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里你最喜欢哪个名字
这样的名字自有它的画面感,读着读着,脑海中自然会浮现出一幅清新安详甚至温柔的画面。
比如周芷若。
岳阳楼里有句话:岸青则绿。
当我听到周芷若的名字时,脑海中浮现的是这句话的画面:波光粼粼的湖水旁,芳草萋萋,灵波仙子在水中央若隐若现。无论如何,很难接触到那个鬼魂出没,手指静脉曲张,杀人不眨眼的男人。再比如武当七侠的名字:、俞连舟、俞、张松溪、、尹丽婷、。道教讲究天人合一,心性单纯。这些名字真的可以用仙风道骨来形容。合在一起就是一幅山水画:青山绿谷,一座桥,一条船,一座亭,还有一块立在潺潺溪流上的石头。山与树,亭与水相映,上下皆绿。
配对型
这种名字,但其中一个并不特别,要两个放在一起才能看出作者的苦心和造诣。
比如阿俊和阿紫。
《论语·阳货》:“邪紫擒朱也;邪恶郑声的混乱也是优雅的;恨口盖国者。”
古人认为紫色是杂色,只有朱是红色。邪紫夺朱,以不洁代义,原指恶以恶代义。后来,隐喻战胜了邪恶和异端邪说。阿琼阿子两姐妹,正好一正一邪,是双胞胎姐妹。金老师在名字里有预感,也暗暗交代了这两个人的命运:紫胜朱,紫次之,朱对。
再比如:郭靖和杨康。
只有把这两个人的名字合在一起,才能看出作者或邱道长的苦心。我想让这两位忠臣不要忘记“靖康之耻”,与这部小说的故事背景不谋而合:靖康之耻,中原统治者却偏安南方,晋国入侵,蒙古虎视眈眈。
另一个例子是杨晓和范遥。
当年光明的左右使人行走江湖,被称为“逍遥二仙”。不仅仅是因为这两个人是江湖上有名的美男子,更是因为他们的名字合起来就是“无忧无虑”的意思。
描述性人格类型
比如穆念慈,鲍西若。
养母和养女性格很像,都是极其善良的人。从名字就能看出你善良,爱惜弱者。然而,这样的善良是福还是罪?穆念慈一次次拯救杨康,但杨康在真情与权力的斗争中倾向于后者;
鲍西若救了洪雁·洪烈,却间接杀死了郭啸天和杨铁心。李萍去了蒙古,杨康认贼为父,最终没有好下场。
另一个例子是杨铁心。
这样的名字听起来很坚决,很坚定。但他不知道,这是很容易折的,有时候需要走弯路,让步,甚至放弃。他决心要把鲍喜若带走,决心要杨康认亲生父亲,决心要把他们带回宋身边。最后,除了养女带着骨灰回到牛家村,他一无所获。
再比如灭门师太。
老师的法号毁了,只要是妖,她就不会放过。所以一肚子戾气,不认为天道有好生之德,乱杀一气最后也不会有好结果。
深禅型
这样的名字一般可能是和尚的法号,也可能是道士的称号。下面就简单说几个印象深刻的。
比如丘处机。
当然,这个名字不是金庸起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我们只看道士的名字。有个成语叫“摸机”。指触摸到某样东西,产生一个想法。在这里,大家就明白了。和我们讲的“顿悟”是一回事。他习惯了世间的纷争和幻想,以至于最终能让成吉思汗想起长久健身之道。没有欲望,就不可能有需求,没有需求,世界就是空的。
例如,岳不群。
原来,萨格勒布出自东汉班固《汉书·经略·十三王传》:“夫才雅,而绝,河近王。”卜群:和别人不一样。指天赋和美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但是,金庸先生的褒是贬义的。这个人看起来真的很有才华,有绅士的风范。但其实他内心的心思和勾心斗角才是真正让他“出群”的地方。
直言不讳型
说到这里,其实边肖最喜欢的还是《倚天屠龙记》里杨晓女儿的名字:
杨不悔。
这个名字用词稀疏平常,没有什么典故,却是最直白的表达,最真实的情感告白。她清楚地说,“我叫杨不悔。母亲说,她永远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