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董仲舒?
董仲舒拼音:dǒng zhòng shū。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广川(河北省广川县董家庄村)人,西汉哲学家。汉景帝当时是医生,教《公羊春秋》。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的儒家学说。后来董仲舒被任命为江都夷王,为丞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被任命为焦西王刘端,四年后辞官回家写书。之后每次朝廷大讨论,皇帝都会命使者和廷尉去董嘉那里征求意见,可见董仲舒还是很受汉武帝尊重的。
董仲舒经历了三个朝代和西汉的鼎盛时期。他死于公元前104年,享年75岁。死后受武帝照顾,葬于长安下马陵。
个人成就: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武帝下诏,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他著名的《赐德对策》中将儒学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造了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武帝赏识。
系统地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大一统”的学说,以及“凡不在六艺之学、孔子之术者,皆应止其道,以免并驾齐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思想,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了两千多年。他的研究以儒家的宗法制度为核心,夹杂阴阳五行学说,贯穿神权、君权、宗法、夫权,形成了帝王式的神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