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经世“从中调治”学术思想的内涵
“中”是指“中州”包括肝、胆、脾、胃四个脏腑。
徐经世先生提出的“中”概念内涵丰富,从位置上指“中州”,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中焦脾胃,而是指中焦的肝、胆、脾、胃四脏。脾胃位于中焦,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它们由膜相连,经脉相通,脏腑由表及里相互配合。脾胃相和,升降相关,燥湿相合,胃和水谷相和,是津液、祖气、渣滓出来的地方。精气全靠脾的运化。双方只有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消化和饮食,传递细微的食物,充分发挥支撑全身的目的。“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升则健,胃降则和”(《临床医案指南》)。所以脾胃健硕,盛衰相关,才能维持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的正常生理状态。脾为阴脏,阳为物用,脾和杨灿运化,故喜温燥,恶阴湿。胃为阳腑,由阴液滋养,而胃阴足可被吸收分解,故软燥。所以俗话说“土太湿,太阳就开始动;阳明干土,则阴安。脾喜燥,胃喜软,故也”(医案临床指南)。燥湿相合,脾胃功能正常,水谷饮食可以消化吸收。充足的胃液可以吸收分解的水谷,这为脾脏运输和吸收微妙的水谷提供了条件。润胃和脾燥的特点是相辅相成,相互协调的。
众所周知脾胃属于中焦,但肝胆究竟属于中焦还是下焦一直存在争议。自明清时期温病学兴起,三焦辨证理论体系建立以来,肝属下焦学说逐渐流行。其本义是指肝脏的病理变化往往发生在外感发热的后期,是三焦辨证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并不意味着肝脏的解剖部位在下焦。
徐经世先生认为,从解剖位置、临床诊断、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来看,肝胆应为中焦。原因如下:
从解剖位置看,三焦的位置在《内经》和《难经》中已有较长时间的描述。如灵枢营养生会所说:“中焦亦合于胃,上焦出后”,“下焦应出回肠,入膀胱而渗之”。《三十一难经》说:“中度焦者,胃不能上不能下。根据描述,中焦是指膈下、肚脐以上的上腹部,应包括脾胃、肝胆等脏腑。”《苏文金匮严阵》也说:“腹为阴,阴中之阳亦为肝。王冰注:“肝为阳脏,位于中焦,阳居阴中,故亦为阴中之阳。肝胆位于右侧,膈与脾胃相邻,为中焦。
从临床诊断来看,中医舌诊和脉诊也将肝胆归入中焦。比如舌诊分脏腑,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边属肝胆。比如“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以三焦划分,舌尖为上焦,舌中部为中焦,舌根为下焦。关于脉诊,苏文《精脉论》中的尺诊法将尺分为尺、中、上三部分,分别指出“中为附,左为待肝,内为待膈;待胃在右外,脾在内”;王叔和在《经脉·尊三关界·脉三主》中说:“关主击中要害”“左手关肝也是如此”;《医宗金鉴·四诊精要》中也有云:“左关待肝胆膈;右关待脾胃都说明肝属于中焦。
生理上,中焦具有消化、吸收、运化水谷之精,转化气血的功能,如灵枢营养生会所所言。所谓“如沤”,是指中焦的脾胃功能分解、运化水谷,进而生成气血。但中焦的生理功能是肝胆和脾胃的协同作用,重视脾胃而忽视肝胆在中焦的生理功能是片面的。胃主腐坏,脾主运化,肝胆主通便,分泌排泄胆汁帮助消化。肝胆与脾胃共居中焦,在生理上相互支持、相互制约,* * *完成了“中焦如沤”的生理功能。
从病理变化来看,肝、胆、脾、胃关系密切。《金匮要略·难经·脏腑病证》中说“见肝之病,知肝发脾,先健脾”,肝病多与脾胃有关,多体现在中焦。肝不泄气,不仅会导致局部气滞,还会影响中焦脾胃的功能,导致脾胃升降异常。肝气犯脾或肝气犯胃等证。相反,脾胃病常累及肝胆。如果脾胃湿热,肝胆蒸化,则见胁肋肿胀,口苦,或目黄。此外,肝藏血功能失调也会影响脾的控血功能,导致月经过多,甚至崩漏。所以肝病往往累及脾胃,导致气机不畅,影响饮食的消化吸收,或血液循环,导致中焦功能异常。
从功能上讲,“中”指的是“中心”,即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
肝、胆、脾、胃共居中州,中州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肝散脾运是中焦完成各项生理功能的基础。因为脾胃的运动依赖于肝胆之气,所以肝胆在调节人体气机升降、内外通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周学海《读医随笔》所说:“脏腑十二经脉的气化,都要肝胆之气的鼓舞,才可能实现。以肺之宣发,心主血,脾之运化,肾之气化为基础,又不乏肝气之枢,气机之畅。」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肝主疏泄。脾胃的运化功能依赖于肝气排泄的协调。比如唐荣川说:“木的性质主要是排泄,食物摄入胃中完全靠肝木之气来排泄,而水纹是转化。肝在脾的正常运化功能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脾的升清密切相关。肝刚脏,体阴,用阳。