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沃土,海东盛世国——18黑龙江省博物馆珍藏

黑龙江是中国最北、最东的省级行政区。横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绥芬河四大水系,是亚太地区通过陆路到达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黑龙江作为行政区名称始于清朝。在此之前的漫长岁月里,先后有娄、伏羲、鲜卑、布吉、洪等民族在此居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黑龙江省博物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建于1906。是俄罗斯商场旧址,国家一级保护建筑。各类藏品62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品12754件,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以下是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18珍品盘点。

黑龙江嘉荫著名的古龙源于100多年前的一次偶然发现。6500万年前,这里曾是恐龙生活的天堂,是中国最早有科学记载的恐龙化石发现地,闻名中外。嘉荫县龙骨山的发掘是建国以来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收获最大的一次恐龙发掘。恐龙的首次发掘对我省乃至全国的恐龙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意义,被评为建国以来黑龙江省十大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展出的黑龙江东北龙是一种灭绝的爬行动物,生活在6500万年前。因为它的扁嘴很像鸭子的扁嘴,所以我们称它为鸭嘴龙。1902出土于黑龙江省伊春市,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这块来自黑龙江省满洲里的恐龙化石是中国的第一块恐龙化石。落在异乡,几经易名,有着奇特的身世,在中国恐龙发现和研究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我馆唯一幸存的恐龙化石骨架,享有“中华第一义龙”的美誉。

松花江猛犸象是一种长鼻子的大象,是猛犸象家族中最大的个体。猛犸象在更新世晚期生活在欧洲、亚洲和北美的寒冷地区。它们在地球上繁盛了一段时间,大约在一万年前的全新世灭绝了。1973年3月,在黑龙江省肇源县三站乡松花江中游北岸第一阶地发现了这个完整的猛犸象化石。黑龙江省肇源县三站乡松花江中游北岸出土1973,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这头猛犸象身高3.33米,体长5.45米,门牙长2.05米。臼齿显示它是一头老象。专家们根据这种古代大象的骨骼特征,并为了纪念它的土地——古松花江,最终将其命名为“松花江猛犸象”。这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个完整的猛犸象化石。

毛犀牛又称长毛犀牛,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古老动物,生活在更新世晚期。它是早更新世的腔棘鱼属,中更新世由燕山犀牛逐渐发展而来,属于翼手目犀牛科的双齿犀亚科。它们的大小与现代非洲犀牛相似。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发现。毛犀牛是一种披着长毛的犀牛,与现代犀牛显著不同的是,它披着类似藏牦牛的浓密长毛,有一层厚厚的皮毛和脂肪,可以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暖。1956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钢厂出土,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这块多毛犀牛化石是在1956富拉尔基钢铁厂基建施工时,在距离地表9米多的泥砂层中发现的。整个骨架属于一个个体,完整性接近100%。也是世界罕见的。是我国发现最早、最完整的毛犀牛骨骼,是我馆之宝。它被指定为一级标本。

此器长25厘米,宽5.8厘米,形状似月桂叶,两端尖,故名月桂叶石器。这件石器全身切割,中间厚,两边薄,形状对称,厚薄均匀,边缘加工锋利。是嵌在骨刀柄里的石屑石器,属于刮刀。通过对饶河小南山遗址的研究,结合石器本身的完整性,推断此石器为当时该地区新石器时代首领墓葬所葬,属于黑龙江东部新石器文化。1965收藏于黑龙江省饶河县小南山,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这件神器制作精巧,造型独特,堪称精品。是我省发现的细石器中个体最大的。

