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理解教案

作为一名敬业的教育工作者,你通常需要使用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五个秒懂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秒教案理解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概念。养成观察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2.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3.情感目标: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理解数学及其价值,对数学产生好奇心,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过程:

首先,创设情境,回顾引言。

老师:同学们,我们家乡有一位航天英雄。你知道他是谁吗?

(聂海胜)同学们,你们看他(展示聂海胜出征的画面和瞬间)。这是聂海胜和同伴即将上天的时刻。现在几点了?(指出生时间)

老师:7点35分,聂海胜和队友们向祖国和家人挥手告别,自豪而自信地走进飞船。(课件展示了飞船即将发射时的图片和时间。)现在几点了?

老师:英雄准备好了,飞船就要点火了。让我们一起回顾激动人心的时刻(飞船点火前播放倒计时视频,30秒准备,20秒准备,10,9...2,1,点燃)。

师:刚才的场景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时间单位——秒。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测量一个短暂的时间,我们需要使用比时间和分钟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秒(提示题目:秒的理解)。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有趣、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时间”看似老生常谈,但对于中年级小学生来说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易理解。以学生们熟悉和敬仰的家乡英雄聂海胜作为课堂的引子,从已经学过的知识到新话题的自然过渡,既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系统的时间概念做了铺垫。]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识

1,知道1秒。

老师:虽然秒是测量短时间的单位,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你在哪里见过秒?(路上红绿灯,运动员比赛计时等。)

【设计意图:数学服务于生活,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寻找秒,让学生感受到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秒在生活中有它的作用。]

老师:秒在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用什么来测量秒?

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各种计时的钟表。

了解二手,发现二手的特点。钟面上的三根指针中,秒针又细又长,走得最快。

老师:看着钟,告诉我你能找到什么关于秒的信息。(从同学们的回答来看,秒针移动1,也就是1秒。)课件显示秒针移动1,是多久?

课件显示秒针从12到1。这是多少秒?

课件显示秒针从12到6。这是多少秒?

课件显示秒针从1到5。多少秒了?你怎么想呢?

课件显示秒针从12到5,多了2格。多少秒?

课件显示秒针从6到11有3格。多少秒了?

课件显示从12到12用了多少秒?

学生活动:学生两人一组合作,为一个生命移动秒针,为另一个生命报时,然后交换。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重要途径。1秒的感知和秒的具体概念的建立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通过多媒体展示秒针的运动,可以让学生知道几秒的时间,让学生互动地知道秒。多种体验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第二”的概念]

2、知道1分=60秒。

老师:我们已经知道秒会走1,秒针会走1。多少秒了?

团队合作:观察时钟。秒针走1圈。分针会怎么样?

指向生活的理论。

得出秒针走1圈,也就是60秒,分针走1格,也就是1分。1分钟=60秒。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的获得必须基于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学生自己观察分和秒的关系,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操作和思维活动。

三、活动体验,感觉时间宝贵

1,感觉1秒

老师:1秒有多长?让我们闭上眼睛去体验吧。你怎么想呢?(课件秒针用时1秒。)?

老师:1秒我们能做什么?(老师玩1秒,学生试着做。)

学生报告他们能在1秒内完成什么。

老师:我们眨眼,拍手,读一个句子,等等。在1秒内,那么在1秒内我们可以在生活和生产中做些什么呢?

课件:1秒,猎豹可以在草原上飞28米。

蜂鸟扇动翅膀55次,

植物中生长最快的竹子有10微米长。

三峡电站1秒可发电2700千瓦时。

汽车跑20米1秒。

神舟六号飞船1秒飞了7.8公里。

在1秒内,全球造林面积约为1414平方米...

老师:看了《生命中的1秒》,你有什么感想?

2.体验1分钟。

老师:1秒在生活和生产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小看这短暂的时间。那么1分钟有多长呢?来体验一下吧。(老师播放滴答1分钟,学生安静观察。)

谈谈你的感受。

游戏活动:尝试背单词1分钟。比较谁记得多。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和图片来表现引导学生短时间感受的作用。让学生觉得1秒和1分钟很短,但是很珍贵。正是分秒构成了时间的长河。只要我们用心,我们也可以在学习时间里创造奇迹。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第四,结合实际,巩固拓展

1,小裁判

前不久学校开运动会,是初三四个男同学跑50米的结果。

初三组男生50米跑成绩统计表

老师想请你们做小裁判,评判谁是冠军,说出你们的理由。你还能问什么问题?