肝脏只有得到脾脏分布的细微水谷的滋养,止泻功能才能正常运行,不会过度止泻。如叶指出:“木能疏土,脾能凝滞。此外,脾健而有力,血活跃,控而有权,则肝藏。病理上,肝不疏泄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产生“肝脾不和”的病理表现,可见抑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腹泻便溏之症;肝血不足可因脾虚或脾不统血,气血生化被动,失血过多所致。因此,肝脾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胃是水谷之海,藏、腐、杀水谷,与脾同食,对消化饮食、摄取水谷精气,滋养全身有重要作用。胆囊掌管胆汁的储存和排泄,以帮助胃的脏腑分解水谷。胆和胃都要和谐健康,腑中的浊气要净化。胆系疾病可由利胆和脏腑功能不全或胆汁排泄受阻引起。过多的胆汁反流到胃里,长期下去会导致胃病或加重原有的胃病。所以,常见的胆汁性疾病都伴有胃部疾病。胆腑贮藏和排泄胆汁的功能与脾胃的盛衰密切相关。胆气的升降有利于脾胃的升降,而脾胃的升降是正常的,这样胆气就能适度升降排泄,胆汁就能排出体外。俗话说“土气相碰,肝随脾升,胆随胃降。”如果胆和胃的升降不协调,就会发生胆和胃的病变。
五脏百病皆可从其治。
徐经世先生认为中州气机失调导致杂病众多,应重视肝胆脾胃,调理气机,促进气血,平衡阴阳,使人体在新的基础上达到疏肝运脾的平衡状态。
五脏百病皆可从其治。脾胃在中焦,水谷的精气主要运化,必须依靠肝气的释放。肝气发达,脾胃升降适度,疾病才能调和,* * *才能做到“中焦如沤”。如果出现肝气不和、气机失调,可直接影响脾胃的运化。正如《血证论》所言:“木之性主要靠化气,气入胃完全靠肝木之气来化气,而水谷则化气。如果肝清阳不升,泄谷不能泄,必然出现渗满之证。脾胃与肝的关系,早在《金匮要略》中就已奠定:“夫未病先治者,能见肝之病,知肝先传脾,故肝病易病理传脾。因此,治脾可防肝传变,另一肝主疏泄,脾胃升降,在气机中相互影响。正常时与盛衰有关,异常时肝木太容易攻脾或胃。
肺居上焦,主气,而气血皆源于脾胃,故前人有“脾为气源”、“肺为气枢”之说。津液生于脾胃的精微水谷,必由脾运化至肺,而肺控制三交水道的调节,苏宣运化水液,二者共同完成津液的代谢。生理上,脾胃与肺的关系体现在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的关系上,病理上除了气的异常生成和水液代谢外,还有痰饮这一病理产物的相互作用。然而,由肺支配的气通常会由肝的枢轴释放。如果肝气郁结,气轴不调和,肺气不利,就会出现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正如《医学概论》所说:“我感到恐惧、忧虑和沮丧,我感到厌烦。喘息、喘息、气短、无痰声”是。”《苏文·经络辨证论》中说:“恐坠源于肝。《苏文客论》说:“肝咳嗽,咳嗽致胸胁下疼痛”,都揭示了气与肝轴不和,袭肺而致咳喘的机理。
专注于心,控血藏神。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血。与心脏一起,是气血生化的重要器官。心藏神,心神靠阴血滋养。因此,心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气血的生成和运行与心神的关系上。《血证脏腑病机论》说:“血之运行,靠脾。”病理上,若有心脏系统的疾病,加之脾胃受损,运化不健,产生水湿、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使血液循环不畅,心脉受阻,胸阳不发达,可出现心功能不全的各种病理表现,如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口唇发绀等。然而,血液的正常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气的正常表达依赖于气的顺利调节。如果肝气郁结,气机失调,就会导致气滞血瘀,往往会导致胸痹心痛。如果怒伤肝,气逆胜于心,就会出现心悸、怔忡,甚至晕厥。
肾为自然之本,阴阳水火之家,脾胃为后天之本。后天受自然支配,自然靠后天滋养。病理上,肾脏病治脾,常用养土、健脾、温肾之法。水虽然要靠肾阳的蒸发,但也和肝气的舒解有关。如果肝气不畅,气机失调,必然会影响肾和膀胱的气化,导致水液停滞,或水液泛滥之病。灵枢经络说,“肝足和厥阴之脉...是控制肝脏疾病的...并导致溺水。”苏文《大气论》说:“肝被阻...你不能小便。《难经十六难》云:“若假令得肝脉...这是很难封闭的淋证。都是肝衰竭导致肾、膀胱气化异常的证候机理。
情绪等其他疾病也可以“从其治之”。情志活动与脾的运动和肝的释放密切相关。情志活动以血(精)(物质基础)和气(功能基础)为基础,一切情志活动都是由气推动的。情绪异常对身体的影响还主要表现在干扰气血的正常运行。脾是后天之本,脾所运化的饮食所产生的气血之精,支撑和滋养其脏腑,是人体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肝喜解气,解气功能正常,气血调和。长期情志不舒,肝气不舒,会引起五脏气血失调。肝气郁结,肝脾不和。忧则伤脾,思则气滞,可导致气滞痰阻,也可因生化被动、气血不足而导致心脾两虚或心神丧失。
“从中调治”的学术思想为解决中医诸多疑难杂症提出了新的思路,不仅丰富了中医理论,而且对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