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北京龙泉府遗址出土。印章为青铜,镶嵌铜片,扁钮,中间有圆孔,呈桥形。整体高4.3 cm,边长5.25 cm X5.3 cm,厚度1.4 cm,手柄高2.9 cm。印面略呈方形,印文为汉字“天门军印”篆刻;印背楷书《天门军印》,印笔画细而有力,圆润活泼。印章凸起,笔画之间形成0.9 cm的凹槽。历史文献对唐代官制有详细的描述,但没有设立天门军。辽金时期没有天门军的制度,历年出土的辽金铜印也没有这种形式。这枚铜印出土于渤海北京遗址,仿唐朝在渤海建立了一整套政治军事制度。旧唐书?文宗本纪记载:“大和六年十二月,王将带回渤海,说渤海设在神策军周围,三军一百二十师周围,画图前进。”这里的渤海建立虽然和唐朝中央政府的神策军混为一谈,但至少说明渤海也有类似的禁军组织。1960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县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出土,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这枚天门军印出自上京皇城,可以作为研究唐代是否存在类似中央皇军的军事组织的重要线索。它是中国现存唯一的渤海印章,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这套舍利信共四枚,正文为素体长方形,封面为弧形梯形。从外到内依次为铜字母、银字母、金字母,层层递减,相互嵌套。其中铜字两枚,一枚长14.5厘米,宽8.8厘米,高8.0厘米,另一枚长13.0厘米,宽5.3厘米,高6.6厘米;一个银色的字母,长9.2厘米,宽5.6厘米,高5.0厘米;一封金色的信,长8.3厘米,宽5.3厘米,高4.2厘米。舍利信中,以银信造型最为精美,顶盖上刻有“祥云”,象征“晴空万里”,四壁“天王”像因其勇猛有力,被视为“驱邪”。此外,银信中还有一个桃形银瓶。1997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北京宫遗址出土,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这套遗书保存完好,造型结构与唐代相似。是渤海信仰佛教的实证,也是研究渤海宗教与中原文化关系的不可多得的材料。

这座金佛像高5厘米,重49.3克。它穿着半披着的袈裟,左手拿着一个干净的水瓶。整体形象端庄文静,极具魅力。以前唐代的长袍大多是自然敞开下垂的,所以佛像的胸腹部大多是露在外面的,而这尊佛像穿着整齐,这在唐代是很少见的。1988出土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井龙泉府遗址,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这座雕像整体形象端庄幽静,极具神韵,堪比盛唐时期最精美的雕塑。是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发现的唯一一尊纯金佛像,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龙是中国先民创造的独特动物形象。自八千年前红山文化出现龙纹以来,受不同时期社会生产力、思想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影响,其形象一直在不断变化和完善。到了唐宋时期,凤眼、鹿角、蛇身、兽肢、鹰爪、身段流畅等龙的形象基本确定,并被后人广泛模仿,保存至今。这件青铜坐龙是金代早中期的皇家器物。龙蹲着,头微抬,嘴张开像吹口哨的声音,肩膀微弓,左前腿翘起,爪子飞上云端,云朵与后腿相连。它的前右腿微微前倾站立,爪子与地面相连。龙尾上翅向外卷曲,头、肩、四肢饰有卷发器,雄壮,动静相间,威风凛凛。龙的前右腿、尾巴、瑞云上,有分两个方向的扁锭残迹,是当时用它固定铸造的。195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市会宁府遗址出土,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此青铜龙以黄铜为材质,融合了龙、麒麟、狮子、狗的形象和特点。其设计理念和雕塑水平高超,可谓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它是金元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多民族、多地域、多文明文化的融合发展,是黑龙江省最有分量的国宝。

宋金时期鱼纹镜大量出现,金代双鱼纹铜镜受到研究者的称赞。双鱼纹镜是金代数量最多、最具特色的代表性铜镜类型,其艺术成就代表了金代铜镜的高度艺术水平和境界。有人认为“鱼”与“剩余”谐音,表达了人们对年年过上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或表明想用“鲤鱼跳龙门”来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提升和发展的愿望。有人认为女真铜镜上的鱼纹可能与女真人信仰萨满教有关,代表了萨满教的宗教信仰。这面铜镜重12.4公斤,直径43厘米。这是中国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铜镜。196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新华乡出土,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这种鲤鱼纹铜镜是女真贵族女性性生活中最喜欢的东西。铜镜上的鲤鱼形象生动,线条细腻,可谓匠心独运,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古代女真人民生活的生动画面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展示了她们精湛的艺术构思和审美情趣。它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铜镜,也被称为“铜镜之王”,是国宝级文物。

