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历史上关于道教的资料
道教也把老子当作道的化身,在道教产生之前就有了。东晋汉明帝、张地之际,益州知府斧王题写《老子圣母碑》,说:“老子是个道士。其生于无形之前,始于始之前,行于之元,浮于六虚之中,出入幽明,观杂浊之别,见清浊之别”,合老子与道为一。道教继续发展这一思想。
《太平经》上说:“我是道的大圣,也是你的老师。你要感觉到了,就随党而变,成功了就隐居。无家可归的生活总是无处不在。它不在那里,它是无限的。极其无限,极其神秘。太神秘的也是太宗的资本。老子都在这里了,要化十方。不管有没有精彩的应用,都应该是层出不穷的,.....刘洲的六虚,三界的开悟,世间的法,世间的无为,这些都是要追究的。”为(或为张鲁)流传的《老二注》也把老子视为道的化身,说“一个是道”,“一个散成齐,一个聚成大老先生”。后来混元皇帝的圣旨也说:“我是老先生,此为道之化身,元气之祖,天地之根。”于是老子和陶被神化为众生所信的神。道是天地万物之源,所以作为道的化身,“太上老君”就成了“混沌之祖,天地之父母,阴阳之主,万神之帝”。这说明哲学家老子和哲学范畴“道”在道教中已经被神化为天神。所以信道也变成了信仰上帝,崇拜老子,也就是崇拜上帝。修仙思想是道教的核心,道教的教义和修行都围绕着这个核心。道教的命名也与其基本信仰密切相关。可见,道教是道教最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道家哲学是其理论基础之一。在谈到道教的起源和目的时,舒威《史记》说:“道教的起源来自老子,道法自明,生于自然,以充实诸种。在玉京,他是神王的教派;我是飞仙之主。千变万化,有德而无德,随着感应,痕迹无常。.....为教,以咸除恶劳,洗心雪,积树功德,增德乃至白日升天,长生于世。”这里所说的道教是指道教。正是因为道教的形成和发展,与道家老子有着不解之缘,所以人们常常把道教称为道教。
先秦时期的道家,后来演变为黄老之学。黄老的这种认识,主要是以道家的静养生、无为而治为主,但又吸收了阴阳家、儒家、墨家、名教、法家的一些内容。它不完全是先秦时期的一种道教,而是一种新的道教,叫做黄老术。后来黄老的养生之术演变成了道教的做法,为黄老之术服务的黄老家族就是道教的前身。司马谈在《六经要论》中,曾这样评价道家:“道家使人专一,动而无形,供养即一切。”也是一种技能。因阴阳大和,采儒墨之善,总结名法之要,与时俱进,顺应事物之变,立俗而为事,而不为宜。参照协议很容易操作,少做更有效。”他所说的道家,是指道教的新道家。司马谈的这一观点被东晋道士葛洪采纳。
葛洪以司马谈的观点为基础,从神仙道教的基本立场出发,阐述了他的道教以儒为本,道教优于儒的思想。他认为道教的教义“应以整体的朴素为基础,保持真源”,主张“兼收儒墨之善,常重法名”,吸收各家之长,构建了他的神仙道教理论体系。[14]在修养方法上,他还主张“养生之道,内为爱惜健康,外为与世为和,治身长养,治国平天下。”用六经训俗,用秘方教知己。要少留,就要停下来帮忙,要提升,就要轻装上阵。这是⒄“外儒内道”双重人格和儒道双重修养的本质表现,也是上层贵族神仙道教的显著特征。
其次,道教还借鉴了儒家伦理。这个礼教的核心是“三纲五常”,这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道德规范。
这种伦理思想是儒道两家继承和发展的。虽然道教书籍中很少提到三纲五常的名字,但宣扬这种伦理思想是相当厉害的;在宣扬这些伦理道德时,往往与其长生不老的理念相结合,以“神”的力量驱使人们去追随,更容易发挥其维护封建社会伦理道德和秩序的特殊作用。荀子的《礼记》提出了“礼记三书”的学说,认为“天地为生命之本;祖先是阶级的基础;君与师是治国之本。
无天地,恶命?无祖,邪出?无君无恶不作?三者偏死,不得安宁。因此,礼,事天,事地,敬祖而长石军,也是第三礼。“董仲舒认为‘王道三纲可以从天而求’,⒅把三纲五常视为理所当然。”《太平经》借鉴了这些思想,提出“人也是天地之子,子之所以称为不孝之子,是因为他无心供养天地。”又说:
