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竹山县女娲山是女娲的故乡吗?

一、竹山女娲文化研究和利用的起源

早在20年前,也就是80年代末,家乡脱贫致富的呼声越来越大。很多乡镇想搞经济项目、扶贫项目或者政绩工程,给县内外参加革命工作的本地人发专信。一开始的要求是:有钱,有权,用位,用智——一定要为家乡脱贫致富做点好事。县级机关的大部分干部职工都收到过家乡政府的这类信件。这件事还是一个回应。县城里有些有点权力的部门和主任,给家乡送水泥化肥,有些普通干部有什么方便的权利,给家乡政府送回去1000块钱,五百块钱。是对家乡政府的回应和解释。

1979岁从县里“特招”来到镇上。我在县文化局文艺创作组工作。我的主业是创作剧本,编辑刊物《堵江文艺》。从家乡宝丰政府收到这样的信息,我感到羞愧和尴尬。因为,我一个月工资40.05元,要供两个孩子上学,还要吃喝,还要和别人应酬。在宝丰街老家连父母都养不活。他们做一些小生意来谋生。所以我真的没有任何积蓄可以给家乡政府看,也没有任何权利进行任何物质上的交涉。

但是,我没有工作,没有权利,也没有钱,所以我必须给我的家乡,宝丰镇看看。然后,我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给我讲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很能干的女人,能够做一个泥巴男人。雨下得很大,她还能补天不让下雨,尤其是不下雨的时候(宝丰街做饭缺柴)。后来,那妇人死了,葬在东坡亮子,也就葬了。谁害怕在晚上走路的问题,女宝宝会出来和你说话的公司...有一天,女宝宝像往常一样晚上会和人说话作伴,却遇到了一个流氓,想拉女宝宝做媳妇。后来,女宝宝再也没有出来...

受过民间文学训练的我,突然想到我妈过去给我讲的女娃故事里的女娃是不是古代神话里的“女娲”。正好有个特别的机会去打听。在为全省部署的“三集民俗文化融合”(民歌、民间舞蹈、民间故事)收集、整理、编辑图书的过程中,我去了与宝丰镇一梁之隔的马家渡镇柿树坪村。我擅长唱民歌和讲民间故事。在林的家里,我有意提起了“女娲碑”的传说。林说“女娲碑”是竹山县西部地区对“女娲”的亲切称呼,并说女娲碑是他家门前水渠的盖板。

听了林对宝丰街所谓“女娃”的解释,我豁然开朗;很高兴听到哪里有女娲的题词。在他带我亲眼看了女娲碑上严重风化的物体后,我决定赶回县城,把这个消息报告给文化局长许。徐导演是地道的文化人。他听了我的汇报后,立即安排县文化馆主管文物的干部黄伟对女娲碑文进行了仔细的审核。

黄维同志到柿树坪村,在沟里爬。他回头看了看女娲的碑,那碑已经被当作沟盖了。碑文的印迹很模糊,他几乎看不清字迹的轮廓。但经村民异口同声证实,确实是前些年竖立在山梁子顶上的女娲碑,农校在大寨时被拆除了。于是,我在《湖北文化》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学之后的旅游文化》。作为我决心利用竹山和宝丰女娲的名声,拉动当地旅游、文化、经济回报家乡的先行者。

第二,女娲相关资料的考证和第一篇论文的发表。

利用女娲的名气为家乡宝丰镇推广旅游文化和经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女娲不仅是名人,也是民间有名的神,全国有多达38个地方有女娲讲她的故事!远的甘肃天水路是女娲的发源地,附近的陕西平利早已大肆炒作女神补天。平利县是基于他们县曾经是古雍国的属地,难道古雍国建立的竹山县不是更有理由去揣测“神女补天”的故事吗?但是,竹山要拿出自己的证据。

于是,我开始寻找竹山女娲的资料。首先,在县图书馆翻阅竹山县志木刻竖版,发现“竹山八景”中宝丰镇与马家渡镇交界处的山梁之巅有一景,名为“女娲清索”。其释义云:此处为女娲山,相传为女娲炼石补天之地;因地貌形似青铜锁,又长有葱郁的树林和芬芳的青草,故称“女娲青锁”。古代诗人王祥之有两句诗:“女娲山下行人少,深谷鸟鸣……”《古本县志》注明的地点,现在是两镇交界处跨越315国道的引水渡槽(当地称天桥)下,也就是愿意义务教青年学习书法的退休教师陈的新居前。