镜子背面的设计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是以山水画为背景的人物故事画面。在山脚下,一个戴着草帽、穿着布大衣的农民正拿着锄头在地里耕作。图片的左边是一棵枝叶繁茂的树。树下,两个穿长袍的官员正在指着土地。这个图案展示了中国晋朝官员参与春耕的场景。据史书记载,每年的正月初一,皇帝和其他大臣带着农具在田里耕作,象征着新的一年从耕作开始。皇帝亲自下田种田,各级官员不敢懈怠。他们和农民一起在地里劳动。铜镜上的图案显示了官员春耕的画面,也表达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意思。铜镜背面下部是一对雌雄鲤鱼在河中追逐嬉戏。它们张开嘴鼓着腮帮子,张开鳍摇着尾巴,掀起波浪。1975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出土金代贵族墓,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这面镜子保存完好,光亮,银白色,有球形按钮,做工精致。正面铜镜采用写实与夸张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虽然构图复杂,但布局合理,工艺精湛,堪称中国金铜镜的代表作,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好的金铜镜。这在中国传世的古代铜镜中非常罕见,是不可多得的实物珍品。

齐王墓是一座有竖孔、竖坑、竖石、竖木的棺椁墓。棺材里的男的是一个留着胡子的老头,腰间别着一把玉柄短刀,双手各拿一个金块,穿着8层17的衣服;女中年,头面部裹黄绢,腰佩饰物,颈戴玛瑙金链,着9层16件衣服。在这两个头之后,有一个楷书“泰和三司都督王”。这座墓出土的文物丰富、精美,保存完好。其中衣服种类繁多,材料品种齐全,纺织技术高超,制作工艺精湛,图案华丽,在出土文物中尤为珍贵。它被称为“北方马王堆”。丝织品以男女服装为主,分为30多件,包括长袍、衬衫、裙子、腰带、鞋、袜、冠、帽等。服装的原料有丝、绢、绢、锦、绢、纱等。经纬线排列紧密,弹性韧性好,织工精致。大量采用梭挖技术,有相当数量的织金制品,包括织金丝(丝)、织金锦等。此外,还采用了印花、绘画、刺绣等技术,尤其是刺绣,可分为10多种,如编织绣、种子绣、拼布绣、线圈绣、平针、缝、缝、铺、圈等。颜色有驼色、深红、棕色、烟色、酱色、绿色、青色。图案有团龙、龙葵、云和、鸟、鸳鸯、梅朵、团花、卷草、桃花、蝴蝶、卷云等。长袍、衬衫多为立领、开襟,具有浓郁的北方民族特色。齐王墓出土的丝织品为研究宋金时期的缫丝技术、纺织工艺、印染技术、织布机种类等课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填补了中国服饰史研究中金代服饰缺失留下的空白。是中国金代考古最重要的发现,是国宝级文物。

这个玉佩的底部长4厘米,高3.4厘米,厚0.4厘米。玉佩整体略呈三角形,造型精致独特,构图清新淡雅。从底部开始,它的两侧是两株随风摇曳的树,根粗叶茂,树顶的枝叶自然和谐地相互重叠,使整个画面略呈三角形。树下站着两只马鹿:左边的雄鹿直立着,健壮英俊,面向前方,它的鹿角与左边的树干相连;右边的雌鹿略小,回头看着雄鹿,耳朵和右边的叶子连在一起。两只鹿的上方,有一只大雁低低地盘旋着,拍打着翅膀,翱翔着,好像要去南方。1974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奥里米古城出土于金代,现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这件玉佩由和田玉精雕而成,晶莹剔透,润泽有光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堪称金代雕刻艺术精品。