2.练习14,问题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修改。时间单位,我会用。

小华每天睡觉9次(),每天看动画片30次,每天吃饭20次,戴红领巾20次左右(),小明跑50米12(),跳绳10 7次(),做眼保健操5次左右()。

3.练习14,问题6,

填写适当的时间单位:

4.全班总结。

老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时间家族中的一个小成员,秒,感受到了时间的重要性。这四十分钟你收获了什么?

【设计意图:梳理知识,使之有条理、系统化;升华思维,提高思维能力,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家庭作业:

(1)告诉爸爸妈妈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②找出你生命中的1秒可以做什么?

理解秒教案第二部分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分数较小的时间单位“秒”,记忆1分钟=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和理解。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进一步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一分钟开始到下一分钟。

教学重点

知道时间单位秒以及秒和分的前进速度。

教具

演示用物理时钟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回答。

(1)分针走1需要多久?散步怎么样?

(2)时针从前一个数字到下一个数字需要多长时间?

(3)1是多少分?

2.在下面的钟面上说出时间并写下来。

二、揭示话题

计算较短的时间,如60米、100米运动会所用的时间和20十字路口计算问题所用的时间,一般不用时间和分钟,而常用分数较小的单位——秒。这节课是学习《秒的认识》和小学数学教案《秒的认识》。(板书题目:秒的理解)

三,新的教学课程

1.知道时间单位“秒”。

用秒针展示实物时钟,观察后问学生:钟面上有几根指针?哪根针走得最快?

指出:这根最长、最细、速度最快的针叫做“秒针”。秒针走一个小方块需要1秒。我们通常会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每一次滴答都是1秒。

2.知道分钟秒的进度。

老师将分针和秒针设置在12上,然后将秒针慢慢移动一圈,让学生观察分针走了多少格。

问题:(1)秒针走了一次多少格?多少秒了?

(2)秒针走了一次,分针走了多少格?比分是多少?

(3)那么1是多少秒?

黑板:1 =60秒

3.体验1秒需要多久?

(1)老师报秒数,要求学生从1到10写。需要多少秒?

(2)你深呼吸几秒钟?

第四,巩固练习

1.

(1)钟面上有()针,较短的针叫()针,较长的针叫()针,细长的针叫()针。

(2)钟面上有()个大方块和()个小方块。时针走1时,大方块是()小时,分针走1时,小方块是()分钟。

③60分钟= () 60秒=()分钟。

2.练习课本第72页的下列内容。

动词 (verb的缩写)课程总结

根据学生对这节课所学内容的复习,老师做一个总结。

1.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知道了三种时间单位,即时、分、秒。

2.小时、分钟、秒的关系是: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3.时间是一秒一秒积累起来的,所以学生要从小珍惜时间,从珍惜每一分钟开始。

不及物动词分配

练习19,问题5,6和7。

七、思维练习

练习19,问题9。

第二理解教案3 1。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五册第59-61页,习题14,题1和6。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让学生知道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钟=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概念。

(2)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3)情感目标:

1.在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学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近的感情,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

1.让学生知道1 =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概念。

四、教具和学习工具的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习钟表,家用闹钟手表。

动词 (verb的缩写)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看-

放映课件(新年到了,鞭炮声起,孩子们喜气洋洋,午夜将至,春节晚会上,新年钟声敲响之前,所有的人都在倒数。镜头固定在移动的钟面上。)

生:(忍不住大声跟号)10,9,8,7,6,5,...

(新年钟声响起)

老师: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听了新年的钟声。那么,谁能说,10,9,8,7,6,5,4,3,2,1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呢?

生命值:秒。

老师:(用困惑的语气重复)秒?

板书:秒

数学课堂教学联系生活。新年,鞭炮,倒计时...都是孩子最喜欢和向往的情境。利用这些熟悉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知不觉地兴奋起来,让他们在不经意间调动起平时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2)自主探索与合作求知。

1.知道秒针和1秒。

老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是...

健康:小时和分钟。

老师:我们没有学过“第二”。怎么知道“秒”的时间单位?

生:钟面上有秒针。

健康:...

老师:(展示课件,展示钟面模型)哪只手是秒针?

生:最瘦最长的一个。

老师:秒针是怎么计时的?谁能告诉你一些事情?

生:(到前面)秒针走一格要一秒。

老师:哦,原来秒针占了一秒的小空间,原来如此?

(展示课件:时钟上的秒针同时移动和滴答。)

生:(笑)是啊!

(“秒”的时间单位早已被学生认可。几乎所有的大型挂钟都有秒针。以前只是让学生有意忽略,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可能没注意到那个身材特别的“高个子”。所以学生自己引出话题,自己传授知识。老师在这里扮演的是怀疑和求证的角色,吸引学生“帮助”老师解疑。)

整个体验是1秒。

老师:一秒钟像这样滴答。你能做什么?

