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养生的基本理论模型
中医藏象理论的构建是象数学在医学中应用的体现。《内经》中已经有了“气”(《六解藏象论》)、“关”(《苏文灵兰米颠论》)、脏腑等概念,但医生对脏腑、经络、器官的理解除了“剖视其死”(《灵水》)之外,都是一种“现象”。《苏文五脏生成篇》说:“五脏之象,可以类推”。类比的相关论述是《藏象论》中的象。对于活生生的生命,内脏的功能不能直接观察或解剖,可以用间接的方法,如“外推法”、“内推法”、“内知外知”(灵枢外推法),从而认识内脏。比如出汗多,心慌,就可以推断“汗为心之液”,推断“寒经肾”是因为寒气过盛,小便过多。《俞素文集珍藏论》中的“善不可见,恶可见”是以病理学为基础的。本文作者意识到,有时健康信息只有在疾病的情况下才能捕捉到。
《藏象论》中所讨论的人的特征也是由于规律的形象。古人将脏腑功能与四时等因素联系起来,如云铁桥所说,“内经五脏为四时五脏”,并包含方位、颜色等诸多因素,如肝的特性:“东方蓝,入肝”,“其色淡”,“其通春气”,“诸风眩,归肝”。从道理上讲,我们可以知道《内经》中的藏象包括现象、象、法象的综合。直观看到的内脏器官是现象,外部可读功能讨论自助图像,法律图像因为类比而讨论。这说明藏象理论是解剖观察、临床实践和理论思考的综合,远远超出了脏腑范畴。这也是中医和西医的一大区别。
由于类比原型的不同,仅《内经》就有三种藏族意象。灵枢九宫八风是人体脏腑与八卦的对应,是“八卦藏象”;在苏文的六段藏象理论中,有六段藏象根据六个六边形将一年分为六段,与六腑的六脏象相对应。在《内经》中,最有价值的是五行全息藏象。易经中的六十四卦有一种全息的思维方式,公认任何一个卦都可以有六十四卦的信息。吕《春秋》等人也有这样的观点,人对世间万物都有信息。《内经》还在很多地方详细论述了人体小范围内的脏腑信息,如五色、大乱论、灵枢师传等。这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功能或信息上是全息的。西汉初期,阴阳、八卦、五行、五行、月相、天干在《方静易经》中融合,建立了统一的象数模型。《内经》的几位作者,如金匮、尹项大论等。,只是把纳甲的框架和藏象理论,藏象理论结合起来。这一理论不仅体现了人体有序和整体优化的原则,而且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也具有实用价值。
汉代易学有许多预测疾病和灾难的方法,如五行预测和六气预测。东汉郑玄以二十八宿配十二卦、十二爻、十二法,提出了易学的卦论。这个理论兼容五行六气两种预测方法。后来在《七大论》中,将干支配合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形成了五运六气学说。虽然它在唐代被王冰收入《内经》,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它写于东汉末年。五运六气对医学的贡献不仅仅是预测,还将五行发展为五运,提出了过害传承、十九病机等理论,是易学对中医理论建设的又一大贡献。
宋代理学的书派介绍了各种各样的易图,包括河图、洛书、太极图、无极图等。太极图和阴阳鱼太极图共五层,其中黑白阴阳鱼太极图最为精炼概括。当时的医生不仅接受了“物有太极”的全息思想,还在实践中探索个人太极。一开始,李东垣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太极。后来,孙一奎、赵先科、张介宾都认定命门是人体的太极,主宰一切。孙一奎提出了元气学说,赵先科提出了肾中气学说,张介宾提出了水火中气学说。三大命门学说虽然内容不同,但都试图以命门为最高主宰,统一阴阳五行。虽然没有得到认可,但他们在意识上有所突破,推动了温补学派的建立,为中医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