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渡鱼相关文章
你很难在地图上找到北渡这个地方。
但在江湖菜中,北大、北大鱼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
北都位于重庆市下辖的綦江县。綦江以前只知道产煤,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产品。后来让我再次想起綦江的,是1998的彩虹桥垮塌。
现在,北渡的鱼进了我的口,綦江加深了它在我脑海中的印象。
恩粉北渡鱼
1.从綦江到北渡,牧童指着兴化泉。
綦江距离重庆37公里,全程是高速公路,路况极佳。
透过窗户看着新雨的外景,万万没想到,一路上的风景竟如此美丽。障碍物重叠的群山依次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山雾在山腰盘旋,依稀看到山沟里的村屋。有的山上有成片的全松,在雄伟中迷人。本想停下来拍些风景照,可惜光线弱,打算在回来的路上再拍一张。
只用了30多分钟就到了綦江县城。只要看看街上,就很容易看到关于北渡鱼的餐厅。当地居民说,这里规模比较大的北渡鱼府有七合春和玉香春。一个货车司机知道我们是来采访北渡鱼的,很热情地说,北渡离县城只有16公里,过桥往右走,路况还不错。谢过师父后,我们继续穿越北方。
北渡是一个风景迷人的小镇。一座桥连接着北渡两岸,淇河从桥下流过。
我去过很多有河、有桥、有美食的小镇,比如泰安、秋溪、来凤、玉溪、江口、苏集...他们面前的北渡,既有相似之处,又有鲜明的区别。这里安静、干净,很少被污染。河面上既没有泥沙,也没有死猪死猫,回水处有渔民设置的岗哨。两岸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竹林,还有一望无际的青山,空旷的天空遥远而模糊。
让我很感兴趣的是,北渡桥是綦江和江津的分界点。这边是綦江县北渡乡,对面是江津县广兴镇所属的彭桥乡。桥未修前,以一渡口码头迎送,所谓北渡,即由此得名。彭桥虽属江津广兴,但离广兴20里,还不如一江之隔的北渡方便。就连綦江县离彭桥也比广兴近,只有14里地。所以彭桥人有时候觉得自己更像綦江人,或者干脆就是北渡人。以至于起源于彭桥的江湖菜被食客们冠以“北渡鱼”的名号,欣然接受,没有放弃理论。
北渡乡至今没有一家知名的北渡鱼庄。不过北渡人热情好客,有问必答,指路也不含糊。在綦江桥头,我问卖烟的人最早的北渡鱼庄在哪里。热心人指着对方说,在彭桥,老字号是齐和春,还有迎凤楼和玉香春。
那人的指引让我们走进了古诗词的意境:“请问餐厅在哪里?牧童指杏花。”
在彭桥路上,有很多打着北渡鱼招牌的鱼店,名字五花八门,但主题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最古老、最正宗、第一家。名字之争不用多说,早就有了,就像很多地方发明了江湖菜,大家都乱了。
在餐饮行业,地名和鱼名都不能作为注册商标,所以一个地名和鱼名合二为一的新菜品很难获得专属的法律保护。好在只要创始人不离开地方,不经商失败,当地政府会给创始人起个名字,证明谁是第一,谁最正宗。民间不玩指鹿为马的把戏,但用良心和正义说话。可惜,如果一个外地人路过这里,他有多少闲情逸致和精力先去调查谁是第一个?
4.在彭桥,我意外地遇到了村里的厨子。
在询问当地原住民谁是北渡鱼创始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户人家正在街上举行葬礼。
一个巨大的塑料布被放进一个棚子里,下面放着十几张桌子。村里的厨师和他的人正忙着他们的九碗,这是中国最简单的农村宴会。这种民间原生态美食活动很难遇到,我们当即决定先采访拍摄村里厨子的活动。
正当我们摆好相机准备拍照时,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走上前来,问我们是不是美食杂志的记者。其实他明知故问,因为他已经看到我们的t恤上印着“中国美食地理”的字样。我说我们来北渡采访北渡鱼的发明者。老人说他是北渡鱼的发明者,他的店就在附近,名叫迎凤楼。
我说,不是,有人说齐鹤春是北渡鱼的创始人。
老人有点激动,但很快就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他说:“好吧,我们先在这里采访吧。我是这家的亲戚。我会和寄宿家庭谈谈,以方便你的工作。面试完请到我店里来,好吗?”