“子不孝,弟子不顺,臣不忠,万罪不赦。使天甚病,地甚恶,以为是大事,以为是大咎。”鬼神什么都不是,所以是最坏的。"他还说:"儿子不孝,不能尽力赡养亲人;弟子不顺,不能尽力修师道;如果我不忠,我无法尽力* * *我的丈夫,所以我不擅长,我无法摆脱指控。“天地恨之,鬼神害之,人* *恨之,但死了还是要对地下负责。都叫三走不好的儿子。”9.《太平经》不仅继承了儒家的旨趣,宣扬天地君父师信仰的重要性,而且还首次将“天地君父师”融为一体,这在当时的儒家经典中是没有的,这也是社会上“天地君亲师”信仰的由来,影响尤为深远。郑义的《法纪法纪石天教》也说:要修行佛法的人,必须“忠臣、孝子、忠夫、节妻、敬兄、顺弟,无二心。”特别强调“师者不可不敬,亲者不可不孝,君子不可不忠,而...仁义缺一不可。”太上洞玄灵宝智罪上品大诫中,包含了许多封建礼教和儒家的道德规范。上面写着:“与人交谈,有益于国家;如果你和你父亲说话,你会善待你的儿子;你和别人说话,你就会爱别人;如果你和你的兄弟说话,你会坚持到底;与人和大臣交谈,便是对国王的忠诚;你若与人子说话,就是孝顺亲人;和别人交朋友,就会相信交朋友;如果你和一个女人说话,你会对你的丈夫忠诚;如果你与别人交谈,你将与房间和谐相处;”...如果你和女仆说话,你会很小心。“这样,处理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道德规范就都讲了,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由“忠”、“孝”、“善”、“爱”、“利”、“和”、“节”、“信”、“慎”等道德规范来调整的。
先秦时期的儒学,到了西汉时期变成了董仲舒。董仲舒以“天人之感”为核心的崇天神学以及随之而来的占卜神学被道教直接吸收,成为道教的重要来源。例如,《河图·纪明赋》说:
“天地有一个司神,以人们罪行的严重程度来夺取他们的纪律。.....人有三个身体。三尸是物,属鬼神。为了让人早死,这具尸体应该算是鬼,它会沉迷示威,吃人。在刘佳的每一个贫穷的日子,对走在通往天堂路上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罪恶。大则夺纪,小则计。”所以求仙者,先去三尸,所以心平气和无欲,心平气和,积德行善。吃药成仙是有好处的。“这种神秘的东西,几乎原封不动地为后来的道教所吸收,并发挥。其他的,比如“少室山有玉霜,使你长生不老”;昆仑山是神仙聚集地;西王母是赐仙经书,指导修道的神;黄帝原本是北斗黄神。他即位后是“一个修德,仁者”,最后乘龙上了天;五山四海和人的耳朵、眼睛、鼻子、牙齿、头发都有自己的神;以及占星预示吉凶的理论和招神瓦解鬼怪的技术等等,都是方便道教使用的材料。
此外,《易经》和阴阳五行思想对道教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东汉时期的《太平经》是“以阴阳五行为家”,而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则是假借《周易》的玄学思想探讨修仙方法,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被称为“千古单晶之王”。此后,又有不少道家学者用易学阴阳五行的思想来阐述道教的内外炼丹。
道家也吸收了墨家。章太炎先生早就指出,道家思想“源于墨家,源远流长。”⒇墨子主张尊晨鬼,这显然是道家吸收的,这方面就不用解释了。此外,墨子从小生产者的立场出发,主张自力更生,互惠互利。墨子在乐飞提出“恃力而生,不畏力而不生”。在《天志》下,他也反对“不去得其所”。《太平经》也强调“人人有自己的温饱”,反对“以武取人”。墨子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互惠互利”的原则。商贤之下,也认为“至德之道”就是“有权势的人有病助人,有钱的人愿与人分享,有智慧的人劝教人”。这样才能“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相反,他在《尚同》中说,如果“你有余力,可以不努力;腐朽的剩余财富无法分割;藏善不相教”会让“天下大乱,若禽兽自然”。《太平经》也强调这种人与人之间互助互利的思想,主张有财产的人要“乐于助人”,“扶危济困”。它认为,天地之间的一切财产都是由“天地和合之气”而生的,应该属于公众,不应该由私人个人垄断。那个“这个财产是天地的,是用* * *养人的。但是,这一家子遇到它的聚集地,往往比谷仓里的老鼠还饱。这个谷仓里的小米不是老鼠独有的。少(小)钱(指皇帝私人金库)不是只给一个人的;如果有缺点,就要从中吸取教训。”愚者无知,以为最后应该归自己所有。我不知道如果NINEONE的尸(户)输了,他们都会得到衣食。还叫:“如果你积累了数十亿美元,却拒绝救助穷人,使人们死于饥饿和寒冷,你就不会受到惩罚。”有道德的人也要用道德去教导别人,否则也会犯下“不可磨灭”的滔天罪行。认为“人若积累无限知识,不肯教人开悟求生,必不受罚。”……
如果一个人积累了无限的美德,却拒绝教导别人保持美德,培养自己的本性,他的罪就不会被消除。也反对“智者”欺负“愚者”,“强者”欺负“弱者”,“少数人”欺负“老年人”。说“多点智慧,反对欺凌;或强者,反对欺凌弱者;
