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河新区规划建设的116 km道路在哪里?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关于印发临沂沂河新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临沂沂河新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临沂市人民政府,省有关部门:
《临沂沂河新区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临沂沂河新区规划面积496平方公里。四至范围:束河与相公街、凤凰岭街、太平街以东,分宜河以南,伊河与白沙埠镇以西,205国道以北。空间范围包括芝麻墩街、朝阳街、梅埠街、九曲街、太平街、凤凰岭街、相公街、兰山区白沙埠镇。
二、临沂沂河新区建设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科学把握发展新阶段,牢固践行新发展理念,把服务融入发展新格局,加快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加快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局面,加快完善协调发展新机制, 加快建设绿色美丽新家园,建设连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桥头堡、鲁南示范引领区和产城深度融合的综合实验区。
三、临沂沂河新区应按照“一个平台、一个主体、一套班子、多块牌子”的体制架构,依法组建新区管委会。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应当遵循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严格控制总量。
四、临沂市政府要履行好新区建设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分工,完善推进机制,创新发展模式,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临沂沂河新区要主动作为,努力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全力推动重大改革创新和建设发展任务的落实。
五、请省有关部门结合职能分工,加强对临沂沂河新区发展的指导,并在政策落实、项目布局、资金安排、制度创新、开放合作、试点示范、机构设置、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省发改委将会同省直有关部门研究起草支持省级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六、省发展改革委将牵头跟踪分析《临沂沂河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并适时开展评估。定期召开省级新区建设现场推进会,总结工作经验,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大问题提交省级新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研究。
临沂沂河新区发展规划。pdf(点击查看)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 65438+2月28日。
临沂沂河新区发展规划。pdf(扫描视图)
规划范围
东至束河及相公街、凤凰岭街、太平街东界,南至蜀水道,西至伊河、白沙埠镇西界,北至205国道,包括河东区的芝麻墩街、朝阳街、梅埠街、九曲街、太平街、凤凰岭街、相公街、白沙埠镇等8个镇街,面积约496平方公里。起步区西起伊河,东至东外环,北至新市铁路,南至金盛路,包括芝麻墩街、河东区凤凰岭街和部分朝阳街,面积99平方公里。
战略定位
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战略桥头堡。发挥区域优势,以交通、产业、科技、人才合作为重点,融入长三角,加强产业链招商,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更大力度吸引长三角区域创新和服务功能集聚。以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产业转移为重点,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建设长三角农产品供给示范基地,培育长三角旅游知名目的地,建设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
鲁南跨越发展示范引领区。围绕高质量发展,优化经济战略布局,促进人口、产业、资源合理布局和集聚。坚持实体经济,着力做强智能制造和现代物流两大产业集群,整体推进产业基地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全面优化产业生态,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激发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金融科技新动能,打造鲁南经济圈科技创新源头、产业发展新高地和转型发展示范区,引领鲁南经济圈跨越式发展。
产城深度融合综合实验区。加强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强调以产兴市、以城促产,统筹人、产、城三要素,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建立健全适合产城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相协调,建设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城市副中心, 职住平衡、宜居宜商,建设国内领先的产城深度融合综合实验区。
总平面
综合考虑新区的现状条件、目标定位和未来潜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规划新区形成“一带两轴七组团”的总体布局。
带引领:充分发挥伊河对发展的引领作用,推动伊河两岸配套河流发展,打造以水城为依托的综合发展带。沿伊河集中商业金融、商务办公、高端生活居住等功能区,规划一批生活性、生产性服务中心,加强城市功能深度拓展,为新区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动力支撑。合理控制沿河界面城市建设强度和密度,加强滨河开放空间和滨水活力空间建设。北接沂南、沂水,南接罗庄、郯城、苏北,打造生态涵养、旅游休闲、乡村振兴的综合发展区。
两轴串联:发挥北京路、华夏路对内联系、对外沟通的作用,促进产城融合,打造连接东西的两条发展轴。(1)依托北京路,串联九曲区、智能硬件产业园、相公科技园,打造新区科技走廊。向西链接西部新城、临沂大学城、应用科学城,向东链接临港钢铁基地、日照港,集聚沿线创新资源,促进创新要素集聚,打造临沂高水平创新服务协同发展轴。(2)依托华夏路,串联沿线功能园区,打造新区高端产业发展轴。西连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连连云港,打造陆海、区域合作的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轴。
集群布局:依托伊河综合开发区,结合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向北部和东部辐射扩展,规划布局特色产业创新集群。
(1)高铁物流园。依托高铁枢纽,建设高铁物流园区,重点发展高铁智慧物流产业。
(2)智能硬件产业园。依托现有产业条件,重点发展五金机械、建材等产业。
(3)相公科技园。依托相公科创城,建设集金融科技、科技研发、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科技研发基地。
(4)空港经济园区。依托祁阳国际机场,建设航空物流中心,重点发展以航空经济为主导的多式联运服务和航空配套产业的现代物流业。
(5)临沂综合保税区。重点发展保税加工、保税仓储和保税物流,打造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6)经济发展工业园。围绕产业链建设,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
(7)束河文化休闲公园。加强沭河西岸城市建设与生态休闲协调发展,以沭河西岸养老社区和青少年科普基地为依托,建设集养生保健体验、科普教育、亲子体验、田园观光为一体的滨江特色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