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范本
?
为进一步了解我街道空巢老人的生活、心理、精神等需求,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关爱空巢老人政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我街道在武胜、万年、土家、大东、和平五个社区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对象为60岁以上且不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晚辈),由社区专职干部组织老年人入户调查。调查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人员根据事先设计好的问卷在家中直接询问被调查者,由调查家庭中的空巢老人面对面回答相关问题,认真记录答案并现场收集问卷。现将我街道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分析如下:
?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
根据问卷数据综合汇总。本次调查总人数为191。汇总结果如下所示:
?
性别分组:男性66人,占34.55%,女性125人,占65.45%。
?
年龄层:60-69岁33人占17.28%,70-79岁91人占47.64%,80-89岁62人占32.46%,90岁以上8人占4.19%。
?
文化程度分组:文盲39人,占20.42%;小学和初中112人占58.64%;高中、中专22人占11.52%;而大专及以上18人占9.42%。
?
婚姻状况分组:未婚7人占3.67%,丧偶107人占56.02%,健在配偶65人占34.03%,离异8人占4.19%,再婚4人占2.09%。
?
家庭生存时间分组:0-5岁的29人占15.18%,5-10岁的42人占21.99%,10-15岁的29人占15.0000001
?
现有子女分组:有1个子女的35人占18.33%,有2个子女的45人占23.56%,有3个子女的55人占28.8%,有4个以上子女的43人占22.51%,无子女的14人占7.33。
?
二、调查突出的主要问题
?
(1)医疗卫生方面
?
1.空巢老人大多生活自理能力较高,但身体疾病较多。153能自理的老人;29位生活自理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和日常活动需要完全依赖他人的9人。据调查,大多数空巢老人都有一些轻微的健康问题,但有61人患有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老年病,另有27人患有严重疾病甚至癌症。
?
2.空巢老人就医情况不容乐观。据统计,每个月花100-500元钱的人数多达106人,花500-100的有27人,花18以上的有100人,不到100的只有40人。调查显示,155老年人认为目前最担心的是疾病,给空巢老人的生活带来很大压力。
?
(2)经济收入
?
1.受访者中,女性人数几乎是男性的两倍,但拥有自己住房的男性人数相对较多,大部分养老金在1000元到1500元之间,只够维持生活。
?
2.空巢老人基本生活费不大,每月11000元,1000-2000元的有48人,2000元以上的有13人,但仍有65438人自费购买助老设备。
?
(3)生活安排和精神慰藉
?
1,空巢老人的文化娱乐生活相对缺乏。其中,108老年人主要在家做家务,与邻居聊天、散步,98人选择看电视、听广播、看书,只有56人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唱歌、跳舞、旅游。没有一个上老年大学的,甚至23个老人无所事事缺人倾诉,经常感到空虚寂寞。
?
2.调查结果显示,子女关心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有167人,但仍有20人对老人漠不关心,160人会在半年内与老人见面,但有9位老人觉得难以长时间与子女见面。
?
3.对空巢老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老人仍然不接受养老院的养老方式,仍然愿意维持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但也希望得到社会和政府的帮助和关怀。
?
4.大部分空巢老人呢?爱情门铃?、?红丝带?、?一键通?扶老人和呼救的制度还是比较保守的。只有61人表示需要,130人表示不需要。
?
三,建议和对策
?
(一)不断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
?
在基本养老保险中,要保证老年人口的养老金增长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让老年人口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特别是要适当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在配偶遗嘱津贴、社会养老津贴等方面不断适时提高这方面的待遇水平,让那些主要依靠这些收入来源的老年人至少能维持一个基本的生活。
?
(2)重视老年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
?
老年人口的身体状况决定了他们对医疗社会保障的需求高于一般人群。同时,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日益增加,导致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当前应继续大力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调整,加快部分医疗卫生资源向社区转移,从而增加社区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社区为老年人口提供的医疗服务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疾病的治疗,还包括其他服务,如医疗咨询、大力宣传疾病防控、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老年护理和护理知识等。
?
(三)加快发展社区养老服务
?
政府应该增加这方面的投资。对于我们街道这样的老城区,空巢老人普遍对政府付费的免费服务感兴趣,但目前能享受到这种免费服务的老年家庭非常少。因此,政府应该考虑一些老年家庭的特殊情况,放宽免费服务的实施限制,让更多的老年家庭受益。同时,要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整合和宣传。
?
(4)关注?空巢?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
首先要大力提倡?敬老、养老、助老?传统美德。教育空巢老人子女在精神慰藉方面履行赡养义务,常回家看看,多关心老人。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加入到服务空巢老人的志愿者队伍中来,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空巢老人精神慰藉中的作用。
?
其次,要加强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和场所的建设,想方设法加大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和场所的建设,借助政府和社会的力量。
?
第三,社区要经常组织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活动的形式应该尽可能丰富。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更多空巢老人朋友的需求,才能吸引更多的老人来到社区。
?
