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家调控的主要行业有哪些?

2004年中国十大经济事件

1,宏观调控:“点闸”过度投资

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2004年影响最大的是宏观调控。由于部分行业投资过度,煤、电、油、运出现紧张,这将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央政府及时注意到了这一现象,认真研究了原因,并及时有效地采取了切实措施。宏观调控可以说是今年各大财经媒体不可回避的报道焦点,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经济日报》总编辑冯作了如下评论:

宏观调控实际上是落实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中央和国务院很早就发现了这次宏观调控,措施果断。虽然不能说如果不及时调控,今天的经济会崩盘还是怎样?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监管,经济是不可能健康持续发展的。例如,钢铁工业不能无限发展。如果发展太多,可能会出现铁矿石短缺。据我所知,中国有90亿吨铁矿石资源,其中辽宁占50%。那么他的钢厂呢?要靠进口。靠进口运费贵,同时出口国要提价,那么你冶炼一吨钢要多少钱?这是可以计算的。你的钢价高了,会不会影响其他价格,涨价自然不言而喻。

首先要肯定,这次宏观调控是非常有效的,大部分企业和地区感觉都比较好。有几组数字可以证明:第一,全年GDP预测可能是9%,或者9%多一点;财政收入预计增长20%;据相关数据显示,农民增收11.4%,实际增长6%。城镇新增就业可能达到900万人。二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明显下降。与一季度相比,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5%,钢铁和水泥投资增速分别下降65%和43%,也就是说下降了一大半。三是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计增长13%。大家知道,今年进出口贸易很可能超过1.1万亿美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已经控制在4%以内。也就是说,人们所担心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并没有出现。

这些数字给人的印象是,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和良好效益的势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宏观调控已经结束,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宏观调控取得成效,并不意味着宏观调控已经结束。就经济运行而言,宏观调控永远是一个重大话题。

我说宏观调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就像我们总要在地心引力下生活在地球上,走路都要找到平衡,但是说正常并不意味着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具体的词,它总会很紧。随着我们市场经济观念的不断更新,特别是我们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宏观调控应该经常闪现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就好像我们的路已经熟了,还是要想办法直走,虽然可能难免左右摇摆,最后也不会是跌宕起伏。

2.聚焦能源:解决燃“煤”的燃眉之急

有人说2004年是“电荒”年,但在电荒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煤荒”。据煤炭工业协会预测,2005年中国仍将有8000万吨的煤炭缺口,供应紧张的局面将继续存在。煤荒现象背后的问题是什么?

《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辑包月阳评论如下:

从煤炭行业本身来说,近年来投资比较少,产能增长比较慢,新增可采储量也比较少。而且很多煤矿的生产条件都比较差,所以今年以来,只要煤炭供应一紧张,煤炭生产就比较被动,不容易适应突然增加的需求。你要增加它的煤炭产量并不容易。因为它的基础已经比较薄弱了,可以说这方面不是很重要。主要原因是国民经济的高增长,带来了对煤炭需求的大幅增长。所以煤荒的主要原因是外煤,尤其是电荒。电力消耗了煤炭产量的50%-60%。电力今年涨幅超过10%,必然导致对煤炭的大量需求。但是,当这种需求增加时,就会提高煤炭的价格。因为市场需求增加了,根据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这个价格应该反映这样的变化。但是从电力公司的角度来说,他们不愿意承担煤价上涨的因素,因为我们国家的煤炭价格已经放开,由市场调节。这个电价没有放开,是政府管制的。

从去年到今年,煤电价格矛盾一直非常突出。这一矛盾由中央政府出面调解。虽然有所缓解,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根本上说,煤炭供需矛盾取决于全国经济局部过热降温,这是最根本的。从技术上来说,煤电的这个矛盾在这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节点。关于煤电矛盾的专家有不同的建议,有些是煤电价格联动。也就是煤价涨,电价就涨。至于什么比例,有一个非常复杂的价格体系,有很多煤电价格现在正在讨论,或者已经进入政策视野。我觉得根本上还是要看电力的市场化改革。这项改革完成后,电价基本可以反映供求规律,这样无论煤价上涨还是下跌,也可以在电价上得到相应的反应。从长远来看,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应该依靠这样一个机制。在短期内,我们应该依靠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可以抑制过热的苗头,减少需求,给过热的经济浇点水,降温。在宏观经济达到健康可持续的状态后,煤炭行业也可以恢复供需平衡。

