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拔火罐是以现代医学为基础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化科学巡礼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副主任医师王静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表示,拔罐可以强化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排出身体组织和血液中的“废气”。
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从而加速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排出;还会引起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身体的血液循环。
此外,拔罐可使被吸附部位的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局部血液凝固和溶血,进而产生一种类似组胺的兴奋剂,随体液流遍全身,刺激机体组织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
扩展数据:
拔罐注意事项:
1,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拔罐。
临床上有出血倾向的疾病、水肿、皮肤损伤、溃烂的患者不适合拔罐,太瘦的朋友也不一定喜欢拔罐,因为太瘦的肌肉会导致罐体无法吸附。另外,大血管的分布和疤痕也不适合拔罐。
2、不是拔罐,时间越长越好。
有的患者拔罐处水泡很多,甚至说这是在拔“湿邪”,好像还乐在其中。这种理解其实是一种误解,实际上是拔罐时间过长导致表皮和真皮分离,不值得提倡,尤其是夏天,一旦水泡破裂,很容易引起感染。
3、拔罐不是紫印。
拔罐的紫痕是这样出现的:拔罐时负压吸引会导致血液灌注量迅速增加,从而导致该区域血管迅速被动扩张。这些扩张的血管大多是微小的毛细血管,对于老年人或缺乏运动的人来说,体表毛细血管的脆性可能会增加。
这样,当血液快速涌入时,就会造成部分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导致皮下出血。这就是紫痕形成的真相。所以有没有紫印无所谓,但也不必追究。这个印记一般一周左右会自动消退。
人民网——科学方法还是心理安慰?拔罐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些。
人民网-中医拔罐的三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