记得一个月前,我们在四川洪雅古镇高庙采访。在那里,我们遇到了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当他被问到高庙什么时候最火的时候,他的回答让我们目瞪口呆。他说最热的一天是人死的时候,尤其是当地德高望重的人死了,比什么节日都热。因为去世,邻居、亲戚、朋友都会很好的聚在一起,大家可以一起专心交流。
原来,在城镇和乡村,人们往往把婚丧嫁娶视为一种简单的社会活动。它不像城里人那么注重形式和刻意的悲伤。即使死者的亲属还沉浸在悲痛中,他们也不会给那些在自己葬礼上猜来猜去、面带微笑的客人一个冷脸。今天我们看到办丧事的一家人,并没有干涉那些在丧棚里吵吵闹闹猜六次喝五次的人。
酒桌上我去找一个老大爷,让他带我们去村里厨子做饭的地方。老人热情地带我们去了隔壁家的厨房,那是村里厨子的操作间。厨房里有很多女的,问了才知道厨师是女的。还有四个厨师,都是女的。在厨师的指挥下,大家都在有条不紊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当一道菜做好重新包装后,帮助厨师的男男女女用一个长方形的浅木箱把它抬到殡仪棚里的餐桌上。据厨师说,他们将为这家人举行为期三天的盛宴。第一天他们中午会做26桌,晚上会做24桌,第二天中午会做30桌,晚上会做24桌,第三天中午会做15桌,但是晚上不会。菜品就是我们所说的九碗,即第一碗糖煮肉,两碗酒饭,三碗沙肉,四碗煮白,五碗骨煮或香煮(糯米揉炒,再切成小块蒸),六碗剁肉,七碗酥肉,八碗凉菜,九碗。
采访完村里的厨子,我们又去灵堂采访做事情的师傅,就是我们在港片里经常看到的那种跟木剑跳舞,扔纸钱,画符咒的那种人。有点难,因为他们觉得记者反对封建迷信,怕我们曝光。我花了很长时间从他们嘴里挤出牙膏来获取一些信息。这里做的是5人团队。领头的是颜,人们称他为“主坛”。颜竹潭做这种穿越死灵已经十几年了,这是他从父母那里学来的。他们的服装包括四川锣,四川鼓,钹,贝壳,刀,令牌和帽子。因为死者已经葬在这里,我们没有机会看到他们的现场做法,严竹潭又有顾虑,所以采访无法深入。
这时,一个男人从丧棚下走出来,脸因喝酒而通红。他大声对我们说:“记者朋友们,你们采访了厨师和主坛。为什么不采访龙极?”
我们不知所措:“你举个龙竿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周围的人都笑了。有人说:“抬龙竿的人,就是抬棺材去墓地的人。他们唱的歌很好听。”
丧棚里的一张方桌旁坐着八个精瘦的男人,个个都喝得满脸通红。他们是扛龙杆的人。在抬死人去墓地的路上,要边抬边唱。其中一个是主唱,其他人跟着唱,这样抬棺材才有力量。一个中等身材的男人说他是主唱,其他七个人跟着唱。大概是为了证明他说的是真的,那人唱了起来。我们还没听清他在唱什么,旁边的七个人就跟着唱了起来。
主唱声音洪亮,副歌部分气势磅礴。这八个人的歌把我们吓了一跳。我们没想到他们的合唱会如此震撼耳膜。
这些淳朴的男人在镜头前还是有点害羞,但声音始终保持着原汁原味的高亢,并没有因为害羞而对自己的声音打折扣。说实话,我以为他们最多唱几分钟,没想到这首歌四十分钟。虽然我很喜欢这种平时很难听到的民谣原生态声音,可惜的是,歌词我一个字都没听懂。但是我们尊重这些人。他们开始和结束。他们抬棺材去墓地的时候唱了很久,还不打折扣的为我们唱。这不仅是对我们的尊重,也是一种最朴素的人民职业精神。
[13]与吴的江湖恩怨,。
当我们到达盈丰大厦时,在殡仪棚里迎接我们的老吴曼·文超已经在店外准备了几把竹椅,等着我们去采访他。
那是25年前的事了
1980,江津市工商局向广兴发放副食餐饮集体许可证。当时,彭桥村的赤脚兽医吴文超自愿从乡镇拿到这个执照,每年管理费不到100元。他在渡口旁的路边开了个小店,卖副食和小吃,取名“彭桥路十字食品店”。店名很简单,招牌也相应的很简单。它是用两块木头加上一块方形的牛毛毡做成的,黑底白字,也很醒目。很快,吴文超发现路人很多,便在小吃中加入了家常菜和野生河鱼,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
当时的淇河没有污染,野生鱼类种类和数量很多,有草鱼、鲶鱼、鲤鱼、鲫鱼、黄椒丁,还有当时珍贵的上翘壳(这是一种非常好吃的鱼,头尖如鼠,鳞薄如鲢鱼)。第一次做鱼的时候,吴文超遵循了最传统的方法:红烧全鱼,家常风味和豆瓣风味,都是咸辣的。然而,疲惫的长途汽车司机要求更刺激的口味,所以吴文超推出了麻辣鱼和典型的江湖菜。有趣的是,吴并没有就此罢休。大部分江湖酒楼都要坚持主打风味至少五年,才会推出其他风味,逐渐形成系列。但是吴文超觉得一开始就应该有更多的口味供食客选择。除了家常鱼、豆瓣鱼、麻辣鱼,他还坚持做瓦子鱼、脆皮鱼、豆腐鱼等传统风味。
食客越来越多。心里乐开了花的吴文超做了一件简单的事:他爬上梯子,在“彭桥路餐馆”几个字旁边的空白处,加了一个大大的“鱼”字。谁能想到,就是这个简单的举动,奠定了20多年江湖中“北大屿”的地位?直到1989,吴文超建了新大楼,他的儿子吴卫星才取了“迎风楼”这个名字,现在听起来很畅快。
1984在邹外自己琢磨酸菜鱼。1988年,他引进了番茄鱼。到现在,他家的北渡鱼以麻辣、酸菜、番茄为主,可以吃三次,也就是一条鱼(重量必须达到两公斤以上)。这与大多数江湖菜的独特风味风格如此不同,以至于当我第一次看到武文加班时,我惊讶于他递给我一张名片的方式,上面有一串鱼——甚至是太安鱼。吴文超说,只要食客想吃,他都能做到。但我想,谁会来彭桥吃太安鱼呢?