3.钢铁虚热:回归投资理性。

2004年钢铁行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价格变化。价格呈V型,年初往上爬,大概5月底开始下降,6月底又上来了。这种V字形反映了今天中国钢铁企业发展的必然性,从盲目投资到回归理性。

《经济日报》前总编辑艾丰评论如下:

先说年初的上涨。事实上,钢价的上涨并不是始于今年年初,而很可能始于2002年。逐渐抬高,大概在今年年初达到最高点。为什么会这样?最基本的原因是经济拉动。在我们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对钢材的需求快速增加,而快速增加的需求是两个行业的作用:一个是房地产,因为盖房子需要大量的钢材;另一个行业是汽车,这两个行业的发展拉动了钢铁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涨价虽然不能说是好事,但却是个好兆头。因为过去我们国家一个建筑行业,一个汽车行业,没有形成支柱产业。近年来,通过改革,特别是住房改革、住房商品化和住房信贷,促进了住房行业的发展,这导致了钢铁行业的大发展。

我觉得这是一种必然。它掉在中间。为什么会跌?这是宏观调控的结果。因为钢材价格很高,所以引起了投资热。每个人都想赚钱。按照当时相对较高的价格,钢材的利润至少可以达到12%,有的可能达到22%。这个利润很高,吸引了很多社会资金,结果导致投资过热。如果这些投资项目全部完成,预计炼钢产能至少增加6543.8+0.5亿吨。我们原来的产能是3654.38+亿吨,3654.38+亿吨加上654.38+亿吨就是4.6亿吨。这个产能远远超过了我们的实际需求,所以我们觉得一个投资过热了。如果我们把它变成一个项目,投入生产,将来会有很大的问题。除了量的问题,还有一个质的问题,也就是说很多投资项目都不是高科技,没有达到严格的环境污染和技术水平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钢铁行业数量上去了就会下滑,特别是会占用大量土地。有些建设项目主要是银行资金。一旦出了问题,风险就在银行,所以国家采取了宏观调控措施。

4.增加粮食产量:稳定的农业通向世界。

4.增加粮食产量:如果农业稳定,世界就会安全。

在中央“一号文件”等优惠政策的推动下,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夏粮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8%,秋粮生产形势也比较乐观。预计今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将达到预定的91000亿斤。这意味着中国粮食产量将结束1998以来的持续下降。减免农业税、粮食直补、保护价等措施的实施,让农民看到了种粮带来的好处。然而,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粮食价格出现了近年来罕见的上涨趋势,人们非常关心粮食是多了还是少了。它甚至引发了一场关于食品安全的讨论。

《经济参考报》总编辑王海政作出如下评论:

中国今年的粮食生产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增产,二是涨价,这也是大家关心的两个问题。我们认为增产当然是好事。那么,在增产的同时,价格变化将直接影响明年及以后的粮食产量。从食品价格的绝对水平来看,不能说食品价格很高,因为食品价格上涨以后,实际上影响的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食品生产者,另一方面是消费者,主要是城镇居民。从城市居民的角度来看,食品价格上涨应该不会对大部分城市居民产生太大影响。换句话说,从他们生存和生活的角度来看,这种影响是可以忽略的。

为什么现在食品价格没有涨那么高?我想说一个数字,就是改革开放前,当时的粮食价格基本稳定,处于低位。从最熟悉的标准粉来看,当时北京的价格是18分51斤,现在标准粉的价格涨了8倍左右,但是从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1978到2003年,涨了19倍左右。所以相对于这样一个数字,我觉得粮食价格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应该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么多年粮食价格没有超过物价上涨水平。