生:拍手。(做动作)

老师:(跟着)对,很好!

生:我眨眼一秒。

老师:(跟着动作)你是对的,太棒了!

生:我一秒写一个字1。

生:我跺脚一秒。

健康:...

(本节课以预设学生秒的体验为重点,新课程重在“体验”。对于抽象的、非物质化的“时间”,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来配音和表演,让学生有一种具体的、物质化的感觉。初三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增加感性认识。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和能力,都能在实际行动中体验到“1秒”的长度。)

3.1秒的值。

老师:就1秒,滴答滴答的走,我们真的什么都做不了。但是现在科技发达,很多现代工具可以在1秒内做很多事情,现代交通工具可以在1秒内走很多距离。谁知道一些这样的知识?

生:(谁都不说话,看着对方)

老师:(展示课件)

飞机每秒钟大约飞行250米。

火车每秒行驶约55米。

汽车

大约每秒20米。

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约500米。

这颗卫星每秒钟大约运行7900米。

一些计算机每秒可以计算大约3万亿次。

……

生:(惊讶)

(增加知识积累。这些孩子年龄小,家庭情况不太好,课外书少。我预计不太可能有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所以我提前准备了很多资料,让同学们通过课件自由选择自己得到和关注的内容,开阔视野。)

老师:怎么样?时间宝贵,连1秒都不可小觑吧?谁还记得20xx年8月27日雅典奥运会上刘翔获得男子110米栏世界冠军的成绩?

生命值:12秒91。

老师:在不到13秒的微不足道的时间里,刘翔成为举世闻名的飞人,为祖国争光。如果他慢1秒,就不会登上领奖台拿金牌。你问他,他会告诉你:1秒对他来说极其重要。同学们,还有什么让你们觉得连1秒都很重要?

生:发射火箭的时候,也要倒数到10,9,8...

生:我们开运动会的时候,也是1秒,1秒。

健康:...

(通过介绍,同学们明确了1秒很短但是很有用。正是这么多的“秒”让同学们意识到,要珍惜时间,要借机渗透,做更短的事情,这样才能用“秒”来记住时间。老师激昂的语调,刘翔冲过终点的精彩瞬间,让同学们热血沸腾,为他的成绩自豪,为他的祖国骄傲。)

4.见面几秒钟。

老师:而且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每个人都期待着新年的到来,所以他们兴奋地数着新年钟声敲响前的最后几秒钟。刚才新年钟声响起前倒计时了多少秒?(重复刚才倒数的场景,学生不由自主的数。)

再看一遍动画,让学生散乱的思绪被拉回课堂教学。同时,他们可以直观地演示“10秒”是如何计算的,并且是由学生自愿计算的,让学生体验10秒由10“1秒”组成的过程,学习如何计算几秒。)

生:(先答)10秒。

老师:你怎么知道是10秒?

生:秒针从10到12,过了10格,就是10秒。

老师:学生真聪明!老师又考你了。我写一个字“秒”的时候,秒针从1到2,经过几格,多少秒?

生:秒针从1到2经过了五格,也就是五秒。

老师:谁能像老师一样考验学生?你做了什么?秒针离钟面有多远?

生:我写了“针”字。秒针从3到4用了多少秒?

生:秒针从3到4用了五秒。

生:我戴红领巾的时候秒针从5到8用了多少秒?

生:秒针从5点到8点过了15秒。

(在给学生提问的过程中,学生也在思考自己在几秒钟内能做什么,锻炼自己短时间估算的能力,以便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对于学生明显完成不了的,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尽量让学生亲身体验,改善学生的错误印象。比如脉搏跳动,我只是让学生按照中医脉诊的方法,真正找到寸的部位,体验脉搏跳动的速度,给他们看时间,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脉搏在10秒内跳动了多少次。)

老师:学生们反应真快。你会拿出你的时钟测试你的同桌吗?

(学生活动)

让所有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会拨,会认,会出题,几秒钟完全理解。这个时候,学生们争先恐后,非常开心。手里的校钟可以拨时间,闹钟可以计算时间,学生们玩得很开心。)

理解秒教案第四部分教学目标:

1,知道秒的时间单位,知道秒针移动1就是1秒;掌握分和秒的运行关系,1分=60秒。

2.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与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秒的具体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观察实践能力。

3、借助生活事例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渗透学生的爱国情感教育,培养他们形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秒的具体概念成立,通过观察和配合得出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1分钟=60秒。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体验1分1秒的长度。于是,分和秒的具体概念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钟表实物

学校工具的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呈现春晚保存的一个场景。人们通过倒计时来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并引入了一个新的教训——测量短时间往往需要更小的单位:秒。

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里使用时间单位和秒?