对此,我联系到女娲山的发现,写了一篇散文《女娲山》,发表在被县委宣传部郑重接管、永远停刊的《拦河文艺》和小燕市的《十堰晚报》原散文版上。文章详细介绍了女娲山的位置,并着重感叹女娲山建在农校是错误的。这里,真的是《补天女神》里的女娲山吗?不管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都让人不靠谱。

那么,古本县志的依据是什么呢?再查一下备注,以国内最权威的工具书《康熙字典》为准。既然有出处,就得去找,然后去县图书馆粗制滥造了《康熙字典》竖版。最后,我很惊讶地看到了它在“嘿”这个注音下面的解释:嘿,Guguache(这个古老的注音,‘Gugua’读作wa——作者注);嘿,一个古老的神圣的女人,她开始制造一个春天,并从土壤中制造人;炼石补天;相传炼石补天位于云阳竹山县城以西40里的女娲山.....《康熙字典》的这个释义来源于《史记》。五帝传。当然,我查阅了历史记录。《五帝传》,证明康熙字典里的云确实来源于此。

中国人有传统习惯,不知道的事不可信。所以,补天女神在宝丰——这就是经典里的证据!于是,我一方面告诉宝丰文化站的王义夫和张杰,我已经核实了补天女神确实在宝丰。王和张第二天去了镇上。我把康熙字典里关于“女娲”的那一页复印了几份,让他们拿回去给宝丰,让他们先把它当成文化站。游说宝丰镇党委和政府官员,特别是重点说服党委书记季洪山。另一方面,我马上着手做一篇论文《女娲应惊天下》——题目来源于毛泽东的诗《女神应安,当惊天下!》本文由县旅游局创办的《竹山旅游报》撰写并首次发表。关于论文的论点和论据将在下面讨论。(未完待续)

三、“女娲应惊天下”的原文及解释

——女娲山文化旅游景观开发之我见

竹山县历史文化悠久。民间文化艺术有深厚的积淀,这是众所周知的;秦巴风情浓郁,众说纷纭;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旅游文化蓬勃发展时可以大力开发的富矿。县城南部深山拦河上游鲜为人知的驴头峡漂流,是我县旅游文化经济第一,两个效益一直看好。可见山不高,仙有名,水不深,龙有灵。那么,女娲这个名字为世人所尊崇和称赞的开发建设,早就应该提上我县旅游、文化、经济发展的议事日程了。因为我是女娲山人,我深爱着我的故土,所以我不在乎我的才华,但我不在乎人。试谈谈我的见解,传授给方家,以求我县社会经济效益新的增长点。

(解说)论文开篇思路清晰,总结了我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利用人力资源拉动旅游经济的实例,从而证明开发利用女娲文化景点的必要性。

第一,关于女娲的味道。

要发展女娲山的文化旅游经济,首先要对女娲山的“味道”有足够高的认识。女娲自诞生和入世以来,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赞美和崇敬,也为世界各民族所熟知。甚至各种社会制度和政治观点的人都对她有好感,钦佩她。(解说)这种观点以前没有过,或者说大专家以前不敢说。从母爱的角度来说,不应该有政治和阶级,而是人类甚至动物的本性。所以女娲神奇功效的覆盖面非常广。

对女娲的赞美、崇敬、敬仰和敬仰,不是任何人写什么专门文件强调的,也不是任何权威人物号召的,更不需要专家学者来决定,更不需要为她整理先进人物模范事迹的典型材料,而是来自女娲自身人格力量的展示和她自己建立的齐天盖地的贡献:第一,她们以土著的身份创造了人类;第二,炼石补天拯救了人类;第三,兄妹结婚,繁衍人类;第四,庆祝婚丧嫁娶的仪式教育了人类;第五,笙簧乐器开始娱乐人类。这五大贡献,从古到今从来没有和一个神一个仙比过,也没有和一个皇帝比过。其他的呢?!