中央政策支持农业,这是每个国家都做的事情,在国际上也是正常的,世贸组织的规则也是允许的。今年采取了这么多政策,我们的支持力度确实比过去大了很多,但还是有空间的。但另一方面,空间只受到政策支持的限制,不会无限期依赖政策支持。仅仅依靠政策支持,我们的粮食生产不会有一个长期和持久的发展。

要保证农业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一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二是农业产业链向工业延伸。我先说说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善主要得益于现代化和市场化。现代化呢?总的来说就是提高科技含量,把科技应用到农业上。这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种子,化肥,各种种植方式,包括机械化,对农业生产当然是很有帮助的。除了现代化,第二个因素是市场化,主要是用市场经济的手段组织农业生产。这方面出现了一些好的迹象或趋势。黑龙江有个地方,它的农业合作组织不是过去意义上的,而是市场意义上的,发展很快,实际上促进了农业内部的专业分工。

5.发展中的新问题。

上世纪80年代的农民工热潮让我们无数次感叹中国劳动力的充足,但从今年春天开始,中国一些地方陷入了“缺工”的尴尬境地。很多媒体都问:为什么持续了十几年的民工潮变成了民工荒,是因为经济高速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不足?还是因为随着农村生活的改善,就业机会的增加,农民已经背弃了进城打工?

《经济观察报》总编辑李和评论如下:

“民工荒”这个词本身可能并不准确。今年发生在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当地出现了低技能劳动力的短缺。我觉得这可能是更准确的描述。从整体来看,民工荒应该不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地方性的问题,与今年的整体经济形势非常相关。比如今年粮食丰收,今年粮价涨得更多,农民收入会增加得更快,他可能会选择说是不是我在家种田更好。这是一个原因。此外,该市今年的物价上涨速度快于往年。今年算下来,城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在4%左右,所以进城农民工的成本会更高。

另外,我们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工的工资是否真正体现了劳动力的成本,价格是否扭曲,包括劳动保障的条件是否真正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水平,可能还存在一些差距。我觉得这些原因可能导致了一些地区的民工荒。但是总体来说,中国农民工不断的市民化,或者说从农民到工人的过程,应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会一下子结束,也不会一下子出现非常大规模、大范围的用工荒。

虽然我们说这个事件本身的影响还不能说是全球性的,但是媒体或者学者都很关注,因为这个事件释放了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我们的劳动力价格只有马来西亚的1/4,相当于现在日本和美国的1/30和1/40,比较便宜。而且我们人口比较多,这种比较优势对于国家对外出口也就是制造业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我们今年外贸出口,进出口总额预计达到1.2万亿美元左右,占GDP总量的比重非常高,这是我们过去几年发展非常成功的地方。民工荒给了一个问号。这是什么?这样的趋势能持续下去吗?

首先,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件好事。因为从信号上看,它至少提醒了我们,未来可能无法永远依赖更廉价的劳动力。除了这个优势,似乎还应该发展其他优势,比如科技,比如知识产权,比如服务业。我觉得这是第一次提醒。

第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的医疗条件、工资和生活水平会不断提高。

第三,从长远来看,作为一个654.38+0.3亿人口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是整体能力各方面的提升,而不是单纯的某一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从现在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个问题是及时的或者说是有意义的。

6.中国面临能源挑战。

被称为经济命脉的石油在2004年触动了许多人的神经。今年以来,国际油价一直在高位徘徊,并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据中国油库网络信息中心统计,今年10月25日国际油价最高达到55.50美元/桶,165438。虽然10月底国际油价已经跌破50美元,但仍比去年同期高出约18美元。有些人甚至将2004年的国际石油市场描述为疯狂的过山车。

《竞争力》杂志主编方向明评论如下:

如果把国际油价的整个走势再拉长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30年里,国际油价有过三次峰值,第一次峰值在80年代初,第二次峰值在90年代初,第三次峰值在今年,但是从1999开始缓慢攀升。今年突出的反映就是连续突破每桶40美元、44美元、45美元、48美元关口,直至突破50美元关口。

经过这样一年的连续暴涨,我们基本有了一个判断:今年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不是产能的问题,因为今年全球石油产能波动并不明显。那么其他几个因素可能成为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第一是全球对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二是中东政局不稳;第三是国际石油投机商的炒作。