3.你知道什么是秒吗?你还想知道什么?

第二,在自主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

1.独立观察钟面——秒针是与同桌交流你的发现的最快方式,并导致一个漫长而单薄的行走。

2.探究合作学习中分秒的运行关系。

①四人一组进行练习。两个人看分针的变化,两个人看秒针的运动。

②报告分针和秒针的运行结果。

③总结:秒针走一圈,即60格,分针走一格。

黑板:1 =60秒

第三,在活动中体验时间,感知时间的价值。

1,听(1秒滴答)

2.拍一张(感受一秒钟的长度)

3.做吧(让学生在1秒内自由发挥自己能做什么,也就是用动作表达1秒)

4.读一读(1秒给社会带来巨大财富)珍惜时间的道德教育。

5、估算一个点的活跃度

活动1:当老师说开始时,闭上眼睛。每个学生心里估计一分钟到了。睁开眼睛,看看大屏幕上的时间,然后坐下。

活动二:拍手数数。

全班同学看着课件中的时钟,伴随着滴答、拍手、数数,在各种感官中感受一个点的长度。

活动3:估算一个动画的播放时间。

6.玩得开心(1分能做什么)

时间限定为一分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来完成。

报告:自己完成的一分钟。

第四,巩固实践,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我来填(课件)

上节课我们用了40()。

(2)肖丹跑50米用了9分()

③妈妈每天工作8()。

④从学校到家大约需要20()的时间。

2.我将是裁判

3.想想看,谁会先到家?(课件)

乐乐兔:到家的时候是1: 59: 56,悠悠兔:到家的时候是1: 59: 58。

动词 (verb的缩写)课外拓展

1,了解钟表发展史。

2.了解中国古代计时的方法。

六、作业设计(自由选题)

1.可以上网或者查阅书籍,也可以调查身边的人或者自己,看看一分钟能做什么。

2.记录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

3.积累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故事和格言。

4、合理安排,形成个人作息时间。

对教案5的二次理解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钟= 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概念。

二、教具和学习工具的准备:

主题地图课件(或挂图)、各种钟表、钟面模型、口算卡。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进新教师:

1,课件显示主题图,其中时钟时间为11: 59。

这是春晚的场景。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我们现在几点了吗?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倒数。老师和学生一起倒数。

2.老师:要测量这样短的时间,我们需要用一个更小的单位——秒。(板书:秒)

3.告诉我,哪里还用时间单位和秒?学生可以举例:火箭发射、跑步比赛等。

(2)自主探索,学习1 = 60秒。

1.探索测量秒的工具。老师:如何测量小到一秒的单位?这里是一家钟表店(课件赠送)。你认为哪些手表可以计时秒?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里的学生。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发表意见。可能会有以下发现:

(1)电子表(或时钟)。

(2)带秒针的钟。

(3)秒表。

2、学习1分= 60秒。

老师:电子钟、秒表和带秒针的钟都可以用秒来计量时间。现在请拨一下你手中的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学生有困难,老师会提示:分针走多少?1?秒针走1圈,分针走多少?

学生活动和教师检查。老师在反馈的基础上总结了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1圈60秒,分针刚好走1格,由此得出1分= 60秒。

3.完成练习15,问题1,让学生填写适当的时间单位。

(3)1分钟的体验是多久?

1,建立1分钟的概念。

老师:1分钟有多长?让我们仔细看看。老师打开钟面的电源,让学生看着钟面上的秒针静静地走。老师:1分钟我们能做什么?现在给你1分钟,要求1,2,3组的同学从做口算,画图,写一段什么都可以,第四组的同学想做什么都可以。反馈。老师强调:虽然1分钟很短,但是利用好它可以做很多事情。

2.结合实践完成练习14,问题10。

老师:你跑50米需要多长时间?请在小组内交谈,小组长会记录每个学生的成绩。比一比,谁跑得最快?

3、对手表历史的初步了解。

老师:没有这些钟,我们怎么知道时间在1分1秒的时候过去呢?在学生充分表达意见的基础上,老师播放课件,展示一些古老的计时工具。老师:感兴趣的同学应该多找一些资料,下次再开新闻发布会。

(4)课程总结后,要求学生完成练习14的问题6。

反馈。

老师:你的估计是多少?回家后检查一下,或者让爸爸妈妈帮你记录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