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理解教案
秒教案理解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概念。养成观察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2.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3.情感目标: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理解数学及其价值,对数学产生好奇心,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过程:
首先,创设情境,回顾引言。
老师:同学们,我们家乡有一位航天英雄。你知道他是谁吗?
(聂海胜)同学们,你们看他(展示聂海胜出征的画面和瞬间)。这是聂海胜和同伴即将上天的时刻。现在几点了?(指出生时间)
老师:7点35分,聂海胜和队友们向祖国和家人挥手告别,自豪而自信地走进飞船。(课件展示了飞船即将发射时的图片和时间。)现在几点了?
老师:英雄准备好了,飞船就要点火了。让我们一起回顾激动人心的时刻(飞船点火前播放倒计时视频,30秒准备,20秒准备,10,9...2,1,点燃)。
师:刚才的场景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时间单位——秒。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测量一个短暂的时间,我们需要使用比时间和分钟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秒(提示题目:秒的理解)。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有趣、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时间”看似老生常谈,但对于中年级小学生来说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易理解。以学生们熟悉和敬仰的家乡英雄聂海胜作为课堂的引子,从已经学过的知识到新话题的自然过渡,既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系统的时间概念做了铺垫。]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识
1,知道1秒。
老师:虽然秒是测量短时间的单位,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你在哪里见过秒?(路上红绿灯,运动员比赛计时等。)
【设计意图:数学服务于生活,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寻找秒,让学生感受到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秒在生活中有它的作用。]
老师:秒在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用什么来测量秒?
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各种计时的钟表。
了解二手,发现二手的特点。钟面上的三根指针中,秒针又细又长,走得最快。
老师:看着钟,告诉我你能找到什么关于秒的信息。(从同学们的回答来看,秒针移动1,也就是1秒。)课件显示秒针移动1,是多久?
课件显示秒针从12到1。这是多少秒?
课件显示秒针从12到6。这是多少秒?
课件显示秒针从1到5。多少秒了?你怎么想呢?
课件显示秒针从12到5,多了2格。多少秒?
课件显示秒针从6到11有3格。多少秒了?
课件显示从12到12用了多少秒?
学生活动:学生两人一组合作,为一个生命移动秒针,为另一个生命报时,然后交换。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重要途径。1秒的感知和秒的具体概念的建立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通过多媒体展示秒针的运动,可以让学生知道几秒的时间,让学生互动地知道秒。多种体验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第二”的概念]
2、知道1分=60秒。
老师:我们已经知道秒会走1,秒针会走1。多少秒了?
团队合作:观察时钟。秒针走1圈。分针会怎么样?
指向生活的理论。
得出秒针走1圈,也就是60秒,分针走1格,也就是1分。1分钟=60秒。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的获得必须基于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学生自己观察分和秒的关系,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操作和思维活动。
三、活动体验,感觉时间宝贵
1,感觉1秒
老师:1秒有多长?让我们闭上眼睛去体验吧。你怎么想呢?(课件秒针用时1秒。)?
老师:1秒我们能做什么?(老师玩1秒,学生试着做。)
学生报告他们能在1秒内完成什么。
老师:我们眨眼,拍手,读一个句子,等等。在1秒内,那么在1秒内我们可以在生活和生产中做些什么呢?
课件:1秒,猎豹可以在草原上飞28米。
蜂鸟扇动翅膀55次,
植物中生长最快的竹子有10微米长。
三峡电站1秒可发电2700千瓦时。
汽车跑20米1秒。
神舟六号飞船1秒飞了7.8公里。
在1秒内,全球造林面积约为1414平方米...
老师:看了《生命中的1秒》,你有什么感想?
2.体验1分钟。
老师:1秒在生活和生产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小看这短暂的时间。那么1分钟有多长呢?来体验一下吧。(老师播放滴答1分钟,学生安静观察。)
谈谈你的感受。
游戏活动:尝试背单词1分钟。比较谁记得多。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和图片来表现引导学生短时间感受的作用。让学生觉得1秒和1分钟很短,但是很珍贵。正是分秒构成了时间的长河。只要我们用心,我们也可以在学习时间里创造奇迹。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第四,结合实际,巩固拓展
1,小裁判
前不久学校开运动会,是初三四个男同学跑50米的结果。
初三组男生50米跑成绩统计表
老师想请你们做小裁判,评判谁是冠军,说出你们的理由。你还能问什么问题?