具体来说,全球对能源的需求是根本问题,中东的不稳定是政治问题,石油投机者的操作被认为是非理性因素,这在今年的油价上涨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有这样一个细节。4月20日左右,美国、德国和法国的资深分析师预测油价将超过44美元,达到45美元。此音一落,油价应声上涨,5月第一周突破40美元关口,第二周逼近42美元。这件事给了我们一个信号,就是我们关注到了当时整个油价上涨的非理性因素。

国际上还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大量进口石油导致原油价格快速增长。我认为这个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虽然近年来中国的石油进口逐渐增加,但在国际油价上唯一有发言权的国家是美国。

如果说国际油价对中国经济有影响的话,首先大家感觉加油站的汽油价格涨了。其次,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就是最近对各行业职业经理人收入的大规模调查。今年各行业职业经理人中,石化行业成为第一,达到每月近8000元。去年第一名是汽车行业的职业经理人。油价上涨对各行业的影响已经直接体现在行业内职业经理人的收入上。我们感受到的第三点是,整体化学品价格已经开始随着石油上涨。当然,更直接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全球油价上涨可能使我国损失增加近80亿美元。它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目前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据专家估计可能是0.7到0.8个百分点。

7.央行加息:启动价格工具。

今年以来,无论是经济界还是各大财经媒体,几乎每个月都在焦急地等待一个经济指标的统计结果,这个指标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今年中国不断上涨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使得加息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对于是否增加、何时开始增加、利率增加多少等一系列话题,已经进行了几轮热烈的讨论。

英国《金融时报》副总编辑钮文新发表了如下评论:

从2003年底到2004年,我们一直在讨论宏观调控。在这一轮收紧调控中,利率当然是考虑因素之一。是否使用这样的手段,有什么利弊。大家做了很多判断,其实是在帮助市场梳理和理清思路:到底要不要加息?什么时候应该加息?加息的幅度有多大?这肯定需要非常充分地讨论。

今年6月,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报告称,即使CPI升至5%,也没有必要加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在当时的条件下,加息的作用不会太大。为什么?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一,要看是什么推动了这一轮的经济过热,或者说投资过热。我们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地方政府换届后,出于政绩的需要,投资的冲动非常大。如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加息,地方政府也不会太在意。为什么?你只是增加了一两个点的资金成本。你认为会有多少帮助?你加两三分刺激它很少,因为它会追求政绩。到了一定程度,投入肯定会下来。但是你需要两分,还是三分,还是五分?这是一个程度问题。如果再加一两点,效果不会太大。这是第一点。

第二,从去年6月5438+10月,我们看到人民币升值的声音非常大,国际上对中国的压力非常大。在这种压力下,如果再次加息,热钱套利的资金会更多地流入中国市场。至少,在押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如果你的利息上升,会减少一些成本,所以会鼓励它迁入。所以在这两个考虑下,我们认为加息可能不会有太大的作用。

另外,加息肯定是为了抑制整个货币的过快增长。但如果加息,那么热钱就会进来,外汇占款构成的基础货币又会增加,这样就无法抑制货币的过快增长,通货膨胀就很难下来。所以根据这样的判断,我们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加息是不合适的。今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看到今天加息是为了收紧货币。其实我们在这个公告里面看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述,就是说为了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没有进一步收紧。其实这次加息最重要的是另外两层意思。第一个层面是利率结构的调整。乍一看,长期贷款增加很多,短期贷款增加较少,长期存款利率增加很多,短期存款利率增加较少。其实有一个结构调整的问题。今年年初大量储蓄分流,储蓄增速下滑,存贷款期限错配出现,需要结构性政策调整。这是本轮加息中非常重要的一点。第二层是我们看到贷款上限放开了,存款下限放开了。其实这是在向市场化的方向前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远大于宏观调控。

8.股市形势:规范与发展齐头并进。

这一年,中国的证券市场可以说是经历了不小的波动。在创造四年来最大反弹的同时,大盘也创下了五年来的新低。今年的证券市场应该怎么看?未来的市场趋势会怎样?