此图丝绸版为彩色,总长1100 cm,图中心518 cm,横版27.5 cm,附言460 cm,横版28.7 cm。本卷描绘了江浙一带蚕农从“腊月浴蚕”到“下机入箱”的养蚕、丝织生产过程。本卷有不同风格的无题诗、线条、人物。根据后记可以确定是当时翰林画院的摹本。下面提到的小字是宋高宗·吴皇后写的,女王奖励蚕织向世界展示。画面前半部分是养蚕从“腊月浴蚕”到“盐茧瓮藏蚕”的过程,后半部分是缫丝织布的过程,除了“蚕蛾出籽”和“献丝谢神”两段。全卷* * *画74人,形神兼备,对比鲜明。清宫藏在过去,然后被空运出宫。现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这幅画是我国养蚕技术史的珍贵记录,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为研究和了解南宋时期的社会经济、手工业技术、风俗习惯和中国画传统提供了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史料和国宝。

娄瑷(1089—1162),字寿宇,国器。卒于1162,享年73岁,右庭大夫。绍兴三年(1133),被任命为千千(今浙江临安市)县令,深深折服于农民和蚕妻的辛勤劳作,画耕织诗45首。宋高宗在临安(今浙江杭州)登基后,为了巩固政权,也就是重农桑的圣旨,娄艾赠送了犁织图,很受宋高宗的赏识和喜爱。他曾经躲在皇宫里,后来命翰林画院画了这幅画。

此图总长141.1 cm,宽37 cm。引言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题写的“曲水流动”二字。全卷描绘了东晋时期,以王羲之为首的42位文人在浙江殷珊惠济的兰亭吉雅饮酒作诗,依山傍水的情景。看图思人,很容易想象兰亭集序的盛况。屏幕上,以王羲之为首的42位文人坐在小溪的两边。它们表情各异,栩栩如生。有的写诗,有的起身拿酒,有的看山景。文人墨客中,一条清溪蜿蜒,溪中飘着碧绿的荷叶,每片荷叶都有一套酒具,东晋时称为酒瓶。荷叶载着蜻蜓在溪里,谁停在那里就起来喝,然后写诗。不会写诗的,罚三倍。图中有一个大概是因为不会写诗而喝醉了。图中除了42个文人,还有17个为他们服务的男生。男生们分工有序,有的负责倒酒,有的负责从水里拿酒,有的在照顾喝醉的人。他们面部表情活泼,似乎很喜欢这个有趣的聚会。传世,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这幅《兰亭序》是现存最早的兰亭序全图。它不仅是古兰亭的直观史料,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国宝级文物。

此图长40.6厘米,宽33.8厘米,帛书彩色。画的主色调为花青、赭石、藤黄,以明暗对比增强立体感和空间感。画中六个斗茶男子,皆系皂色丝巾,着及膝的白色或蓝色上衣,白裤,其中三人穿草鞋,一人穿蓝色布鞋,一老人赤脚,再现了宋代街头商贩“各行其色,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服饰。这些人看起来各不相同,栩栩如生:有的用茶瓶倒茶,有的一边举起茶瓶一边往火里放炭,有的把茶含在嘴里细细品味,有的手提茶杯似乎在交流着什么。传世,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这幅画所描绘的街头巷尾非常热闹的斗茶场面,不仅生动地展示了宋代斗茶的繁荣,也充分反映了宋代独特的斗茶文化和市井生活。是南宋风俗画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国宝级文物。