2.练习14,问题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修改。时间单位,我会用。
小华每天睡觉9次(),每天看动画片30次,每天吃饭20次,戴红领巾20次左右(),小明跑50米12(),跳绳10 7次(),做眼保健操5次左右()。
3.练习14,问题6,
填写适当的时间单位:
4.全班总结。
老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时间家族中的一个小成员,秒,感受到了时间的重要性。这四十分钟你收获了什么?
【设计意图:梳理知识,使之有条理、系统化;升华思维,提高思维能力,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家庭作业:
(1)告诉爸爸妈妈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②找出你生命中的1秒可以做什么?
理解秒教案第二部分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分数较小的时间单位“秒”,记忆1分钟=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和理解。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进一步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一分钟开始到下一分钟。
教学重点
知道时间单位秒以及秒和分的前进速度。
教具
演示用物理时钟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回答。
(1)分针走1需要多久?散步怎么样?
(2)时针从前一个数字到下一个数字需要多长时间?
(3)1是多少分?
2.在下面的钟面上说出时间并写下来。
二、揭示话题
计算较短的时间,如60米、100米运动会所用的时间和20十字路口计算问题所用的时间,一般不用时间和分钟,而常用分数较小的单位——秒。这节课是学习《秒的认识》和小学数学教案《秒的认识》。(板书题目:秒的理解)
三,新的教学课程
1.知道时间单位“秒”。
用秒针展示实物时钟,观察后问学生:钟面上有几根指针?哪根针走得最快?
指出:这根最长、最细、速度最快的针叫做“秒针”。秒针走一个小方块需要1秒。我们通常会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每一次滴答都是1秒。
2.知道分钟秒的进度。
老师将分针和秒针设置在12上,然后将秒针慢慢移动一圈,让学生观察分针走了多少格。
问题:(1)秒针走了一次多少格?多少秒了?
(2)秒针走了一次,分针走了多少格?比分是多少?
(3)那么1是多少秒?
黑板:1 =60秒
3.体验1秒需要多久?
(1)老师报秒数,要求学生从1到10写。需要多少秒?
(2)你深呼吸几秒钟?
第四,巩固练习
1.
(1)钟面上有()针,较短的针叫()针,较长的针叫()针,细长的针叫()针。
(2)钟面上有()个大方块和()个小方块。时针走1时,大方块是()小时,分针走1时,小方块是()分钟。
③60分钟= () 60秒=()分钟。
2.练习课本第72页的下列内容。
动词 (verb的缩写)课程总结
根据学生对这节课所学内容的复习,老师做一个总结。
1.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知道了三种时间单位,即时、分、秒。
2.小时、分钟、秒的关系是: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3.时间是一秒一秒积累起来的,所以学生要从小珍惜时间,从珍惜每一分钟开始。
不及物动词分配
练习19,问题5,6和7。
七、思维练习
练习19,问题9。
第二理解教案3 1。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五册第59-61页,习题14,题1和6。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让学生知道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钟=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概念。
(2)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3)情感目标:
1.在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学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近的感情,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
1.让学生知道1 =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概念。
四、教具和学习工具的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习钟表,家用闹钟手表。
动词 (verb的缩写)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看-
放映课件(新年到了,鞭炮声起,孩子们喜气洋洋,午夜将至,春节晚会上,新年钟声敲响之前,所有的人都在倒数。镜头固定在移动的钟面上。)
生:(忍不住大声跟号)10,9,8,7,6,5,...
(新年钟声响起)
老师: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听了新年的钟声。那么,谁能说,10,9,8,7,6,5,4,3,2,1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呢?
生命值:秒。
老师:(用困惑的语气重复)秒?
板书:秒
数学课堂教学联系生活。新年,鞭炮,倒计时...都是孩子最喜欢和向往的情境。利用这些熟悉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知不觉地兴奋起来,让他们在不经意间调动起平时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2)自主探索与合作求知。
1.知道秒针和1秒。
老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是...
健康:小时和分钟。
老师:我们没有学过“第二”。怎么知道“秒”的时间单位?
生:钟面上有秒针。
健康:...
老师:(展示课件,展示钟面模型)哪只手是秒针?
生:最瘦最长的一个。
老师:秒针是怎么计时的?谁能告诉你一些事情?
生:(到前面)秒针走一格要一秒。
老师:哦,原来秒针占了一秒的小空间,原来如此?
(展示课件:时钟上的秒针同时移动和滴答。)
生:(笑)是啊!
(“秒”的时间单位早已被学生认可。几乎所有的大型挂钟都有秒针。以前只是让学生有意忽略,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可能没注意到那个身材特别的“高个子”。所以学生自己引出话题,自己传授知识。老师在这里扮演的是怀疑和求证的角色,吸引学生“帮助”老师解疑。)
整个体验是1秒。
老师:一秒钟像这样滴答。你能做什么?
