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不仅仅是饮食和锻炼...外求不如内求,自省尤为关键。
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很多人把注意力从温饱转向健康问题。大鱼大肉和缺乏锻炼是许多人知道要避免的健康“雷区”。然而,健康的生活真的只是饮食和运动吗?无论是饮食诱发的疾病,还是情志疾病,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可以通过早期干预来预防的。但在很多人心目中,似乎健康只和医生有关,生病找医生就好。前阵子热播的电视剧《老中医》里,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医生,我的命在你手里”。乍一看这不算什么,但想想就极其恐怖。人生不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吗?一位40岁的女性,身体不适一段时间后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是乳腺癌。她坚持认为医生的检查结果是错误的,因为她非常讲究饮食和运动,没有遗传史。医生再次给她诊断,告诉她其实乳腺癌的发生和心情有很大关系。经医生提醒后,她突然想起自己一直在思考,事情复杂,压力大,经常心情不好...没想到,她得癌症的主要原因竟然是情绪!病前预防需要自省。可能有人会疑惑,我又不是医生,怎么控制自己的健康?其实人体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结构,它会通过不经意的叹息、困倦等等来提醒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身体。“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当我们时刻注意自己的思想和做事的规律,观察五脏六腑和气血的流动,就能尽早发现疾病的症状,通过合理的手段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这就需要自省。自省,简单来说就是养成自言自语,观察内心的习惯。“我一天三次探访我的身体”。如果我的身体出了问题,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哪些因素是可以避免和控制的。自省的重点是关注内在的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吃的太多太油腻了?有没有什么难以思考的事情可能导致你最后生病?你为什么生气?你能平静你的心吗?往往人最不知道的就是自己,因为眼睛经常往外看,不习惯往里看。通过自省,你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目前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并及时做出调整。情志病是自省引起的,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案例,人们往往只关注饮食、运动等身体方面,而忽略了情志这个重要的致病因素。由于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过大,加之熬夜加班,生活作息不良,疾病频发。通过改变生活和工作环境来调节压力的方法不多。更实际的是调整心态,在压力下享受身心,这也需要自省。频繁的自省会让人对自己最初的想法更加敏感,从而在情绪和想法刚刚要产生的时候能够消化。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打消不良情绪,疾病也就无处容身了。很多人经常会有误解。除了自省,自省也有反思的一面。不管生活中与他人碰撞、摩擦的问题是否源于自身,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自己,“惩罚”自己?其实不是的。自省是让你更了解自己。关键是不要纠结谁对谁错,而是要在这个问题出现后客观分析,看看自己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如何更好的提升自己。与对错无关,也与对方无关。自省则相反,不妨尝试* * *自省,必须静下心来,但似乎这并不容易做到。由于外界压力,很多人浮躁,很难静下心来审视自己。此时,你可以尝试* *。* * *不是简单的坐着,还需要平静。安心不仅是* * *的目的之一,也是* * *的前提。这看似矛盾,其实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渐达到了* * *和禅定的统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采用一些辅助的方法。比如选择一个僻静的地方,没有太多的光线和干扰,如果能在空气清新的自然环境中就更好了。* *前最好不要吃太多,否则容易犯困;但是太饿不利于* * *,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坐姿可以相对随意,但要舒服,能坚持很久。* * *注意调节呼吸,使呼吸变得平稳、规律、缓慢、深沉,有利于冥想和健康。* *时最好采取腹式呼吸。婴儿往往睡眠质量较高,这与他们的腹式呼吸不无关系。腹式呼吸可以改善腹腔内的血液循环,增强胃肠蠕动,使呼吸顺畅、密集、细微,有助于消除身心疲劳,增强免疫力。但是注意用鼻子呼吸,不要用嘴。呼吸顺畅后,要调整心态,消除杂念,关注自己,不要去想别人。为了帮助完成* * *,古人也想了很多方法。比如,* * *可以点一炷香,或者用一些香味让人心平气和;或者想象一种状态,专注于一件事,这样就不容易有很多杂念;也可以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眉心,或者某个点上,“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等头脑完全平静下来之后,就可以开始审视自己了。如果在* * * *的过程中拉不回情绪,就不要太在意了。开始练* * *,会有跑出去的意图,然后拉回来,再跑出去。时间长了,可以越来越情绪化。不同体质的夏季食疗有哪些食谱?如何通过运动和* *,提高身体素质?这本书里有答案——易学养生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普专家委员会办公室推荐。由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30位医学专家共同审定,入选“东风工程”图书出版项目。本书提供9+1种体质分析和7个方面的详细指导,做你全家的健康管家。另外,这是一本你可以“听”的健康书,以音频内容的精华,帮助你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掌握全面的健康。(购书详情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版权声明本文选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中医健康养生官方号,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