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指五行在医学上的应用,发展成为中医学术理论。主要以五行五脏为中心: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基本内容:
1.在以五脏为中心的基础上,通过经络把全身联系起来,表现了人体的整体性,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医疗实践把五个方向和四个季节联系起来,表现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2.用五行生克、相生相克、相生相克的理论,可以解释五脏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再加上阴阳学说,可以体会到一些防病治病的原理。随着医学的发展,内容不断丰富,观点不断更新,于是中医五行学说逐渐从哲学五行中分离出来,被脏腑关系所取代。这一脏腑学说对指导临床诊疗是有效的。
所以医学中的五行学说和古代哲学中的五行学说是不同的,后者逐渐倾向于唯心主义,不能相提并论。但中医五行学说也受历史条件的限制,用五行涵盖一切,难免有一些牵强附会、脱离实际的地方。在医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过程中应该批判地继承。
扩展数据:
五行学说在生理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如类比五行的生理特点,构建天人合一的五脏系统,用克制来解释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
1,解释五脏的生理特点: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分别归入五行,用五行的特点解释五脏的生理功能。比如,木有生长、生发、舒滑的特性,肝喜滑而恶郁,有疏通气血、调节情志的功能,所以肝属木。火是温暖的,令人振奋的,明亮的。心主血脉以保持体温恒定,心主神明为脏腑之主,所以心属火。
土壤丰富,具有生化物的特性。脾主水谷的运化,精微化生养脏腑,是气血生化之源,故脾属土。金性清涩,肺有清涩之性。清降顺畅,所以肺属金。水具有润、降、藏的特性,肾具有藏精、控水的功能,故肾属水;
2.构建天人合一的五脏体系: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划分来模拟五脏的生理特征,从而确定五脏的五种属性,也可以以五脏为中心推导出整个人体的各种组织结构和功能,从而将身体、官识、精神、情志划分为五脏,构建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体系。
同时将自然界的五相、五气、五色、五味与人体的五脏联系起来,建立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脏系统,将人体的内外环境连接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3.解释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五行学说不仅用五行的特点解释了五脏的功能特点,而且用五行生克学说解释了五脏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之间存在着一种既生克又制约的关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五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