生:拍手。(做动作)
老师:(跟着)对,很好!
生:我眨眼一秒。
老师:(跟着动作)你是对的,太棒了!
生:我一秒写一个字1。
生:我跺脚一秒。
健康:...
(本节课以预设学生秒的体验为重点,新课程重在“体验”。对于抽象的、非物质化的“时间”,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来配音和表演,让学生有一种具体的、物质化的感觉。初三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增加感性认识。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和能力,都能在实际行动中体验到“1秒”的长度。)
3.1秒的值。
老师:就1秒,滴答滴答的走,我们真的什么都做不了。但是现在科技发达,很多现代工具可以在1秒内做很多事情,现代交通工具可以在1秒内走很多距离。谁知道一些这样的知识?
生:(谁都不说话,看着对方)
老师:(展示课件)
飞机每秒钟大约飞行250米。
火车每秒行驶约55米。
汽车
大约每秒20米。
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约500米。
这颗卫星每秒钟大约运行7900米。
一些计算机每秒可以计算大约3万亿次。
……
生:(惊讶)
(增加知识积累。这些孩子年龄小,家庭情况不太好,课外书少。我预计不太可能有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所以我提前准备了很多资料,让同学们通过课件自由选择自己得到和关注的内容,开阔视野。)
老师:怎么样?时间宝贵,连1秒都不可小觑吧?谁还记得20xx年8月27日雅典奥运会上刘翔获得男子110米栏世界冠军的成绩?
生命值:12秒91。
老师:在不到13秒的微不足道的时间里,刘翔成为举世闻名的飞人,为祖国争光。如果他慢1秒,就不会登上领奖台拿金牌。你问他,他会告诉你:1秒对他来说极其重要。同学们,还有什么让你们觉得连1秒都很重要?
生:发射火箭的时候,也要倒数到10,9,8...
生:我们开运动会的时候,也是1秒,1秒。
健康:...
(通过介绍,同学们明确了1秒很短但是很有用。正是这么多的“秒”让同学们意识到,要珍惜时间,要借机渗透,做更短的事情,这样才能用“秒”来记住时间。老师激昂的语调,刘翔冲过终点的精彩瞬间,让同学们热血沸腾,为他的成绩自豪,为他的祖国骄傲。)
4.见面几秒钟。
老师:而且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每个人都期待着新年的到来,所以他们兴奋地数着新年钟声敲响前的最后几秒钟。刚才新年钟声响起前倒计时了多少秒?(重复刚才倒数的场景,学生不由自主的数。)
再看一遍动画,让学生散乱的思绪被拉回课堂教学。同时,他们可以直观地演示“10秒”是如何计算的,并且是由学生自愿计算的,让学生体验10秒由10“1秒”组成的过程,学习如何计算几秒。)
生:(先答)10秒。
老师:你怎么知道是10秒?
生:秒针从10到12,过了10格,就是10秒。
老师:学生真聪明!老师又考你了。我写一个字“秒”的时候,秒针从1到2,经过几格,多少秒?
生:秒针从1到2经过了五格,也就是五秒。
老师:谁能像老师一样考验学生?你做了什么?秒针离钟面有多远?
生:我写了“针”字。秒针从3到4用了多少秒?
生:秒针从3到4用了五秒。
生:我戴红领巾的时候秒针从5到8用了多少秒?
生:秒针从5点到8点过了15秒。
(在给学生提问的过程中,学生也在思考自己在几秒钟内能做什么,锻炼自己短时间估算的能力,以便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对于学生明显完成不了的,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尽量让学生亲身体验,改善学生的错误印象。比如脉搏跳动,我只是让学生按照中医脉诊的方法,真正找到寸的部位,体验脉搏跳动的速度,给他们看时间,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脉搏在10秒内跳动了多少次。)
老师:学生们反应真快。你会拿出你的时钟测试你的同桌吗?
(学生活动)
让所有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会拨,会认,会出题,几秒钟完全理解。这个时候,学生们争先恐后,非常开心。手里的校钟可以拨时间,闹钟可以计算时间,学生们玩得很开心。)
理解秒教案第四部分教学目标:
1,知道秒的时间单位,知道秒针移动1就是1秒;掌握分和秒的运行关系,1分=60秒。
2.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与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秒的具体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观察实践能力。
3、借助生活事例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渗透学生的爱国情感教育,培养他们形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秒的具体概念成立,通过观察和配合得出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1分钟=60秒。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体验1分1秒的长度。于是,分和秒的具体概念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钟表实物
学校工具的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呈现春晚保存的一个场景。人们通过倒计时来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并引入了一个新的教训——测量短时间往往需要更小的单位:秒。
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里使用时间单位和秒?