(解说)女娲的传说很长,有很多人们赞美她的故事。她的五大贡献已经在故事里了,但没有人在文中具体概括。第一次把它们总结成五篇文章。感谢县旅游局等相关领导和对女娲文化感兴趣的乡亲们,真诚地承认——引用或者变成自己的见解——除非真诚地承认,否则不会引用;2005年后,得益于该县来自北京、武汉等高等院校、资深专家和专门学术研究机构的承诺,在该县两次女娲文化研究会议和该县出版的《女娲文化研究论文集》中被广泛引用。这本书的引用率超过60%。好在大家都是大家,我也没忘记在文末注明我论文引用的要点。但县里相关人士不提,也就不谈了。

如果说神农、颜地、舜帝、尧帝、王大宇等古代神祗也取得了很大成就的话,他们确实只是在发展农业生产、加强水利建设、树立人格和道德风范方面有所建树。但这些成就只有在女娲创造、拯救和繁衍了人类之后才能取得。其功德不在女娲面前。还有一个玉皇大帝——老张,掌管天上人间地狱的神灵,包括妖魔鬼怪。他虽然威风显赫,但也是一个只存在于人类之后的“神头”,而且这个神是姜子牙这个卖灰面的个体户封的。这件事可以在小说《封神演义》的“神祗表”中找到(也就是后世的干部任免顺序),具体时间是在人类时代的商纣王时代。于是,因为战斗,被小岛击倒,被战斗摧毁的* * *工和颛顼两个神,也明显早于玉帝老张。他们推倒天竺,撕裂天河,导致女娲补天。一定是天河平稳后,老张才能安身成仙帝。在外国也有著名的外国神仙,如自由女神像、丘比特和火神,但他们都是只负责一个单一事业的神,而那个事业就是自由、爱和爱,包括用火,只有和人类在一起才有意义。还有一个各国都信奉的品味最高的“神”。他的职责是解除世间一切烦恼,惩罚世间一切罪恶,安排一切幸福。但是,只有在人类诞生之后,他才能出现。——这样的对比,女娲口味规格的等级就很明显了。她是先于诸神的神,是母系社会的始祖,是为诸神打下良好“人”基础的神,是创造人以补天的无与伦比的神。它的口味规格是“最”、“最好”或者“至高无上”!

(描述)从本土神仙系列,广泛讨论世界各国神仙队伍;从各种单一功能的神,论述西方国家最崇拜的神——没有人就没有神仙;女娲造人——有了人之后,诞生了很多神仙。所以女娲的地位是最高的。如果不强调这一点,女娲就相当于一个广义的神。

女娲惊世第二部

女娲功业的定位及其阐释

记得两年前(以我2001写这篇文章的时间为准),中国当代最权威的报纸《人民日报》报道了一则新闻,一群专家学者对女娲之美的根源进行了探索和追寻。结论是古代历史上山东的一个村子里出生了一个叫女娲的大妈。她说自己不畏艰难困苦,孝顺父母,与邻居和睦相处,乐于助人,善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他们解除痛苦。但文末却少了一个人,只是有人传言她要成仙了。

我还是一个小学生,但我固执地认为,他的女婿肯定是不被整个国家和世界认可的。因为:第一,如上所述,这个女娲是一个早于一切神,先于一切人的人;另一个女娲有父母孝敬,证明她比这个女娲晚;第二,这个女娲可以帮别人炼石补天,而另一个女娲只能帮邻居做一些普通的杂事;第三,如果说他女婿出生后成仙,那只能是一个和他名字重合的女人。在这一次女神补天之后,天空真的再也没有断过,他的女婿也不能说是能再补天的女婿。

以上三项足以说明两个女娲根本画不出等号,真的不一样。女娲,名声锁定在山东一个村子周围,粘不上一百石小麦粉的浆糊,是举世闻名的女娲。那些专家学者讨论的目的无非是给山东的一个村子带来爆炸性的消息,为了带来爆炸性的两个好处。但最后,我无法自圆其说,走到了尽头。从那以后,什么也没发生。