至于“北渡鱼”这个名字,吴父子都说是在1983被食客叫出来的。主要是长途汽车司机,他们经常说:“我们去北渡吃北渡鱼吧。”而彭桥人也觉得没什么不妥。除了彭桥人的自我意识,大家都觉得既然是鱼,那“渡”字就比“桥”好,让人想起了重庆著名的码头文化。“北渡鱼”绝对比“彭桥鱼”响亮。所以彭桥所有卖鱼的都只争谁第一,没有人来撇清北渡和彭桥之间的名字。——这与秋溪和鱼溪的领土争端大相径庭。在希尔,人们不仅要争夺商店,还要争夺土地。
回忆起1986到1998北渡的鱼景,吴文超的眼睛闪闪发光。他说,当时有20多个渔民给他提供鲜鱼。每天都有20多艘渔船停泊在他迎风楼后面的北渡河边,那些渔民也和他签订了“生死”合同,争夺货源。
我问,为什么当时北渡鱼生意火爆,今天却没人来吃鱼?吴摇摇头说:“北渡是川、渝、黔必经之地。以前川渝到贵州的车,贵州到四川的车都要经过北渡。我做的鱼很好吃,种类很多,豆鱼,脆皮鱼,麻辣鱼,酸菜鱼,番茄鱼,水煮鱼。每一条鱼都很好吃,用的都是北渡河新打捞上来的野生鱼,所以生意很好。但在1998,綦江彩虹桥垮塌时,贵州境内高速公路通车。这里老川黔路上来往的车很少,生意一落千丈。”
至于我们的提议,这里家家户户都挂着“第一北大鱼”或者“正宗北大鱼”“老北大鱼”的牌子,而“第一家”的牌子没有习俗是不能挂在盈丰楼的。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老人有点激动:“别人也没办法拿我怎么样,但是有一个叫齐和春的。”说到这里,老人义愤填膺,起身去了自己的卧室,带回一张写满字的纸给我们看。那是一份来自湘商的证明,上面写着盈丰楼是真迹...