或者来世,反对欺负老人,都是逆,所以上帝会很快保佑的。这是什么?但是,智者要养育愚者,欺骗愚者,与愚者为敌;强者应该支持弱者,弱者应该被欺负,被反抗。当年轻一代是老人的时候,他们会被欺负,会反抗。不像天心,事后必有猛料。《太平经》中的这些思想显然是对墨子相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道教的一些成仙术和变术也是依靠墨子的。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元兰》记载了《墨子仙丹法》、《墨子五行》,说“用药之法,符能使人飞上飞下,无所遁形。”《神仙传》还记载,孙波和冯衡都住在墨子里。孙波的“治墨子之术,可使草、木、金、石皆为火焰,亦可使身为火,吐火于口中”;冯衡从小学习道教,有一篇文章叫《墨子隐身法》。葛洪还在《神仙传》中列举了墨子,说他外治经典,内修佛法,深思道家,幻想神仙,然后被一个神人赐书,是“一个俗世神仙”。可见墨子在道教信仰中的吸引力不小。
在道教产生的过程中,不仅吸收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古代文化思想,还吸收了传统的鬼神观念和古代的宗教思想和巫术。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崇拜太阳、月亮、星星、河流、山脉和祖先,将其视为神,并向其献祭和祈祷,从而逐渐形成了神、地、人和鬼的体系。道教继承了这种鬼神观念,将这一体系中的许多神都视为道教神的一部分。古代殷人相信占卜可以定疑,断吉凶;巫师可以与鬼神交流,依靠巫术为人们祈福。这种巫术也被道教吸收和继承。
道教也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神仙思想和巫术。早在《庄子》、《楚辞》中,就有很多关于神仙思想的评论。后来在焉耆和荆楚等地,出现了崇尚长生不老的神奇。这种长生不老的魔法理论原本是不成体系的。后来这些方士又用战国齐人邹衍提出的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从而形成了所谓的神仙家,即方仙道。秦煌和吴晗对此都是“不甘心”的,他们求之“如畏佛”,以至于有那么多人说自己被禁,可以长生不老,不可数。传说宋无极、郑伯乔等鼓吹方仙道的人,都向往神仙,“形溶而销,视鬼神”。之后,神仙的神仙信仰和炼丹术被道教继承,神仙炼丹术演变为道教修行,神仙方士逐渐演变为道士。
可见,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血肉联系,它的产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结果。但是,从孕育到最终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渐进演变过程。早在战国末期,主张长生不老的所谓方仙道逐渐兴起。西汉末年,由于占卜神学的盛行,黄老学向宗教方向发展,于是出现了黄老学与方仙道合二为一的所谓黄劳道。这些都可以算是道教的胚胎。但仍属于类似的宗教信仰,尚未正式形成宗教组织。其从业者一般称为方士,而不称为道士。到了汉初,方士也被称为道士。《汉书·王莽传》说:“先是大将魏涉事,有成就的道士西门俊辉,酷爱天文预言,为涉事的失星扫宫,刘之名也复得。相信他说的话。”这个鼓吹王参与反王莽叛乱的西门俊辉,在桓谭《新惑论》中仍被称为方士。据《后汉书传》记载,也是一位道士在鼓动制造对汉光武帝的叛乱:“当初他神通广大,有道士说冯是天子,把一袋彩石包在富贵的肘云中:‘石中有玉玺’。”信则反之。《后汉书·徐曼传》载:“徐曼...君爷爷,...遇见了张居君道士,写了《林逸》,从此流传于世。”《后汉书·五伦传》说,五伦“以为其仕途久不达,故改名王,携盐往返太原、上党,却为粪而去,成了道士”。这个第五伦看起来并不像是基督教的炼丹师,但由于他在民间隐姓埋名,热心于服务大众的公共卫生事业,经常为他们清理垃圾,受到人们的尊敬,人们认为他是道士,所以称他为道士。说明道士这个名字在当时是为百姓所熟知的,被视为一种尊称。当时民间不仅有个别的道教活动,而且有近乎组织化的活动。如《后汉书·马援传》说:“初人涉魏易,谤神也。有数百名弟子坐下来接受惩罚。后来他的弟子李广等宣称‘长生不老’迷惑百姓。十七年(指汉光武帝建武十七年,公元41),他* * *结集为徒,攻打皖城,杀了皖侯,自称‘南岳大师’。”同书《臧宫传》说:“十九年(43),妖巫弟子陈山、傅真,又聚在一起,进前武城,劫官,自称将军。"同一本书《黄帝纪》也叫:简佩筠二年(148). "冬十月,长平的陈静自称‘黄帝之子’,被任命为官属,南屯的关伯也被称为‘真人’,拍下调兵遣将的画面,学着惩罚。“从这些起义的组织者信奉‘神化不死’,自称‘南越王’、‘黄帝之子’、‘真人’,封建史官称之为‘妖魔鬼怪’来看,说明当时民间存在着类似道教的组织。