但竹山县西部中心宝丰镇东和马家渡镇西交界处的那座山,才是正宗的女娲山,四周都是女娲建功立业的地方。理由如下:第一,山的原名女娲山,是早于《史记》作者的诗人王祥之赞美的:“女娲山下行人少,深谷有鸟啼……”第二,《史记》有记载,《五帝年谱》有详细的引用;三、中国最权威的《康熙字典》,对“卫”字进行了注释和解释,引用了“史记?《五帝传》原文:“井”为古圣女,化万物者也;还有,女娲开始制造笙泉;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女娲山位于云阳竹山县西部,相传炼石补天;(标点为引文所加)四、《竹山县志》有“女娲清所”等八景;五、女娲碑女娲在山东罗家坡村林姓人家门前过沟。它的纪念碑上镌刻着女娲山和女娲的丰功伟绩。

现在来说说女娲成就的定位。山东女娲不等于本文所说的女娲。在陕西安康和平利,除了一座有女娲名字的山和塔之外,没有任何证据,而且这张牌太普通了,无法唯一说明问题的本质。因为有很多用名神做庙街名的例子——那么,珠山宝丰镇东的女娲山,有遗迹,有古籍的结论,有女娲传说的系列资料,正是无可争议的女娲为人炼石补天之地。

正因如此,证明证据是必要的。说白了,上帝和他的事迹其实都是人指定的。也就是说,远古时代的人无法解释神秘的自然现象,所以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解释:凡是人力资源不及的,都寄托在神力和虚指上。但这篇文章里我说的是竹山县宝丰镇东边的女娲山。现在想改变的人,可能都无能为力。如果皮肤不存在,头发怎么附着?

说明我这一段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定位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虽然人们很清楚补天女神是一个传说,但就民间传说的审美照片,也就是审美心理而言,宁愿信其有,也不愿信其无。那么,既然相信了,就要确定炼石补天的“发源地”或“属地”。而且这个出生地也不是人们随便指定和认定的。而且在《五帝实录》和《康熙字典》中明确指出女娲炼石位于珠山西部宝丰镇以东的女娲山(从现实中认为宝丰山现在定为女娲山,这是另一个话题),这个事实现在不管是谁。

女娲应该让世界感到惊讶。

女娲山景观开发建设到位。

(原文)了解女娲的品味,明确女娲山和女娲炼石补天的定位。需要落实的是开发建设到位。首先,这必须是相关领导和部门对女娲有很好的了解,也就是必须做到以下* * *知识:1,女娲的高品味,任何神仙都比不上任何皇帝;2.女娲炼石补天的壮举,真是前无古人;3.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媳妇,也是人类的媳妇,但女娲成就的发源地是竹山县西宝峰镇东的女娲山。4.女娲景观的建成,是又一个文化旅游热点和又一个经济增长点的诞生;5.女娲山文化景观位于305省道过境段,具有交通便捷、反应迅速的效果;6,最有效的升华竹山知名度的潜力。

二是景点布局到位。说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资金到位。但是县里财力紧张,宝丰镇力量太单薄。针对资金筹集的实际困难,探索三种途径:1,专项争取上级或旅游部门资金;2、能吸引投资;3.动员人民和社会各界自愿捐款;甚至可以先想象,先计划,采取啃甘蔗的方法,一段一段来。比如,你可以把旧碑放回原位,或者重建;然后雕刻女娲圣像,再逐步开辟建设“女娲造人地之所”、“女娲晾人胚之所”、“女娲采彩石之所”、“女娲炼石补天之所”,直至花木广植,形成“女娲”。

刘备葬在哪里?多少年来,现在几乎有必要探索几个刘备的坟墓,以求眼见为实;诸葛亮耕田,襄樊、南阳也打了好多年;现在,安康和平利之间就有女娲山之战——生者为死者而战。我们今天争古人,争古神,甚至借古人,不是为了搞封建迷信,而是为了名人热带来的经济效应。在我们县的西部中心有一个无可争议的至高神。我们早就应该学会“用神”,用我们当地的“神”——女娲在我们县重新热起来,不仅仅是为了致富,更是为了竹山人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维护人类发展史,维护建设世界的女英雄、女强人的新贡献。以前女娲让世界惊喜,现在竹山有望用女娲的惊喜让山外的世界惊喜!