吴硕,1982,他的邻居、长辈吴看到他的鱼馆生意红火,就向乡上提出愿意出管理费,和他一起用一个证照。乡镇同意后,将执照一分为二:作为1店,吴作为第二家店。比吴年长的是,但他的资历较低。吴靠做手工糖果起家,并没有赚到多少钱,所以他跟着学做鱼。1983,吴的餐厅开业了。因为店前建了一个圆门,所以叫“圆门食品店”。(第二年,我改了个雅号:齐鹤春。这是后话。开业后,吴超常发挥去帮忙,不仅偶尔帮对方夹菜、拿钱,还互相教对方怎么做鱼。所谓“授人以鱼,不授人以渔”。此后,二武在彭桥一直发号施令,使得北渡鱼生意兴隆。当地人看到外面停着吃鱼的人和车排起了长队,都很羡慕,也纷纷穿墙开店卖鱼。
1991二月,迎风楼和齐鹤春双双由集体转为私人。按说两家生意都不错,应该相安无事。不料江湖惊涛骇浪,地声雷动。20世纪90年代的一天,吴文超的一个朋友应邀去七和春吃鱼。席间,吴向来宾们展示了一份彭桥镇的历史,上面清楚地写着他是北渡鱼的创始人。这位朋友很惊讶,饭后告诉了吴文超这件事。吴文超更不怠慢,立即去乡上理论,准备大闹一场。原来这个乡镇的历史刚刚印出来,还没有发行。因为这件事涉及到吴,我先给了他一本样书。根据向的解释,这一段是吴的老师写的。后来,在吴文超的要求下,经过一番调查,乡上承认该书不实,这部印了几千册的乡史的出版被取消了。
“何武文蓉在1983开店,我在1980开店。1983,我在炉子上手把手教他做鱼,他开店的时候我给他钱付伙食费。他怎么可能是北渡第一鱼?如果吴敢说他是北渡鱼的创始人,我是第一个冒充的,那一定是骗人的。我为我所说的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说完,吴文超在我们的采访本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以证明他说的是实话。
吴文超已经72岁了,现在他已经退休,过着悠闲的生活。他不再铲到锅旁边的厨房。他膝下有一子两女。儿子在重庆南坪开店,两个女儿曾经在德阳开店。因为一些原因,德阳店短短一年亏损90多万,已经关门。现在,老人拥有8家直营店,16家加盟店,遍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山西、陕西、浙江。
离开彭桥之前,我们特意去了北渡桥拍了风景照。这时来了一个年轻人,让我们去采访玉香春。他说玉香春是北渡第一家鱼店。没想到,他说这话的时候,来了一个老村民。他打断年轻人的话:“谁说玉香春是第一个?连齐鹤春都不行,更别说玉香春了!北都第一家鱼店是吴文超!我对此一无所知!”
年轻人有点生气,和老人吵了起来。头脑简单的老人在和年轻人的争论中把嗓门提得很高,脖子上的血都鼓起来了。我们劝他们吵架,以免他们因此而生气。
最遗憾的是,吴几次联系不上,许多疑点无法得到证实。
4.北渡鱼的衰落:红嘴鲤的故事
北渡鱼最火的那几年,从1986到1988,綦江城区和彭桥乡有几十家餐馆,其中彭桥最壮观:从镇尾的小河坪到桥口的闸坝一带,路边小店和北渡鱼很多。大部分食客都是司机。210国道通往贵州、广州、广西,是通往北海的海上要道。那些年,司机工作辛苦,但收入不低。除此之外,还经常有业主那边的买家,时不时被更有钱的买家请去吃喝。为了和老店竞争,一些后起之秀的鱼庄从司机身上动起了脑筋。这些店铺大多集中在街道的尽头,店铺前还放置了一些长椅,让一些穿着红绿相间的“女士”坐在上面等待过往车辆。他们一旦来了,就会以招揽生意为名,起身阻拦。司机们没想到会有酒相伴,于是高高兴兴地落座。饭后,这位女士暗示他们可以上楼“休息”。总有司机忍受不了旅途的孤独,必然会以极高的餐费为代价“休息”。没关系,但我不想有一天,一个司机上去后刚想“休息”的时候,老板和那个男的破门而入,说他调戏了老板的女朋友。于是,打架,持刀,杀人,但外地司机不是小河里的平头百姓的对手,都准备好了,锄头,扁担,钢管。有一次,綦江电厂来了一车人打,也没打成。北渡鱼开始有了黑店的名号,过往的车都知道车不能停在小河坪。
据说黑店是从来凤鱼之乡璧山县来凤镇起家的。很多跟风的来凤鱼庄都在镇头镇的尽头,强行拦车就餐。因为口红很厚,那些被老板吸引的女士都被称为“红嘴鲤鱼”。如果老板对你说:你吃红嘴鲤鱼吗,都是782两一斤?意思是:这里的女士都是十七八岁。来凤和北渡都产鱼,也就产生了这种让正规鱼庄感到悲哀的奇怪情况。
司机停了下来,但女士们在老板的指挥下主动出击。如果你不停止,我会停止。他们分三路:先在车前拦下几个人,然后在右车窗旁边的踏板上站两个人,在左车窗上挂两个人,用手抓住方向盘。终于有一天,一个司机按响了喇叭,他的心划着十字,眼睛闭着。我不相信你真的不会放手...还有一次,彭家湾小河沟的桥上,几个小姐把车吊起来,强行动方向盘,车翻进了沟里...
死了很多人,黑店老板的报应终于来了。随着几个领导成为法律的牺牲品,那些黑店消失了。但是,北渡鱼的名声一时半会儿很难摆脱。
从重庆去綦江的那天早上,我们准备过南坪收费站上渝黔高速的时候,发现车里没多少油了,就问收费员哪里可以加油,回答说前方14公里的南泉可以加油。到了南泉后发现南泉加油站不在高速公路边上,要出高速才能加油,导致我们在重庆多交了15块路桥费。加油站的人说,渝黔高速重庆段没有加油站。在此提醒自驾的朋友,如果沿渝黔高速行驶,最好在进入南坪收费站前加满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