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为什么是养生第一书?

三个“第一”

有关专家认为,《黄帝内经》可以用三个第一来概括。1.《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第一部经典。人类出现后,有了疾病,必然寻求各种方法治疗疾病,所以医疗技术的形成确实远早于《黄帝内经》。但中医作为一门学术体系的形成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是公认的中医基石。本书首次系统讲述了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理和方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形成以后,保护了我们中华民族,让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让我们中华儿女战胜了疾病和灾难,一直延续至今。没有中医和《黄帝内经》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想象的。2.《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之书。《黄帝内经》讲的是如何治病,但更重要的是讲的是如何避免生病,如何让我们不用吃药就能健康长寿活到100岁。《黄帝内经》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黄帝内经》说:“不治病,不能治病。不治疗,就乱治疗。”“治未病”是指如果一个人的肝脏出了问题,并不意味着一味的治疗肝脏,还要从其他没病的器官入手。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心属火,木生火。所以也要从肾和心入手治疗。“治而不治则乱”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公司的管理模式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混乱。不要盲目解决当前的乱象,而要从乱象产生的原因和它将导致的后果入手。简单来说就是解决前后端,中间的麻烦就不存在了。《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讲医学、天文、地理、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等。这是一本关于生活问题的百科全书。我们国学的核心其实是人生哲学,《黄帝内经》是以黄帝命名的最有影响力的国学经典。中国古代有三部以“经”命名的奇书。第一本是《易经》,第二本是《道德经》,第三本是《黄帝内经》。现在,这三部奇书不仅引起了中华儿女和炎黄子孙的关注,也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极大关注,因为它们的价值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突出。

价值贡献

《黄帝内经》内容非常丰富,苏文强调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以及人与自然的基础理论。灵枢侧重于人体解剖学、脏腑经络、穴位针灸等。两者的相似之处都是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不涉及或基本不涉及疾病治疗的具体药方和技术。因此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头,是历代医家探讨疾病与健康的理论基础。虽然医学家的理论各不相同,争议很大,但偏差很少,几乎都是从《内经》中寻求作为立论的准绳。这就是现代人学习中医必须先学习《内经》的原因。因为,如果不基本掌握《内经》的精髓,就无法理解和贯彻中医对临床各种疾病的认识、诊断、治疗原则、选药处方等等。《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的理论基础和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两千年的繁荣昌盛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试想一下,大约700年前,欧洲爆发瘟疫,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中国虽然有近2000年的瘟疫流行,但从未有过像欧洲那样的惨痛记录,所以中医和《内经》的作用可以充分展现。《黄帝内经》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医学从经验医学走向理论医学的新阶段。《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为战国以后中国的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腑像学、病因病机、保健预防医学、诊疗原则等方面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影响深远。历代名医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和成就,大多与《黄帝内经》密切相关。《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医学发展到了理论总结阶段。这本书在中国医学中有很高的地位,后世所有成功的医生都非常重视它。部分内容被翻译成日语、英语、德语、法语等多种语言,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关传说

18卷的《黄帝内经》从古至今,而37卷的《黄帝内经》可能会永远失传。然而,关于它的民间传说却相当丰富有趣。相传黄帝时期有三位名医。除了雷公和齐波,余云是最有名的。他的医术很高明。尤其是在手术中。据说他治病一般不需要煲汤、砭石针、按摩。但在病因诊断明确后,除非想做手术,否则就用刀切开皮肤,解剖肌肉,结扎。传说有一次,鱼雨在过河的时候,发现一个落水的女人,被几个人打捞上来下葬。鱼雨阻止他们问死者掉进水里多长时间了。抬尸体的人说,他刚落水,捞上来就死了。鱼雨要求他们把尸体放在地上。首先,他们摸死者的脉搏,然后看死者的眼睛。然后他们找人找来一根草绳,把死者的脚绑起来,倒挂在树上。起初,大家都不明白余为什么要这么做。死者一被吊起就往外吐水,直到不吐为止。鱼雨告诉人们慢慢解开死者,将他的背部放在地上,并将双手放在死者的胸部。最后,他拔了一些自己的头发,放在死者的鼻孔上观察了一会儿,发现头发动得很慢,然后很自信地对死者家属说:“她还活着,带回家好好照顾吧!”《汉书·艺文志》记载的经典医家有十一位,而《黄帝内经》只有一位,原因有待考证。其中黄帝外经失传。从《韩曙文艺志》记载的七经来看,当时有《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内经》、《白外经》和《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