国家兴办的官学被毁,失灵,是私立学生兴办的乡村学校。它也是各派学者在民间自由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白鹿洞书院是书院的著名代表。

白鹿洞书院创建于南唐元年。它是中国第一所完整的书院,与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并称为世界四大书院。后与吉安白鹭洲书院、燕山鹅湖书院、南昌张羽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享有“中华第一书院”的美誉。

不过,白鹿洞书院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唐贞元时期。李博,洛阳人,和他的哥哥李劭曾隐居于此。李伯养了一只白鹿“自娱自乐”,被称为白鹿先生。鹿懂人性,随大流,所以被称为“神鹿”。这里没有洞,因为地势低凹,往下看像个洞,所以叫“白鹿洞”。李博是宝莲时期的江州刺史。为了纪念他的青春,他在这里读书,种植花草树木,建亭、台、楼、榭,以示其事。南唐元年间,白鹿洞开始“建校立田”,供各方借鉴。以李善道为洞主,张教授。它也被称为“庐山郭雪”和“白鹿郭尧”。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所由中央政府在首都之外设立的国学,与金陵秦淮河上的国子监齐名,当时的学者争相前往。北宋初年,宋太宗十分重视书院教育,将《九经》等书赠给白鹿洞书院。由于朝廷的重视和地方正史,白鹿洞书院发展起来。然而,恐怕朱才是对白鹿洞书院贡献最大的人。

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体系的集大成者。在儒生眼中,朱是仅次于孔孟的大师,享有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的荣誉。在芷南康军期间,他重修庐山白鹿洞书院,聚集弟子讲学,传播文化,教育士人,是他振兴理学,创建和完善书院制度的人生重要里程碑。

北宋大部分地区统一后,乱世渐平,文风渐盛,士子纷纷要求上学。但政府没时间管,建国后80多年都没办过学校。所以“儒常依山林,即闲讲学,大率百人。”宋真宗上台后,大力提倡科举,发展官学,制定了不进官学不得进书院的政策。书院逐渐衰落,但白鹿洞书院仍勉强维持。北宋末年,游牧民族大举南下,庐山的建筑陷入火海。白鹿洞书院也“荒废”、“垒埋”、“野如榛子”、“荒凉破败”。白鹿洞书院的重生与繁荣,除了南宋社会经济的相对稳定外,与朱振兴教育、恢复书院的努力也有很大关系。

南宋六年,朱被任命为芷南康军。他视察了白鹿洞书院遗址,发现这是一片杂草丛生、瓦砾成堆的废墟。他深受感动,决定修复它。他一面派人筹钱复兴东西,一面把自己关于恢复书院的想法告诉朝廷。

当时的南宋朝廷对金兵南下望而生畏,财政困难还很多,没有余力照顾教育事业。而且南康军有三所官学,不用费心修书院。但朱认为,白鹿洞是一个山川环绕,植被美丽湿润的地方,确实是一个讲学的地方。他坚持重建白鹿洞书院,原因有二:一是自宋朝开国以来,朝廷十分重视白鹿洞书院的建设,白鹿洞书院在传播文化、教育士子、巩固统治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重建书院“不可或缺”;二是强调庐山道观“以百计”,其毁皆盛世。如果只建寺庙,不建孔庙,只听钟鼓声,不听弦歌声,就不重视文化教育。由于朱的一再请求,终于批准重建白鹿洞书院。书院落成之日,朱兴高采烈地饮酒作诗:“重修旧馆是一件乐事,圣贤有必要听的话。三爷何不饮藻,一编辑敢论诚意。深源必从闲中得,妙用不乐。莫问无限涉外交,此心谈此山盟。”

朱在任职南康军六至八年期间,为复兴白鹿洞书院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重修院舍、升院、藏书、立师、收徒、制定学规、开设课程。朱在总结以往办学条例和禅宗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白鹿洞学说,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老幼有序,朋友有信”,“学的顺序”是“学、问、思、辩、持”。如果你做错了,你应该为自己寻找。这一学习规律被全国各地的书院普遍遵循,至今仍为中外教育家所重视和研究。