3.你知道什么是秒吗?你还想知道什么?
第二,在自主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
1.独立观察钟面——秒针是与同桌交流你的发现的最快方式,并导致一个漫长而单薄的行走。
2.探究合作学习中分秒的运行关系。
①四人一组进行练习。两个人看分针的变化,两个人看秒针的运动。
②报告分针和秒针的运行结果。
③总结:秒针走一圈,即60格,分针走一格。
黑板:1 =60秒
第三,在活动中体验时间,感知时间的价值。
1,听(1秒滴答)
2.拍一张(感受一秒钟的长度)
3.做吧(让学生在1秒内自由发挥自己能做什么,也就是用动作表达1秒)
4.读一读(1秒给社会带来巨大财富)珍惜时间的道德教育。
5、估算一个点的活跃度
活动1:当老师说开始时,闭上眼睛。每个学生心里估计一分钟到了。睁开眼睛,看看大屏幕上的时间,然后坐下。
活动二:拍手数数。
全班同学看着课件中的时钟,伴随着滴答、拍手、数数,在各种感官中感受一个点的长度。
活动3:估算一个动画的播放时间。
6.玩得开心(1分能做什么)
时间限定为一分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来完成。
报告:自己完成的一分钟。
第四,巩固实践,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我来填(课件)
上节课我们用了40()。
(2)肖丹跑50米用了9分()
③妈妈每天工作8()。
④从学校到家大约需要20()的时间。
2.我将是裁判
3.想想看,谁会先到家?(课件)
乐乐兔:到家的时候是1: 59: 56,悠悠兔:到家的时候是1: 59: 58。
动词 (verb的缩写)课外拓展
1,了解钟表发展史。
2.了解中国古代计时的方法。
六、作业设计(自由选题)
1.可以上网或者查阅书籍,也可以调查身边的人或者自己,看看一分钟能做什么。
2.记录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
3.积累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故事和格言。
4、合理安排,形成个人作息时间。
对教案5的二次理解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钟= 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概念。
二、教具和学习工具的准备:
主题地图课件(或挂图)、各种钟表、钟面模型、口算卡。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进新教师:
1,课件显示主题图,其中时钟时间为11: 59。
这是春晚的场景。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我们现在几点了吗?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倒数。老师和学生一起倒数。
2.老师:要测量这样短的时间,我们需要用一个更小的单位——秒。(板书:秒)
3.告诉我,哪里还用时间单位和秒?学生可以举例:火箭发射、跑步比赛等。
(2)自主探索,学习1 = 60秒。
1.探索测量秒的工具。老师:如何测量小到一秒的单位?这里是一家钟表店(课件赠送)。你认为哪些手表可以计时秒?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里的学生。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发表意见。可能会有以下发现:
(1)电子表(或时钟)。
(2)带秒针的钟。
(3)秒表。
2、学习1分= 60秒。
老师:电子钟、秒表和带秒针的钟都可以用秒来计量时间。现在请拨一下你手中的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学生有困难,老师会提示:分针走多少?1?秒针走1圈,分针走多少?
学生活动和教师检查。老师在反馈的基础上总结了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1圈60秒,分针刚好走1格,由此得出1分= 60秒。
3.完成练习15,问题1,让学生填写适当的时间单位。
(3)1分钟的体验是多久?
1,建立1分钟的概念。
老师:1分钟有多长?让我们仔细看看。老师打开钟面的电源,让学生看着钟面上的秒针静静地走。老师:1分钟我们能做什么?现在给你1分钟,要求1,2,3组的同学从做口算,画图,写一段什么都可以,第四组的同学想做什么都可以。反馈。老师强调:虽然1分钟很短,但是利用好它可以做很多事情。
2.结合实践完成练习14,问题10。
老师:你跑50米需要多长时间?请在小组内交谈,小组长会记录每个学生的成绩。比一比,谁跑得最快?
3、对手表历史的初步了解。
老师:没有这些钟,我们怎么知道时间在1分1秒的时候过去呢?在学生充分表达意见的基础上,老师播放课件,展示一些古老的计时工具。老师:感兴趣的同学应该多找一些资料,下次再开新闻发布会。
(4)课程总结后,要求学生完成练习14的问题6。
反馈。
老师:你的估计是多少?回家后检查一下,或者让爸爸妈妈帮你记录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