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盘活闲置低效项目提升旅游业竞争力

作者:王燕

十年来,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猴耳天坑景区一直默默无闻。2018引进战略合作公司,投资400多万元建设极限运动公园,将极限运动与山水结合,打造了“超级秋千”等一批极限运动赛事,成为“网络名人”的打卡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同时,景区也成为极限运动装备产品供应商,户外项目建设订单已排到2023年。

猴耳天坑景区的盘活利用,是贵州近年来盘活闲置低效文化旅游项目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贵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开展低效文化旅游项目振兴,让越来越多的“猴耳天坑”景区焕发生机。

顶层推动和加强指导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在盘活闲置低效项目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现有景区增加景点、优化线路、丰富业态、更新设施、改善环境、提升服务、增加效益,全面提升旅游发展核心竞争力。

如何盘活闲置低效的文化旅游项目?贵州省省长李炳军在2021年6月召开的推进旅游产业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持市场化方向,坚持分类施策,一个难一个难处理。

业内相关人士认为,突出市场推广是盘活闲置项目的有效途径。可以引入专业化的市场主体进行经营管理,快速提升景区开发、运营、营销和内部管理水平,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同时,贵州提出“续、转、提、关”的原则,对全省各地关停、关闭、低效旅游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项目清单和整改台账;对关停能振兴、关停不能振兴、关停能振兴、关停不能振兴、低效能升级、低效不能升级的项目,以及涉及生态环保红线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项目,坚持分类指导,稳妥有序推进振兴工作;成立省级联合督导小组,成立工作专班,集中力量攻关,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深化旅游相关国企改革,推进旅游相关平台公司实质性改革和运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对旅游相关项目的全过程监督管理,注重规章制度的建立,规范对未开工或刚开工项目的监督管理。

顶层的整体指导,为贵州省各地积极推进振兴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引。据统计,2021年,全省分类整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203个,指导各地逐一制定实施振兴升级规划;扎实推进首批50个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的盘活升级,明确乌江古村等15项目为省级监管项目,逐一开展盘活工作。

因地制宜的创新举措

遵义市播州区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春花烂漫,薄雾温柔,水趣盎然。今年清明假期,景区推出了“清明巴”等当地传统小吃,以及游船、住宿等优惠措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

然而这个景区却在2021年7月被贵州省列为闲置低效旅游项目,是名副其实的“烂尾”。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执行经理鲁国平表示,得益于政府盘活闲置项目的行动,景区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起死回生”。今年2月,1转型景区开业试运营,6天接待游客5.6万人次,实现收入511.1.5万元。

如今,乌江村正秉承“共生”理念,沿乌江村生态景观带规划建设12街区,致力于打造“民居、民俗、民食”的黔北生态文明亮点,努力成为贵州旅游度假新品牌。

贵州积极盘活低效文化旅游项目的做法还有很多。

自2021起,遵义市将振兴清单分类成册,指导和协助地方政府做好处置方案、招商引资、资金申报和使用等工作,并按时间节点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部署落实。目前,下寨土司城、海龙屯、乌江古村、云门墩景区等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得到盘活。

铜仁市碧江区通过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社会参与,积极盘活乡村闲置旅游资源,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碧江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徐飞说,自2021以来,碧江摸清了村级闲置低效的旅游资源,建设了民宿、村史馆、知青农场,开发了一系列“乡愁碧江”产品,打造了羊头镇、瓦屋乡等乡村旅游品牌。

引入资本雄厚的模式

走进六盘水盘州市盘江文化园,一系列色彩鲜艳、风格清新的文化墙映入眼帘。从标语到图片,处处凸显“三线”建设的情怀,让很多游客在这里身临其境地体验“三线”建设。

据了解,盘江文化园由盘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原址改造而成,由盘州市委、市政府和盘江精煤公司共同投资近2亿元,共同推动老工业园变废为宝。

2022年初,贵州省委常委、贵州省委宣传部部长卢永正来调研时,对盘江文化园的创新实践给予了肯定。园区采用面向社会出租的模式,成功引进奥斯卡电子剧场、麦肯游泳馆、元作糕点、茶吧、西餐厅、婚纱摄影店、书画、化妆培训机构等。同时,园区还融合盘州历史文化和盘江“三线”文化元素,延续产业文脉,盘活闲置资产,从工业遗址中挖掘历史文化记忆,焕发园区活力。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经济开发区闲置的厂房和土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开发区政府多方筹措资金,打造文化体育旅游产业集群。都匀经开区利用闲置土地建设了孟都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聚盛影视旅游小镇等文体旅游项目,成功举办了西南电影之都庙会、国际影迷节、小镇音乐节等大型活动。共引进65个影视剧拍摄组,在此拍摄了《《陈情令》》、《生活的喜悦》等78部影视剧。

引入社会资本成为盘活贵州各地闲置低效文化旅游项目的关键,有效解决了“钱从哪里来、怎么用、怎么管”的问题在2022年贵州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贵州提出:力争全年签约项目投资900亿元以上,累计到位资金600亿元以上;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省级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等政策性金融支持;优化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库,全年完成旅游投资6543.8+000亿元以上。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方莉表示,贵州将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资基金作用,推动设立和用好旅游产业化专项资金,吸引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产业,努力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