朱在白鹿洞书院开展了各种教学活动。包括“上课讲课”、“互相学习”、“提问提难题”、“展示仪式”,以徒弟刻苦学习、生活自理为主要形式。朱对学生的读书方法有许多精辟的指示,在朱的读书法中概括为六条:循序渐进、精读、虚心畅游、自我观察、刻苦钻研、保持恭敬笃定。值得指出的是,朱每次一有闲暇,就和学生们一起游山玩水,在山石森林中,给他们讲解,开导,开导。为此,朱在书院周围修建了许多亭台楼阁供游览,并雕刻了许多景点,使师生们把修身养性、讲学与适当的休息和旅游结合起来,活跃了他们的娱乐生活,增进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他认为这是培养他们节操的好方法。这正是我们在庐山游学时读到的。

由于朱的苦心经营,白鹿洞书院声名远播,远播日本、韩国和东南亚,享誉海外。成为宋末至清初重要的文化摇篮,为明清时期白鹿洞书院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我们参观学习时住的燕宾馆的院子中央,有一尊朱的塑像。每天早晚,我们都会准时来到朱雕像前,穿着厚厚的衣服吟诗作赋。这些讲座还被专门编入朱的《精》和《心经》。现在看着当时的照片和讲义,才明白谭老师带我们来这里学习的深意。白鹿洞书院真的是一个读书学习的好地方。这十几天的学习和研究是多么美好和难得啊!

我和朱、李博一样,都很珍惜在白鹿洞的学习生活,而《本期我要分享的白鹿洞两首诗》的主题诗作者,就是在白鹿洞读书时,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

王贞白,字灵犀,忻州永丰人。唐二年中进士,七年后任校书郎。在任职之间的七年时间里,他随军出征,抵御外敌,写了许多边塞诗,其中许多反映了边塞生活,鼓舞了士气。对军事劳动和战争场面的描写豪迈壮阔,色彩浓烈,语气铿锵,感人至深。在政治上,王贞白有明确的立场和决心。他在《宫内瑞莲》诗中写道:“愿共草,生于帝尧前。”然而,出生于诚实坦率的王贞白没能实现他的抱负。他生活在晚唐时代,政治腐朽,朝廷盗贼大臣遍地,战乱四起。自从进入朝廷,王贞白就深深感受到了晚唐政治的污秽和腐败,所以在朝廷担任了几年闲职的王贞白终于忍受不了官场勾心斗角、人心惶惶的生活。当唐昭宗去岐山打猎时,他愤然退出这个是非之地,退居故乡,当时他还不到35岁。

王贞白感到无力挽救日渐衰落的唐朝,于是弃职隐退,但面对国家的危亡,他无法摆脱情感上的痛苦。他保持正气,隐退,其实是无奈的选择。因此,退役后,王贞白没有去过那种悠闲舒适的生活,而是把余生奉献给了家乡的人民。他在乡镇城市永丰县外的西山南麓创办了“山寨书店”,致力于为家乡的孩子们教书、传道。从教后,他以写书自娱,勤奋好学,常与罗隐、方干、关修等名人合唱,被誉为“江西四大诗人”。王贞白的诗“内涵深刻,意义崇高”,“细腻典雅,文字优美”,受到四面八方学者的推崇,为人师表。南唐中兴元年,王贞白病逝于家乡信州永丰,也就是现在的江西上饶市广丰区。朝廷为广禄大夫赐王贞白“柱上国主”称号,并建立“道观”,葬于广丰区西门外的护城河上。

王贞白的诗歌在唐末享有盛名,其文学地位在历代都备受推崇。宋代诗人潘若彤《郡亭雅词》:“白真,诗名广播于唐末”。元代人辛所作《唐代才子传》说,是“博学多才,专作诗,清丽飘逸,一口气得了两个爵位,又在碧云之上,故文引可知。”但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人来说,他的名字在星光璀璨的唐朝诗歌圈里是很不起眼的。但是,你一定从老师或家长那里听过他的《白鹿洞一首二首》中的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首关于白鹿洞最著名的诗。