解释我论文的最后一章,重点讲三点:第一,达到* * *理解女娲的品味有多高;其次,女娲山风景区的构思、布局和方法;第三是要达到的效果;我比较关注闲饭,想说说女娲景区建设。

记得我向王义夫、张杰说明了女娲山景区建设布局的想法,请他们转告镇委书记季洪山,他很重视,点头同意,确认女娲山公园建在镇东坡古老正宗的女娲山;好处是游客过马路就能立刻看到女娲公园,特别是为这个小镇的居民开辟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施工省钱省力,不用大动干戈。而我在我的设想上写了《关于女娲公园建设的请示》给县里——可惜没有引起县领导的重视。回复是以后再说。宝丰镇党委政府也把这个事情搁置了。

愚蠢又执着,我没有灰心。我坚持完成编辑《神女补天方言里的竹山》——女娲传说故事集。我厚着脸皮向沈明云和又一届宝丰镇的交接书记石要求出版经费支持,并请值班县长给予专项经费支持。王右军在文化局代我写的报告上签署了“我可以支持5000元,请董书记决定”的意见。按常理来说,那句话里的“卓”字应该是“卓”,但后来才知道,那不是白写的,是对上级领导的尊重!董永祥部长很爽快地签署了意见:“它是从预算中支付的。”我愿意为这本书作序。宝丰镇政府和县里各支持5000元,保证了《女神补天故事集》的出版。为了引起县领导的真正重视,有向上级领导汇报和告诉专家的书面依据。

第三,形成一个庞大、空旷、豪华的女娲景区。

《补天女神》故事的发表,坚定了我研究和推广女娲文化的信心,于是我继续搜集女娲文化的资料,并在《北京青年民间文学论坛》上发表了女娲文化和竹山优秀地方文化资料的论文——终于引起了论坛报社记者杨金良的注意,2003年春天,我不远万里来到了竹山。但是,还是没有引起县里的重视。

我不相信真诚。但就是很久都打不开。直到听说西南邻县陕西省平利成功举办女娲文化节,竹山县领导才如梦初醒,打起了推广女娲文化的主意,很有可能赶超平利,力争赶超——2005年5月,在宝丰镇小学前的操场上举办了“中国竹山女娲文化宝石节”——目的是拉绿松石。文艺晚会的主要节目是县剧团上演的我的剧本《补天女神》。

-石头终究是开着的。但这不是我的真诚愿望。是县领导终于明白了一些事情。尤其是这次宝石节,因为打女娲牌,有前景的经济项目,县里似乎从此下定决心,下决心把女娲牌打得又大又狠。

为了打女娲这张牌,舆论应该是引导的。2005年7月初,竹山县召开了第一次女娲文化研究会,邀请了北京社科院、北京大学的民间文学专家学者,武汉科技大学张教授和十堰市著名学者参加会议。会上,云阳师范学院的几位教授和市里的几位学者做了书面发言,我也宣读了。本文列举了竹山现存的许多遗迹和女娲传说。最后,等待北京的专家给出一个权威的评价——但是北京的专家学者都很谨慎,他们不提实质性女娲的问题——他们不表明任何态度!会上,县委副书记冯安龙给文化局长手机发了一条短信,说:“看来我身边的本地专家还是有用的。”主任给我看了短信,说:“这个土壤专家指的就是你。”

虽然北京的专家学者没有表态,但会后宝丰镇文化馆大厅挂着“竹山县女娲文化研究会”的牌子。2007年夏天,我得知我还是研究院的副院长。)虽然北京的专家学者没有做出什么实质性的表态,但这并不影响县里加快女娲景区建设的决心和步伐。我还不知道县里请了谁来做女娲景区建设的总策划,规划的依据是什么?反正在宝峰山(县城叫女娲山)上,以“问天阁”为代表的现代建筑巍然屹立——我的父母,女娲不问天,那是屈原的事!跟女娲有什么关系?!特别是插了三根电视天线,为屈原问天提供了方便。而我女婿是一个人的地方,金星指的是婚礼的地方,订婚的地方,他兄妹的婚礼的地方,红云做盖头的地方,他女婿的婚礼的地方,等等,而我看到的,玩到的,听到的,说到的吃甘蔗,都与女婿的系列传说——策划一个又一个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就形成了现在这个没有景点,没有好玩点,没有游客参与点的景区,那么大,那么空,那么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