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看待体育?
观察同一物体在不同参照系中的运动,我们看到的是不同的情况。佛的参照系在他心里。其实跟着心走。我真不敢相信。。
(转载)1。佛教文化与体育密切相关。
一方面,佛教认为人体稀有,佛法难求,要更加爱惜自己的身体;另一方面,佛教强调精神修养,而运动不依附于身体。体育本质上是通过体育锻炼磨练人的意志和性格,使人树立生活自信,将体育的精髓融入生活,激发超越自我的力量。在许多方面,体育可以从佛教文化中获得宝贵的启示。
体育精神是人类自强不息、自我超越的精神。金牌第一,先赢不是体育的本质。体育本质上是一种人的高度和谐,一方面是运动员身心状态的和谐,另一方面是比赛过程的和谐,即比赛的和谐。体育竞技的过程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没有任何雕琢。在运动的过程中,人是无我的,超越自己的意志,进入一种空灵的忘我境界。
如果把体育看作一种人生哲学,它所倡导的平等、公平、正义、包容、和谐,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对社会和谐的促进,对世界和平的倡导,与佛教哲学相辅相成。可以说,建设一个和平、公正、美好、和谐的世界,不仅是奥林匹克的目标,也是佛教的终极追求。
二、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体育的贡献
体育是一种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人类的需要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发展。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的传统体育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儒、道、释的环境下,形成了中国传统体育的基本特征。尤其是佛教文化和观点对中国传统体育的渗透最为明显,对中国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佛教文化禅修法促进了中国保健体育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的佛教和道教在长生不老的问题上有过长期的争论。道教求身体长生;佛教看重精神解放;毫无疑问,佛教追求的是长生,其终极目标是涅槃,即涅槃四德中的“常态”,即长生。佛教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影响主要是以禅修的形式。通过长期的冥想练习,运用一些调节气息、心、体的方法,可以锻炼身体的外静内动,促进人体健康长寿。
冥想与人的心理和生理密切相关。人体的结构非常复杂和精巧。它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主要依靠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作用。同时,根据生理学的观点,人体结构的最大功能在于维持生命。它一方面在体外吸收营养物质和氧气并供应给体内各个器官,另一方面排泄体内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这种物质交换的现象叫做“新陈代谢”。冥想首先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心理往往更影响生理。比如:我内心感到羞愧,我觉得脸很红;我心有所忧,但并不觉得苍白消瘦。这是对我身体的心理影响。开心的时候五官感觉美好,难过的时候则相反,这是对五官的心理影响;当你兴奋时,你的食欲会增加,但当你沮丧时,它会减少。这是对你胃的心理影响。愤怒、嫉妒等异常情绪会造成血液和各种组织中的毒素,这是对血液的心理影响,说明心理力量足以支配身体。
人体有两个方面:生理和心理。虽然我们是搞修养的,但是两方面都不能偏废,心理方面其实更重要。从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也是联系、管理和调节神经活动的一般机制。巴甫洛夫创立高级神经活动的条件反射理论时,用一只狗做实验。狗一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通过大脑皮层的活动,传递到延髓的唾液分泌中枢,再传递到分泌腺,这也是心理影响生理的一种解释。冥想不仅可以使血液在生理上运行良好,使人受益匪浅,而且可以使全身精神在心理上得到统一和集中,从而促进心理现象进一步向健康发展。保持冷静的态度是对抗注意力分散的唯一方法。同时,心态平和正常,头脑清晰快乐。自然可以促进身体安宁,消除病痛,延年益寿。冥想使精神集中。关于精神集中的问题,我们可以用这个例子来说明:我们可以用棱镜或者凸透镜把曝光带到一个焦点上,然后就可以有灼烧的功能,因为曝光集中后,会产生高度的热量。同样在冥想状态下,大脑皮层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可以协调和恢复大脑的功能。人的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产生了正常情况下无法拥有的灵感和智慧。这是从冥想中产生智慧的佛教修行方法。同时,人的冥想可以明显降低人体的基础代谢,减少氧的消耗,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是正常人的60%左右,而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减少,免疫功能增强。