专心读书,我知道春天已经过去,每一寸光阴都像一寸黄金一样珍贵。来嘲讽的不是道家,周公的教义是致力于研究孔子的。

“深春”是指晚春,晚春;“笑”是开玩笑、开玩笑的意思;“周青司空”指的是周公的礼仪和儒家思想,诗中指的是对经典和历史的研究。“追求”就是深入学习。这首诗翻译成白话文大致意思是:聚精会神读书,不知不觉,春天就要过去了,每一寸光阴都如寸金般珍贵。如果不是被道士的笑声打断,我早就在深入研究周公和孔子的精髓和教导了。

这是一首关于诗人自己读书生活的诗,也是一首珍惜时光的诗。第一个叙事,《读书已是春深》,说我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就快过去了。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专心读书,每天都紧张而充实,完全忘记了时间。树荫浓,春色已深,是诗人不经意间突然发现的。这一发现让诗人大吃一惊,感触良多。时间序列转换不同寻常,为什么诗人之前没有发现?“读书”二字道出了原因。正是因为诗人的心灵完全沉浸在阅读中,才发现时间顺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然而,这一发现引起的并不是美好春光稍纵即逝的感慨和遗憾,而是读书的时光如此珍贵,让我倍加珍惜心情,于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感叹“一寸光阴一寸金”成为传诵千年的金句。这首诗用黄金来形容时间,用“一寸光阴一寸金”来表达时间的珍贵,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

这里的“一寸光阴”指的是极短的时间,那么古人为什么称时间为“时”呢?“一寸光阴”有多长?“时间”一词的出现与古代计时工具有关。清朝以前,中国没有钟表,所以不容易守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古代没有计时工具。比如我在正月十五晚上的分享里给你讲的计时工具“铜锅滴水”。“时间”一词与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有关。日晷是人类根据日影位置的变化来测量时间的工具。它由底座、表盘和指针组成。底座与地面平行,漂流面与赤道平行,指针与地轴平行。指针一般由铜制成,垂直穿过砖面。砖面呈圆盘状,石质,两面刻有12小时。当太阳照在日晷上时,日晷针的投影会投射在日晷表面,这个位置就意味着相应的时间。每天从早到晚,太阳都是从东向西移动的,每走一步,日晷指针的影子也跟着变化。太阳为“光”,影子为“阴”,流逝的时间体现在光的影子的变化上,“时间”一词由此而来。

再看这个“寸”。我们现在用小时、分钟和秒来测量时间。为什么古人用“寸”来度量时间?《大戴笠传》中记载:“布指寸,布手知尺。”郑玄评《礼记·摔壶》时也说:“打下四指助,一指办案。”可以看出,一英寸是指宽的长度。日晷指针的阴影在表盘上移动一英寸所用的时间称为一英寸时间,即“一英寸阴影”。因为一寸只有手指那么短,“寸阴”自然指的是极短的时间,以此来衡量时间,就更显得珍贵而易逝。

在对天地万物的观察中,在四季的循环中,古人逐渐认识到时间的流逝从来都是无情的,从来都不等人。首先,“寸银”和“寸金”是连在一起的,是《淮南子元道训》劝告人们要珍惜每一点时间:“所以圣人不看重尺玉,而看重寸银,寸银难得,易失。”玉是古代祭祀用的玉指环。虽然无价,但时间比玉石更珍贵。而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上》在第一句“读书不觉已深春”的基础上,自然引发了如此意味深长的感慨,也就足以引起每一个珍惜时间的读书人的吟唱。因此,该诗一出,便成为家喻户晓的格言警句,以至于后来被编入明代儿童启蒙读物《增光贤文》,汇集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各种格言警句和谚语。但《增广贤文》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和“一寸金买不到一寸光阴”组合的广泛流行,却让人们忘记了它最初的出处:王贞白的《白鹿洞一首二首》。我和妈妈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录制的时候,我们家团多次冲出百人团。湖南第一师范的傅鑫姐姐在回答一个问题的时候卡在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最后一句话里。