此图为白灰相间,保存完好的心脏,纵长74.3厘米,横宽33.438+0厘米。每幅画卷都是独立作画,每幅画的右侧都用唐代楷书写着九首歌的原文。书法豪放,刚柔相济,笔力透纸背。有12枚《礼部纪检章》《达赉阁》《乾隆御观之宝》等明代内务府收藏鉴赏印章。长卷中所画的人物是用直线画的,衣服是用树叶画的,脸是用尤思妙画的,用淡墨。笔触流畅有力。除了和湘夫人,其他的人物都非常悲伤和瘦弱。《九歌》长卷的顺序是:太阳神董军是楚人的太阳颂;河伯,黄河之神,战国时称为河伯。汉水神项夫人和是姊妹篇。画中的人物描绘了望向远方,祈求它,却看不见它的忧郁心情;大司命,掌管生死的神;邵思明是主宰孩子命运的女神。在这幅画中,她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女神。君在云端,云神,神话中,云神叫凤龙,又名平明,男;《湘水神雕》描绘了美丽的湘夫人对的思念,以及她因长期不参加的宴会而产生的怨恨、失望、怀疑和抱怨的复杂感情。山神山鬼是巫山女神;国战,战神。清宫藏在过去,然后被空运出宫。现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这幅画直面隐藏在《九歌》文本中的感情,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方式表现出来,承载了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兼具艺术和历史价值的珍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民生活。堪称难得的盛世佳作,国宝级文物。

这只虎印叫扎萨克印,管辖科尔沁左翼郭尔罗斯后旗。呈方形,银色,边长10.5cm,高11cm,厚3cm。印章背面有一个卧虎按钮。印章的右边是满文楷书,左边是蒙文楷书。中文翻译为:“治理科尔沁左翼郭尔罗斯后旗扎萨克印章”。这枚印章背面右刻满文,左刻蒙文,中文翻译与印章相同。在印度一侧,满文刻在右边,蒙古文刻在左边。中文翻译是:“康熙二十五年四月”;正反面分别刻有汉字和楷书,均译为中文:“礼部所制”。这个印章背面和侧面的字只能辨认,不能扩散,印章四角有磨损,可能是长期使用造成的。传世,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这枚印章的出现证明了当时清朝对科尔沁实行了有效的管辖,是中华大家庭中各民族世代友好、和睦相处的象征,也是对清朝治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验证。

这幅画全长18.2m,宽0.52m,画心长15.1m,宽0.485m,比《清明上河图》长了近三倍,比徐扬的另一幅名作《姑苏盛世》长了近三米。其中有近400个汉族和维吾尔族的人物,200多匹马,100多只骆驼、羊、牛等牲畜,以及许多建筑、桥梁、山脉、河流等。方清故宫有10枚印章,如“石渠宝坻三希堂精制印章”。这幅画的主题是采玉。从头到尾描绘了新疆嘉峪关与和田之间运送和田玉,和田河采玉人的场景。沿途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在画面里,山川河流,奇险绝壁,车马水草放牧,河西道路畅通,天山外风光,汉族,维吾尔族等等。吸引人眼球的是尾部。远处,昆仑山挺拔耸立。附近的采玉人正在和田河采玉。河岸上,穿着官服的清官正在监督采玉人。清宫过去收藏,后流出宫外,现在在黑龙江省博物馆。这幅画主题突出,布局构图合理,笔法苍劲,线描细致,笔法娴熟细致。是一种历史地理风俗画,内容丰富,人物形象生动。它是清代现实主义艺术的杰作,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民生活。是兼具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珍品。这是一件罕见的杰作。

徐扬,江苏苏州人,画家,擅长人物、界画、花鸟虫鱼,画梅苍劲,清丽飘逸。乾隆十六年(1751),李鸿南巡苏州,在苏州作画,得以朝拜朝廷。受伊格内修斯·西切尔巴特、何庆泰的影响,他更加写实,绘制了《姑苏盛世图》、《乾隆南巡图》等历史画卷。他的画继承了《清明上河图》等艺术形式,用散点透视描绘山水城市,把写实主义运用到绘画中,意义更大。传世作品有《乾隆南巡》、《苏州繁华》、《北京春天师生诗情画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