道家哲学
道教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学派之一。道教的起源很早。相传轩辕黄帝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般来说,公认老子是春秋时期建立道教的第一人,老子在其著作《老子》(道德经)中有详细阐述。
道教的其他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教崇尚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称黄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支配宇宙一切运动的规律。老子曾在著作中说:“物和而生,自然而生。小哈!多难得啊!独立不变,可以天地之母。不知其名,说是强名”(《老子》第二十五章)。
西汉初年,汉文帝和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的暴政中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化场景的规则。后来儒生董仲舒向汉武帝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被后来的皇帝采纳。道教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虽然道教没有被官方采纳,但它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宋明理学是在融合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道教思想后来被张鲁的《五米豆道》等宗教吸收,演变为中国重要的宗教之一——道教。魏晋风流在谈玄学时更注重炼丹术。所以道家和道教经常混淆。
基本概念
道家哲学首先摆脱了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切入天道运行的原理,发展了以自然义和中和义为主体的“道”的哲学。天的运行有其自然原理,道的哲学就是要理解这个原理内涵,从而提出一个活泼舒适的世界空间。道家哲学通过对这种世界运行秩序的无限和执着的理解,发展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对象,生活在其中的人应该有自己独立和自我存在的自由,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束缚。道家哲学基本上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只是对社会责任的态度不是先存在,而是可以有一种更尊重人的自主性的态度和存在取向。
道教重视人性的自由和解放。解放一方面是人的知识和能力的解放,一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学习越来越差”、“这也是对与错”的认知原则,后者提出了“谦”、“弱”、“柔”、“禅”、“化蝶”的处世之道来面对世界。
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积极的,因为社会只是上天的一个过程,本身不是目的。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所以基本上不需要提出一套决定性的社会理想,因为天道的变化本身并不具有是非善恶的绝对表现,所以道家更多强调的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则,而这种智慧在任何历史情境下都必须是有效的生存之道。也正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注重自身的发展规范,而是强调应对的智慧,有利于人们修身养性的需要,所以汉初黄老的治疗有了实验性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在经历了数千年对以儒家为基础的官方文化的挫败后,中国文人也可以拥有广阔的心灵世界来顺利生活。
重要哲学家的思想