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之后,诗人还继续读下去吗?本来是真的,却被一个来访的道友打断了。这正是下一首诗第三句所表达的:“来笑的不是道士。”这个道士好像是个幽默的人。不知道他对诗人说了什么,让专心读书的诗人笑了起来。道士要静坐炼丹,可以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而诗人需要道士“笑”才愿意放松休息,可见诗人是专心读书的。诗人读了什么书?第四句“周青·司空正在追求”回答了这个问题。原来,道士到来的时候,诗人正在深究周公和孔子的精髓,正在谦恭地教导圣人。

从这首《白鹿洞两首诗第一部分》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王贞白是一个爱惜时间如金、钻研知识的人。我想他成为当时著名的诗人,一定得益于这种品质。

有意思的是,对白鹿洞书院有着决定性贡献的朱也有一首类似《白鹿洞二首上篇》的诗《偶然成就》:“少年易老学,一寸光阴不可轻。我没有感受到池塘春草的梦,台阶前的树叶已是秋天。”这首诗写于朱晚年。相传,朱老的时候,走到一所学校,看见一群学生在室外的池塘边玩耍。那时候是深秋,梧桐叶随风飘落。想到自己的光头,不禁感慨万千,随口背下了这首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和「一寸光阴一寸金」完全一样吗?而“池中春草未觉梦,阶前落叶已秋”是否表达了类似时光荏苒,岁月不待人,所以必须以敏锐细腻的笔触和含蓄生动的时序流动的意象来珍惜时间?唯一不同的是,朱的《偶然的成功》警示少年人生易老,学习难,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而的《白鹿洞一号二首》则以“笑的不是道士,是的在追求”来告诉他们是多么珍惜时光。

其实,有不少古诗表达了类似的忠告,珍惜时间。比如我之前分享的陆游《冬夜读书》的前两句话,和朱的《偶然的成功》有几分相似?

我妈妈非常喜欢王贞白的《白鹿洞一首二首》。她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录制时,第一次登台时选择的固定诗句是“不知是不是春天,一寸光阴一寸金”。但她在回答两首诗的问题时,却把陆游的《古人无所学》和朱的《一寸光阴不能轻》混为一谈。这两首诗虽然压着同一个韵,看似无缝衔接,但我妈经常自嘲“我还没学够背诗呢!”的确,我们学习的时候,不仅要珍惜时间,更要在宝贵的时间里真正付出足够的努力!

我们在白鹿洞书院读书时,也在和朱的诗中实践了惜时的精神。我们每天早起跑步看书,下午上课学习,晚上也不忘做作业。出去玩的安排也很好的配合了读书学习的内容。正是因为我们珍惜了每一分钟,这短短两周的游学才变得如此难忘。

在王贞白的家乡江西上饶市广丰区,他的《白鹿洞一号》前两首诗中的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已被打造为当地的文化名片。2012 9月11日,当地CPPCC举办“王贞白文化品牌建设”研究论坛,试图将王贞白文化打造成为本土品牌,让中国乃至全世界珍惜时间的人,一想到时间就会想到广丰和王贞白。一些CPPCC委员甚至建议,将“时间”文化写入城市名片,成立组织,先进行品牌注册,加大宣传力度,让王贞白的“时间”文化家喻户晓。这种更加商业化的推广,确实有助于文化的传播,但真的能传播用“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精神进行阅读的内涵吗?

1.你去过什么学院吗?可以分享一个喜欢的院校吗?

2.你参加过什么印象深刻的游学吗?可以分享给大家吗?

你读过朱的诗吗?可以分享一下他的一首诗吗,比如《春日》?

4.你读过哪些劝人们珍惜时间的诗?你能和我们分享一首歌吗?

5.你有没有在学习中感受过“一寸光阴一寸金”?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做到的。

去过庐山营地的专题朋友,白鹿洞书院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元)新《唐才子传》著

(元)等人写了《宋史·朱熹传》。

罗永堂《庐山营讲义》

白鹿洞书院官网

中国最早的书院官方机构是什么?

当然还有各种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