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吕平波评论如下:

对于2004年的中国股市来说,政策面的支持是相当大的。它将股市政策提升到宏观政策的层面。作为宏观调控的一部分,应该说是高层对证券市场最大的支持。但是,我们也面临着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国九条”出台的时候,上证综指与实施“国九条”的建议相差300点。

我认为原因有三:第一个原因是宏观调控。宏观背景肯定决定了股市的发展方向,中国也不例外。今年不可能有大行情,这个基调是肯定的。即使有政策支持,上涨行情也不会出现。

第二,虽然在政策层面有最大限度的支持,但“国九条”中的九条意见如何落实和执行还有一个过程,充满不确定性。比如如何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就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这是一个很大的悬念。

第三点与市场的扩大有关。这从根本上影响了供求关系,也会影响这个市场的涨跌。

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一方面,中国GDP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业绩在最近两年一直在持续增长,每个季度都在增长,但股价确实在下降。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方面,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价偏高,有泡沫,有一个挤压的过程。另一方面,这也与我们对中国股市估值的概念有关,即内地股市与香港股市相比,会得出内地股市偏高的结论。其实这两个地方的市场价格是不能比较的,因为中国大陆的市场是本地市场,香港的市场基本上是国际市场和海外市场。这个定价标准应该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味的抄套,你会发现这个市场还有下跌的空间。这是矛盾的两个原因。

我们要看清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的本质区别,不是差距,而是早发展多少年,我们晚发展多少年。这两个市场本质上是不同的,不是相同的。海外股市基本上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而中国股市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建立的。这个大的社会政治背景是不一样的,这一点一定不能忽视。

2004年是转型阵痛的一年。从政策的量变到政策的质变,中国股市正面临着一个质变的过程。一切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现在中国股市就处在这样一个临界点。去年有专家做了一个时间判断,认为两三年后,

2004年是转型阵痛的一年。从政策的量变到政策的质变,中国股市正面临着一个质变的过程。一切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现在中国股市就处在这样一个临界点。去年有专家做了一个时间判断,经过两三年的调整,中国资本市场一定会进入一个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我觉得这个判断比较准确。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就是这个市场必须把投资者放在第一位,以投资者为导向。如果我们这样理解这个市场,就有可能从这个市场中改掉圈钱的坏习惯,从而真正扭转市场的不利局面。

这几年这个市场的变化,其实就是从2001之前的过度投机,到2001之后由于泡沫导致的过度融资,处于这样一个变化的中间。现在正处于从过度融资到有序融资的过渡过程中,最终会实现一个理想的状态,即从无效融资到有效融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投资就有可能从无效投资变成有效投资,大家的利益都能得到回报。

中国证券市场与海外资本市场的本质区别在于股权分置。股权分置不等于全流通。应该如何落实投资者利益保护,要看明年股东投票制度怎么建,具体效果如何。这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融资,能否从过度融资转变为有序有效。这就需要管理层做出重大调整,对市场定位有清晰的认识,改变过去传统的思维定势,真正转向以投资者为导向,给市场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给上市公司一个提升质量的时间。如果做到这两点,明年的资本市场应该是比较乐观的。

9.土地调控:收紧“闸门”的背后

农民种粮需要土地,企业扩大规模需要土地,城市发展离不开土地。今年国家收紧了经济发展的“闸门”,让“土地”成为今年经济领域被广泛关注的关键词。应该如何看待土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赵斌评论如下:

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从宏观背景来看,现在宪法更加重视私有财产权的问题,中央政府也下大力气推动这种以人为本的民生。另一方面,三农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而农民土地问题恰恰是产权问题、人民利益问题、农民问题。

具体来说,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占用了大量耕地,使农民失去更多土地,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此外,去年以来,粮食减产也使土地问题成为一段时间以来备受关注的焦点。

应该说,如果限制了土地的供应,就一定会制约以土地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调控本身的目的之一就是抑制这种低层次、低水平的发展。这是一种以牺牲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的盲目发展模式。今年8月28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和土地管理法》通过。165438+10月20日,国务院发布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这个决定第一句话就说,现在我们国家的土地管理制度是最严格的。有一些特色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