佛教禅修是中国古代保健的重要法则之一,为中国保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禅宗对中国武术的影响
佛教僧尼习武从我国南北朝时期开始,武术界认为佛教僧尼习武源于禅宗的早期始祖菩提达摩。可以说佛教武术是中国武术最具代表性的。少林武术的起源和繁衍深受禅宗的影响。正如日本佛教历史学家毛雄所说:“中国武术的背后有禅宗思想和练习。”禅宗思想对少林武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般表现在少林拳的中心思想、拳法的内在修养、武术的目的和戒律、武德等方面。少林武术内功中的上乘功夫,讲究养气调心,是超越神化的,是建立在心性的坚持上的。《少林拳秘笈》中说:“优秀的武术,只有带着一点禅意,才能活泼从容。所谓超越,就像一个外国人。”少林寺拳谱指出:“达身不如达身,达心不如达身。先取人心,再以身作则。”如果你确定要出去,你的心就会动,然后一切就会水到渠成。少林寺拳谱也说:“耳与心更益,目与心更明,口与心更勇,鼻与心更有力,手与心更快。”“五行融为一神,心动而内劲生”,还是强调心的作用。
内修有养气和炼气两种学说。养气的锻炼规律都是来自禅宗;炼气讲究姿势、调息、运气。它是在佛教禅宗的基础上吸收了道教和民间气功的一种武术内功气功。少林门派传授的内功修炼境界分为三个时期。就拿功夫来说吧,它的特点是精神会和内运行,调节气息和脏活。目的是尽快进入静寂,以心引神,使神随,使神动于脏腑经络,从而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为拳术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功夫的特点是刚柔相济,动静结合,补气凝神。成功可以为神之灵服务,神之灵可以循环全身,不怕拳打脚踢,还可以增强自己拳脚的攻击力。功夫过硬是少林内功的最高境界,特点是刚柔并济。它刚柔相济,刚柔相济,变化多端,敏捷莫测。
少林武术源于佛教,所以不能不受到佛教慈悲禁杀宗旨的影响。强调练武的目的是锻炼身体,防身防暴,严禁依仗艺术乱用,好斗无情。少林寺的武功来历极其谨慎。如果传给俗家弟子,那一定是一个本事好,品德好的人。
佛教武术,以内家拳为基础,以炼气劲为目的,是强身健体之术,克敌制胜之根本。《易筋经》和《水木经》中记载,佛教武术强调心灵的锻炼,以禅定为修心的法则,其武术的目的和纪律与对武德的追求密不可分。因此,佛教文化与中国武术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综上所述,佛教的禅修修身方法,以及以宗教气功或瑜伽修炼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对佛教的养生保健和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三,佛教文化中的一些哲学观点对我国现代体育的启示和借鉴
中国现代体育逐渐融入世界体育舞台,同时丰富和发展了世界体育文化。现代中国体育已经成为世界体育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随着现代体育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观看职业竞技体育的同时,对自己所能参与的群众体育、强身健体、体育娱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修炼身心的方法远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佛教文化中的一些修炼方法对我国现代体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佛教的精神修养和解决身心问题的方法对现代健康教育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焦虑和急躁是生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安心的方法是养生的第一要诀。心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占据主动。心静则气和,血顺则行。如果血液通畅,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朝气蓬勃的人,体内抵抗力会很强,病会自己治好。所以治疗要以心为主。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正因如此,才有了“下士健身,中士健身,上士健身”的说法。人也是如此:看脸不如看精神,看心不如看精神。心态平和,患者相信坚定和专业,两颗心合二为一,可以治百病,没有神奇的效果。劳累过度的人疲惫而繁华,劳累意味着内心太过充实而空虚。心若充盈,则不收肝(木)火,心若不收肝火,则肝气积聚,旺盛。肝脏虚弱,脾胃有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良,晚上睡不安稳。土也能抗水,所以肾水大大不足。水不足,火更旺,心肾相连,心更弱,肺病就成了。互相关联,一直动,一下子就病了。扰者在痴,所以治在于静其心,静其心,静其心,知其心即自知,养生之效在于心安。人生的一切事业都是以精神为基础的,精神衰退的强弱取决于心灵的平静,一句乱七八糟的话足以阻碍一切工作。
修行最忌讳“乱”字。心受扰,可外扰事物,内扰“血气”,使之异常。所有的“烦、怒、惧、恐、喜、忧、昏、疑”都是紊乱的表现,是许多疾病和短命的根源。不仅在病愈时不要迷茫,平时也要避免迷茫。
人在生病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怨恨(注:怨恨是指对他人的仇恨、怨恨和伤害的心理。愤怒是佛教中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痴并称“三毒”。).这时候一定要坦然接受,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然后慢慢调理,身体会很快恢复的。心态平和才能气顺,气顺才能治病。否则急躁了,肝气受损,病情加重。如果心态平和,全身的血气就能充分发挥。