最后,社区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了解社区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多去关注和走访他们。特别是经常走访因各种原因不出门的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可能给予帮助,特别关注独居空巢老人。
?
城市空巢老人基本生活状况普查时间短、范围广、受众广。虽然有一些困难,但如果能为市政府制定关爱老人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将来老人会从这项工作中得到实际的、贴心的好处,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我们永远不会停止为老年人服务,我们将继续秉承政治强、业务精、务实敬业的一贯作风,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努力实现?有安全感,有医疗,有教育,有学习,有所为有所乐?我们的工作目标是我们街道所有老年工作人员的执着追求!
?
范文儿
?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2013年城市流动人口达到2.67亿,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空巢老人独居,大部分留在原居住地,极少数跟随子女到城市生活。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外出打工挣钱,和父母呆在一起的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
1.受访者:
?
本次调查选取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都阳村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
2.调查方法:
?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走访和典型户调查的方法,调查内容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安全感?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典型户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状况、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对20户家庭进行了结构化访谈。
?
二、基本情况
?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西北部红水河中游。全县面积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45.87万,瑶族占26.5438万+0.95%。全县辖13乡3镇。都阳镇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50公里,处于丘陵地带。镇人民政府驻都阳街道都阳村。东临白起巷乡,北接连北景乡,西接岩滩镇和江南乡,南接白马乡和古河乡。2006年,全镇总面积189平方公里,总人口24244人。辖都阳、吴尚、武城、钟吾、嘉城、满江、双福7个村。都阳镇耕地面积883公顷,其中水田443公顷,旱地440公顷。主要农产品为大米和玉米,农产品加工主要包括木材加工。
?
空巢老人(这里的老年人指60岁以上(含60岁))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县60岁以上(含60岁)老年人57670人,其中留守老人40369人,占全县60岁人口的70%,其中男性17244人,女性23125人。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其中文盲占老年人总数的61.7%,其中33%的人受过小学教育,4.6%的人受过初中教育,不到0.7%的人受过高中教育;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生活能自理、从事轻农活的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78%,半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占15%,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占7%;在经济来源方面,865,438+0.9%依靠子女,9.7%依靠自己,8.65,438+0%依靠社会救助。
?
三。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及问题分析
?
(一)大多数留守老人仍然需要体力劳动。
?
子女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家庭的经济条件,但由于他们相对收入不高,且大多有自己的家庭,还要供养子女上学,所以大部分老人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劳动谋生。据调查,大多数留守老人仍然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负担’。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增加家庭的经济来源,基本解决柴米油盐的日常开支,减轻孩子的负担。另一方面,大多数老年人不想浪费他们的土地,所以他们坚持农业生产活动。因为他们的孩子不在身边,很多重农活需要雇人,成本比较高。老人们只进行日常的田间管理。
?
(2)缺乏家庭氛围,精神慰藉单调。
?
随着子女大量外出打工,家庭养老功能减弱,老人需要家庭的抚慰和生活的照顾。据研究,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的衰弱,老年人在某些方面更倾向于子女,更需要子女的照顾。所以子女在老人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由于子女常年在外,除了春节或清明节有几天不能回家与老人团聚,有的甚至好几年没回家,老人难免感到孤独。通过对空巢老人的调查分析,80%以上的流动儿童经常给父母打电话。电话成了老人与子女沟通和精神慰藉的主要方式,有时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尤其是老人生病需要子女陪着去医院治疗的时候,子女不在身边只靠老两口相互扶持,更是孤独无助。而如果老人丧偶,生活会更加艰难。
?
(3)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
?
留守老人最担心的就是生病,生病会导致几乎所有的困难:经济拮据、缺乏照顾、心理负担加重等等。目前,留守老人健康状况普遍较差,很多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慢性病比例较高。农村的老人基本不体检,只有身体不舒服才会去看医生。如今,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基层执行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合作医疗制度比例报销和封顶制度的限制,新农合对大病老人的实质性帮助非常有限。由于经济收入不高,患病就医的情况不在少数。出于支出习惯和现实经济能力的考虑,小病抗,大病?仍然是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他们生病的时候经常拖延,只有少数会去看医生。有的孩子因为工作忙,或者路途遥远,没有回来。他们刚刚打电话来问。在农村偏远山区,曾发生过老人死在家中无人知晓的悲剧。
?
第四,解决留守老人问题的建议
?
(1)政策方面
?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加强政策落实,提高农民工工资待遇,督促各企事业单位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确保农民工合法利益。只有这样,农民工才能更有能力赡养老人,尽力提高生活质量。
?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和农村社会福利的投入,确保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人纳入低保范围,保障留守老人在经济上达到基本生活水平。政府制定政策,定期向公众宣传敬老爱老,如:每年评选敬老爱老模范家庭,给予家庭经济帮助,给予家庭子女优先就业和教育的权利,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