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变得越来越好的迹象:寡妇-
“幸福晚年的秘诀,无非就是和孤独签订一份体面的协议。”
确实如此。
人生的一半,经历了悲欢离合,看了名利纷争,明白了学会及时从生活中减法,才是我们对待生活应有的态度。
禅师吕慧说:“寂静滋养精神,少物滋养精神,少思滋养本质,少思滋养自然。”
过了半辈子,我才明白,后半生最好的活法就是“守寡”。
守寡是灵魂的孤独,也是最好的保健。
01
沉默寡言,养气
海明威说:“学会说话需要两年,学会闭嘴却需要一辈子。”
说话是一个人的本能,说话是一种智慧,你说的话代表了你的涵养和智慧。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不分对象,不分场合,口无遮拦,最终会连累自己,甚至造成终身遗憾。
从古到今,因为管不住嘴而倾家荡产的例子很多。
北宋苏轼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屡遭非议。
因为他总是喜欢冷嘲热讽,随意评判别人,有些狂妄自大。
元丰二年,朝廷将苏轼调往外省任职。按照惯例,他需要“表示感谢”。
外在和内在,上面都是低调谦虚,说明他没有什么政绩,其实就是一个威武的皇帝。
然而在文章的最后,他写道:陛下知道我愚昧无知,不合时宜,难以与维新派打交道,又同情我的晚年,所以赐我一份礼物,让我在一个小地方为人父母。
乍一看,这种说法似乎没有错。
但当时正值变法期间,他的言论比较敏感。作为朝廷官员,他应该小心谨慎。
一句看似普通的话,被建议发现了。
他被指影射变法,愚弄朝廷,愤恨不平,不敬皇帝,为此受到惩罚。
结果被贬到黄州,开启了漫长的贬官生涯...
如果他能适时闭嘴,也许人生会是另一番景象,不会被人唾骂几次,漂泊半辈子,死在异国他乡。
可见,话多必失,祸从口出。
所以,只有管住自己的嘴,才能管住自己的人生。
沉默不是对世界的妥协,不是对命运的懦弱,而是坦然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是保护自己。
愿你的余生,在群体中守口如瓶,在内心中独善其身,这样才能留住你的祝福。
02
以少物养神。
林语堂说:“人生的智慧在于逐渐澄清和过滤掉那些不重要的杂质,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学会脱离,让生活变得简单活泼,才是真正的智慧。
我同事的老公是财经大学毕业的,尖子生,典型的那种,是别人眼里令人羡慕的儿子。
他在一家大公司做财务,因为业务能力强,很受领导重视,进步很快。
是领导心目中的重点培养对象,及时升职加薪是理所当然的。
他看着朋友做短视频赚钱,所以他认为和朋友相比,他在颜值、口才、学历上更胜一筹。
于是我开始学习做短视频。
做了一段时间就没效果了,看着人家带货过日子也不错。不顾家人反对,也投资购买,开始直播。
折腾了很多次,经常忙得不注意头尾,也没赚到钱。也忽略了公司的工作,把自己搞得很迷茫。
领导找他谈话,让他考虑要不要放弃工作,但他舍不得放弃自己专业体面的工作。
其实他最大的问题是一山望着另一山,分不清轻重缓急。
我认为我还年轻,我可以尝试任何事情。
结果就是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好。
真正的智者应该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放下不相干的事情,专注于必须做的事情。
只有专注才能掌握,效率更高,减少很多麻烦。
追求少了,烦恼就少了,快乐就多了。
否则,你将一事无成,徒劳无功。
懂得化繁为简,适可而止,量力而行,才是真正的智者。
03
少思养精。
江洋先生曾告诫年轻人:“你们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在于想得太多。”
其实生活中90%的烦恼都是因为想太多,太在意别人的想法。
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中,主人公切尔维亚·柯因为想法太多,毁了自己的一生。
一天晚上,他坐在剧院里,满心欢喜地看着戏。
不经意间打了个喷嚏,他掏出手帕擦脸,环顾四周,看看自己吐的星子有没有溅到谁。
突然,他不禁慌了。他看到前座一个小老头用手套擦着头和脖子,嘴里嘟囔着什么。
他认出这个人是布里扎洛夫将军。
他慌得想:“哦,不,我朝他打喷嚏了。虽然他不是我老板,但总是不合适。我应该向他道歉。”
于是他站了起来,小心翼翼地凑到将军的耳边说:“请原谅,我的唾沫星子溅到你身上了...我不是故意的。”
将军点点头表示理解。
但他一直向将军道歉,将军越是一言不发,他越是不安。
回国后一直提心吊胆,三天内居然向将军道歉了六次。
上次去将军家道歉,将军不耐烦的说:“我都忘了,你怎么老提!”滚出去!"
切尔维亚心想:“他说他忘了,可他的眼神多凶狠啊!”
我越是这样想,就越是害怕...
明明将军已经原谅他了,他却还耿耿于怀,最后被自己的焦虑和恐惧折磨致死。
太敏感,想太多,对自己都是灾难和折磨。
古人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太认真的人,往往会被一些小事所困扰,烦恼,痛苦。
如果我们不去想太多,不把它看得太重,有一颗宁静的心,生活就会很轻松。
只有心态平和,才能戒掉焦虑,专心工作,才能有所成就。
凡事不要想太多,善待自己才是最好的方式。
04
守寡和养育
养生宝典里有句话:“想多了就有危险,想多了就散了。”
如果在生活中背负太多,最终会成为自己的负担。
从前,有一个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很累,就去找一个和尚求教。
他按照和尚说的做了,每走一步都在背包里放一块石头。结果他越走越累,最后再也走不动了,只好返回。
此时,和尚说道:
“人的遗憾和痛苦就像袋子里的石头。如果总想着放石头,负担会越来越重。只有你定期清除它们,学会忘记它们,你才会放松。”
男人恍然大悟。
人活得太累,不是因为拥有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
只有懂得适可而止,放下执念,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只有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89岁的吴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
这是一个很好的家庭,但是在我两岁的时候,妈妈再婚离开了,跟着奶奶长大;
16岁从继母包办的婚姻中逃脱;
29岁结婚,因过度劳累有过5次流产;
53岁,因经济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58岁老公出轨,16岁女儿自杀;
71岁出狱扫了三年公厕;
73岁再次创业,如今89岁,身价过亿。
她的人生太跌宕起伏,是传奇;她每一次的痛苦,都足以让她堕落沉沦。
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崩溃,她始终以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如果她沉浸在对过去的怨恨中放不下,就不会有后来的传奇人生。
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放下过去,才能获得重生。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
“你应该永远原谅众生,不管他们有多坏,即使他们伤害了你,你也必须放下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与其纠结于过去,让自己遍体鳞伤,不如放下过去,让自己去拥抱生活。
把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当做过去的云烟,这样你才能过上舒适快乐的生活。
只有摆脱执念,活在当下,才能拥有心中的距离。
年纪大了才明白,真正的自我救赎,不是纠结于过去。
05
《易经》里有一句话:“夫少者贵。”
什么都不贵了,东西也是,人也是。
沉默,懂得及时沉默,才能守住福报;
寡,懂得化繁为简是最好的保健;
想得少,知道得够多,这是一种罕见的做法;
守寡,懂得放手,才是真正的救赎。
余生,希望你我都能学会沉默,懂得分手。
综上,人活的太累,是因为想的太多,在乎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