现代医学表明,疾病是由心灵引起的,也就是说,疾病大多是由人的心理问题引起的。就身心而言,佛教更注重心性的修炼。佛教文化认为,如果身体遭受疾病的痛苦,身体不可能健康,心灵又如何解脱?因此,它主张身体锻炼应在整个精神修养过程中自然发展,因此它强调精神修养是彻底解决身体疾病的关键。排除杂念,让心灵放飞,采取“中道”的生活方式,让身体回归人性的原始自然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二)佛教以禅修为基础的养生形式,为现代人追求健康长寿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侧重于生理和心理健康,即人的健康是生理和心理的统一。现代体育不能只把健康当作身体活动而忽视心理锻炼。佛教的禅修是养生的主要形式,即通过禅修,外静内动,而内指调节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促进机体的基础代谢,从而实现调节机制,进而改变机体各功能器官的功能,促进人体健康。
禅修是中国传统养生中从佛教传承下来的宝贵遗产。通过冥想,阴阳杨灿平衡,经络疏通,气血通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佛教徒认为,人的情绪波动和无休止的思念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干扰了生理机体。所以要在冥想中冥想,不断的冥想,力求清净,排除杂念,稳定情绪。其次,冥想可以降低人体新陈代谢,客观上减少人体运动消耗,从而延长人体寿命。冥想可以理清思绪,增进健康,是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因此,佛教的禅修养生思想为促进现代人身心健康的完美状态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3)佛教思想中的“中道”学说及其“禁欲主义”对促进人们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完善具有重要启示。
佛教反对过度放纵,同时反对禁欲主义。佛教文化认为享乐贪婪不利于健康,会严重损害身心,对个人心理发展极为不利。佛教主张:生活简单而不是困倦,简单而不是辛苦,要安静满足,要加强精神修养,消除欲望,回归人性本来的自然状态,在物质利益和荣誉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在现代中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运动员在金钱和权力的刺激下,在贪婪的教唆下,做出了违背职业体育和竞技体育道德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体育的纯洁性,扭曲了运动员的心灵,不利于现代体育的发展和运动员个人的心理健康。因此,佛教的“中道”和“苦行”对规范和促进体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佛教文化中的一些观点对体育运动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佛教的养生手段,是当今大众体育推崇的对象。与此同时,佛教文化中的一些哲学思想,如因果报应、缘起论等,也逐渐引起了中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佛教“缘起论”的哲学观认为“一切相皆虚妄。”指示大家不要执着于身体,只有当自己能承受的时候,才能摆脱烦恼。我们的身体就是身体,不要太执着于身体的发展。过度和超负荷的锻炼有时会适得其反。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现代人带来了很多烦恼,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让他们通过体育锻炼来发泄自己的不开心。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们在运动中不能盲目过度的按照运动规律消耗身体,这样会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所以现代群众体育还是有很多盲点的。人们在不遵守规则进行体育锻炼时渴望获得成功,这有时会伤害他们的身心。所以人要从佛教文化中得到启发,懂得按照“中道”做事。
(5)佛教的修行有利于塑造体育人。
从伦理和行为的角度来看,佛教以“戒、定、智”为纲的修行,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自律体系。佛教要求修行者基于禁欲和某些宗教戒律,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身、口、心”,这种佛教“禁欲、立志、智慧”的思想是可以应用的。行为是理性的,有高度的自制力,自我塑造能力强,有力量控制自己,使行为符合所在社会的伦理规范。对规范运动员的过激行为、过度追求名利、违反体育道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佛教文化对现代人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对现代人的促进和完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