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用盐的历史是怎样的?

盐的生产和使用起源于中国,盐这个词最初的意思是在容器中煮盐水。《说文》中记载,生的叫卤,熟的叫盐。传说黄帝时代,有一个叫苏莎的军阀,他开始用海水煮牛奶,然后把牛奶煎成盐。它的颜色有蓝色、黄色、白色、黑色和紫色。据推断,中国的人们在神农(炎帝)和黄帝之间的时期就开始煮盐了,中国最早的盐是用海水煮的。到20世纪50年代,福建出土的文物中已有煎盐器具,证明古人在仰韶时期(公元前5000-3000年)就已学会烹煮海盐。

根据以上资料和物证,在中国,盐的起源早在五千年前的炎黄时代就已发生,发明者苏莎是用火烹煮海水盐的鼻祖,后人尊称他为“盐宗”。宋代以前,在河东解州安义县东南十里处建有一座供奉“延宗”的庙。清同治年间,运盐使者乔松年在台州建“盐庙”。殿内供奉着煮海取盐的苏莎,商周时期运卤的管仲,春秋时期在齐国实行“盐政官营”的管仲,被放在陪祭的位置上。

中国也是盐井的发源地。早在战国时期,巴蜀地区(今四川省)就有。秦年间,李冰驻扎在蜀郡。他一边治水,一边勘测地下卤水分布,开始挖盐井。《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知广都盐井所有水脉,通广都盐井所有塘,故蜀满养生。”这是中国古代开凿盐井的最早记录。《蜀王传》:“宣帝节时(公元前69年-公元前66年),打盐井数十口。”自汉代以来,盐池也被用来提取盐。王迅《罗杜甫》:“东有盐池,清净清新,自然而不硬煮。”刘真《陆杜赋》:“又有盐池,炸于阳春,火喷沫。盐自给,不损,不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