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自己的感觉,改变自己的思想,转移自己的感情,培养自己的气质,增强自己的自尊,消除无知。
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所以善于吸收生命的人,往往是少想、少想、少欲、少做、少言、少笑、少忧、少乐、少怒、少善、少恶。做这十二个以下的,也是修炼的本钱。”无论是中医养生理论,还是养生专家,都特别强调调节精神感受的重要性,并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突出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形与神的关系,情与神的关系。
驱散情绪,改变内心情绪的方向性;改变自己的心态,排除内心的杂念和压抑,改变自己不良的情绪和习惯,是情绪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医案指南》华说:“情志抑郁,是因为隐藏的感情得不到延续...抑郁症在于患者的同理心。”“感同身受”就是上面所说的消除感情,改变心态,“感同身受”是中医心理保健法的重要内容之一。“移情”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不同人的心理、环境、条件灵活运用。
《北史·崔光传》说,音乐和书法可以用来娱乐和修身养性。《李连文》说,对于七情患者来说,根据自己的爱好,可以读书看报,听音乐看戏,唱歌跳舞,画字画,吟诗作赋,赏花养草,以解烦闷,抒发感情,使其身心舒畅,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体状况的恢复,这比吃药更好。方还认为,音乐、书法、绘画能使心灵平静,情绪顺畅,使心灵健康和谐,使血液交融,使肌肉舒爽,心情舒畅。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琴、棋、书画具有影响人的情绪、转移情绪、陶冶性情的作用。
实践证明,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听听适当的音乐,看一场幽默的相声或喜剧,会让你心情抑郁,神清气爽。此外,旅游、运动、集邮、摄影等爱好也对健康长寿大有裨益。可见,感同身受并不是压抑情绪。如果你生气了,你要疏散他们的愤怒;对于悲伤的人,要与产生悲伤的环境和氛围隔离;对于那些被羞辱的人,我们要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对于痴情的人,要冲淡对他们挥之不去的思念;对于有迷信思想的人,要用科学知识消除他们无知的偏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