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保健有哪些注意事项?
酷暑养生的四大原则
第一,保持好心情
俗话说,心平气和自然凉,意思是天气热的时候也要保持平静的心态。越热越要保持冷静,调整情绪,发挥想象力,想一些绿树,会让你平静。
第二,调整你的日常生活
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每天中午最好午睡0.5-1小时,因为睡眠与心情、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导致抵抗力差,容易生病。
第三,药食同源
1、薏米赤小豆粥:原料: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水适量。方法:将薏苡仁、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时,大米洗净,加适量水,煮成粥。功效与主治:具有健脾祛湿、清热解暑的功效,适用于长夏疲倦困倦、食欲不佳者。
酷暑养生的四大原则
2、橘皮茶:原料:橘子皮若干,有一定味道的冰糖椅,直接用开水浸泡饮用。
功效与主治:具有理气开胃、祛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夏季湿邪引起的腹胀、饮食无味者。
第四,注意饮食调养
1.及时补充水分,同时要经常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增强体质,让湿热之邪得以发挥。但选择的食物一定要清淡,不能太油腻,否则容易阻碍肠胃,导致消化不良。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甲鱼、豆浆都是很好的进补品。
2.补充蛋白质。夏季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高。因此,蛋白质的供给必须适当增加,每日摄入量应为100 ~ 120g。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取,动物蛋白除了乳制品也要适当食用。夏季首选鸡肉、鸭肉、瘦肉、鸽子等性平或性凉的肉制品。
夏季饮食禁忌
1.避免大量饮水。
夏天容易中暑。发现自己中暑时,要少喝多喝水,避免暴饮暴食。因为大量喝水不仅会稀释胃液,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亢进和出汗。这样一来,体内的水分和盐分会大量流失,严重时可促进热痉挛。
2.避免吃大量冷的水果和蔬菜。
大多数中暑的人都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食用寒凉的水果和寒凉的食物,会损伤脾胃的阳气,使脾胃虚弱,寒湿凝滞。严重时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3.避免吃太多油腻的食物
中暑后应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道的消化功能。
如果吃了很多油腻的食物,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使大量血液停留在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会相对减少,人体会感到疲劳,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4.避免简单的补药
人中暑后,热度还在。虽然他们有不足,但也不能简单的服用补品。认为自己身体虚弱急需进补是大错特错。因为如果进补过早,会使暑热难以消退,或者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又会卷土重来,那就更划不来了。
能够帮助人们解暑的方法一直以来都很丰富,我们可以在饮食上养成良好的饮食原则,也能起到解暑的作用。夏天,人们一定要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水分含量较高的食物,尽可能促进我们的肠胃消化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