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系列讲座——红脉大如洪水,可见于急性阑尾炎。
首先,指出感觉
1.基本感觉
洪水,从字面上看,和洪水一样大。“马克西姆在手指下”,理解“大”字的含义,与“小”比较。这个脉的大小是指脉形的大小,最大是感觉脉形特别大。
洪水脉冲除了脉冲形状大以外,还具有浮性的特点,浮性大。浮脉绰绰有余,但还不够。洪水脉冲呢?在大的情况下,它是浮动的。如果不是那么大,是上下大,那么可能属于真脉。所以洪水脉动大,浮动大。
2.脉冲电位
手指下洪水脉动的感觉不仅是飘而且是大,主要是有一种洪水肆虐的感觉,里面的热气在往外冒。
二、主要发病机制
1.房间里热得让人受不了。
1)26服用桂枝汤。出汗后口渴感大、脉沉的人百思不得其解。白虎加人参汤。
桂枝汤发汗的原理是“浑身冒汗。”“别多心,别多心。为什么吃桂枝汤后会出汗?可能桂枝汤喝多了,或者捂的时间太长出汗了,或者其他原因,出汗后化为阳明,出现了口渴多,脉沉的证候。所以,这是上火旺盛的表现。内热一热,就会泛滥体表,到表。在气血状态下,也会往上走。所以这个时候除了浮,还会出现大的,因为气血是被实火和实热蒸出来的。
2)《金匮要略》中,肠痈之人,少腹胀满,一按之,疼痛如涌,小便自调,常发热自汗,恶寒。如果脉迟而紧,有血时可排脓。如果脉象众多,说明脓液已经形成,不允许下降。大黄牡丹汤为主。
“有肠痈者,腹部肿涨,一按就痛如阵雨”,痛的感觉就像是淋证引起的那种痛。但“小便自调”,小便正常,淋证不正常,所以排除淋证。“时而发热,自汗,又恶寒”是肠痈的初始状态,既怕冷又发热。“如果脉搏慢而紧,脓就可以排出来了。如果有血,脉搏重,脓可以排,但是排不出来。大黄芍药汤为主方。”大黄芍药汤是《金匮要略》中治疗肠痈的方剂,内含桃仁、芒硝,能散瘀散结。“脓还没下完”配大黄牡丹汤。“脉重则脓已成,不能下。”如果脉沉,就不能用大黄牡丹汤。而是要用上一篇文章提到的薏苡附子败酱草散的方子。薏苡附子败酱草粉,因热而积脓。如果化脓了还用大黄牡丹汤怎么办?本来没穿孔,被大黄牡丹汤袭击后穿孔了。所以本文中的泛脉,是指脓液已经发展,也就是已经盛满了热,阳明的实火实热会蔓延到脓肿化脓的阶段。
因此,洪水脉冲的主要原因是内部的热量在外部丰富。在表位上,呈现出气血大泛滥的状态。
三。其他情况
夏季脉象是四时脉象中的洪水。
《平脉法》说“春弦浮秋,冬沉夏泛,色脉大小不一。”人与天地相对应,四季气候的变化必然会影响人,所以脉象随着四季变化而呈现出各种形态。古人认为四时脉,春为弦,秋为浮,冬为沉,夏为泛。
为什么夏天会出现脉冲洪水?
春天,阳气开始上升,但冬天的寒冷并没有完全退去。夏季阳气勃发,没有了冬寒的束缚,万物繁盛,气血勃发,脉象如潮。所以人的脉象在夏季会从四时角度略泛。
第四,临床思维
洪脉表示洪水大,有汹涌之势,主要病机也是阳明实火实热,热大外蒸。数脉、滑脉以内热为主,但在虚热、实热、虚实夹杂的热等各种情况下均可见到,而红脉见于阳明实火、实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