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快到了,这种肉是取暖的首选。
最近北京的气温也连续出现低温天。中医理论认为,要保持身体机能,需要注意饮食和三九天的作息。具体应该怎么做?让我们来听听北京龙符医院预防医学科副主任王小杏的建议。
暖身首选牛羊肉
中医理论讲究“秋收冬藏”,适合冬季进补。这个“补药”是温补,要注意适量。
冬季进补的传统在我国已经延续多年。中医建议,可以御寒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等肉类,在冬季可以适当食用。因为牛羊是食草动物,而且肉质鲜嫩,所以即使是消化功能不好的人或者老年人,也能更好地消化吸收肉类中的营养。尤其是羊肉,蛋白质和磷脂含量高,但胆固醇和脂肪含量低。冬天吃有燥热的功效。
寒冷的冬天,推荐吃当归生姜羊肉汤,补血驱寒效果显著。早在东汉时期,《金匮要略》中就提到了当归生姜羊肉汤。其中当归被称为“补血第一药”,性温、味甘、味辛,适量服用可补血活血。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当归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本发明对产后妇女、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除了吃肉进补,还可以适量吃坚果,如花生、核桃、栗子、榛子等。坚果性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对健康大有裨益。以秋季收获的花生为例,其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是小麦的两倍,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水果和蔬菜对健康是不可或缺的。
在寒冷的冬天,北方室内有暖气等设备御寒,长时间呆在温暖干燥的室内环境很容易上火。因此,3、9月份可以多吃一些补津液的蔬菜和水果,如大白菜、白萝卜、莲藕、百合、芋头、芹菜、土豆、菱角、梨(脾胃虚寒者少吃)、山楂(糖尿病人慎吃)。
山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纤维素和微量元素,其维生素C含量远远超过同重量的胡萝卜。气候寒冷时,人体心脑血管疾病也很脆弱。山楂中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提高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效率,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穿衣运动有讲究。
3、9月份气温较低时,人们往往会选择多加衣服御寒。但是穿的越多,身体越好。冬天穿衣也讲究适度。衣服过厚可能会导致痰液释放,导致寒邪入侵。也就是说,衣物过多而出汗,会散阳,为寒气进入提供了机会。
中老年人外出活动锻炼尽量选择中午前后。出门太早,自身阳气不足,外界环境温度低,不能充分调度身体机能。中午前后,人体阳气充沛,气温也随之升高。在阳光的帮助下,更有利于运动时放松筋骨,加速新陈代谢。
冬季注意足部保暖,选择保暖舒适性好的鞋子,中药泡脚散寒通络,缓解疲劳,促进睡眠。
情绪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冬天要安静少烦恼,保持情绪开放乐观,不为琐事烦恼,不强求名利,患得患失。快乐是最难得的免疫力。
根据自身情况,随季节调整生活节奏,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同时,尽量多运动,保证体内气血运行顺畅。
此外,以往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也可以到中医院进行“三九”穴位贴敷和辅助治疗,以壮阳。
(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