道教的理论是以老子为基础的。老子的《道德经》有五千字,字字珠玑。该书广泛论述了道的形而上意义和人生智慧,提出了自然宇宙的起源理论,即由事物组成,独立存在。还提出了世界存在和运行的原则是“逆道而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类来说,应该学习的是处理世界的智慧,所以老子。但重点是保护我们的健康,而不是创造文明。可以说,他以一套基于智慧的社会哲学和理论来应对混乱的世界局势,并不打算在社会上创造一种新气象,因为那些都不是道路的根基。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最重要的道家理论开创者,道家哲学基本上就是老子和庄子。庄子的道学与旧派的不同之处在于,庄子更细致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的开拓能力,包括智慧、认知能力、体力等。庄子也站在天道自然的命题基础上,从人的修养出发,提出了处理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方式。庄子书中的七部著作,是他从世界观到知识论到功夫论到社会哲学的理论。
列子生于战国时期。现存《列子》八篇,为东晋张展所撰。一般认为这本书反映了战国至魏晋时期的思想。《列子》以道家思想为基础,改革了道家思想中无为的人生观,强调人在自然界中的积极作用,认为人的最佳生存状态是不畏天,不畏天。
王弼生于三国时期。当汉代经学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尽头,社会政治已经处于动荡和不公正的境地,知识分子转向了玄言的氛围。王弼以其对老子哲学的深刻理解,注释老子《道德经》,强调体用之别,既发扬了旧学派的释经精神,又以此原理注释《易经》,甚至从汉代改之。
郭襄,西晋人,以《庄子注》闻名。他主张“个体化”理论是从高度抽象思维发展而来的形而上学概念理论。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在偶然的“玄明”境界中诞生的,所以他提倡一种顺应万物境遇的精神,平等地尊重每一个生命。
开发期
道教的起源应该是一个古老的隐士传统。当然,也有学者说老子是清宫守护者。总之,道教的起源绝不是社会政治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世界局势,认真思考宇宙的真实图景,用高度抽象、没有意识形态的执着语言,描述天道和人事变化的规律,属于原理研究的层次。先秦老子、庄子的两个儿子在编撰《道家思想纲领》时,道家玄学思想的深度立即影响了儒家、法家的玄学思想。儒家的《易传》和韩非子的《解老》都是在其理论基础上的新理论。但就社会政治的实际影响而言,老子的理论直到汉初实行黄老之治后才得到正式检验,因为当春秋战国秦楚汉社会战争结束后,人们终于发现了争权夺利的危害和休养生息的重要性,于是重视了老学原理的政治哲学观。西汉强盛,诸王开始大喜,连年战乱又起,时代风气又变,然后又腐败。当魏晋之谈开始时,道家哲学又开始有了生命力。言和、王弼开创了庄学诠释学的先河,王弼深入道家,以简洁有力的诠释学著作对其进行理论阐释,项修、郭象发展了庄学诠释学。魏晋以后,道家思想并没有再现鲜明的创作传统,但道家思想的逻辑路径却变成了道家、易学、儒家思想创作的重要灵感,尤其是源于庄子的气化世界观,得到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发展。同时,佛教的传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以道教的智慧原理来表现的,这一时期被称为“格义佛教”时期。
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和儒家一样重要,只是政治思想不同而已。道家理论能力的深度和辩证性为中国哲学的所有其他传统提供了创造性的源泉。至于道家文化对中国的艺术、绘画、文学、雕塑等方面的影响,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即使说中国艺术的表现是道家艺术的表现,也不为过。当然,道家哲学也为中国的政治活动提供了一个灵活的空间,使中国的知识分子不会因为强烈的儒家政治理想而执着于对官场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投入,而是能够更容易地找到进退之道,懂得进退之间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