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谨慎说“三教同源”
目前很多朋友谈到传统文化,都会不约而同地感叹“三教同源”,上面这句话(或其含义)往往成为“同源论”的起始形式。
接下来把儒家的“人性本善”,佛教的“众生皆有佛性”,道家的“红莲白莲藕皆出一根”叠加起来,证明三教思想的一致性。这期间,有的朋友还会引用一些三教祖师相关的记载,比如孔子拜见老子,老子化胡为佛。
最后补充或引用一些结论性的句子,如王重阳说的“红莲白藕绿荷叶,三教本是一家”作为结论。
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说,我并不反对“同源论”,甚至作者本人在做类似话题的文章或演讲时也会采用上述写法。
因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维护社会稳定。“三教同源”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的观点,不仅有利于消除矛盾,稳定人心,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发展。
但从学术角度来看,笔者认为有些问题仍需深入探讨。德育和学术研究是“共存”但也是“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
很多佛教传说和公案故事,就像西方寓言一样,有其教育价值和存在意义,但不宜作为史实来研究和引用。
客观地说,儒释道三家如果没有互通,怎么可能共存两千年,但这种互通不是“同源”关系,而是“返本”发展。
儒家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人文思想,体现了中国哲学重视现实的文化特征。所以儒家重视当下,重视今生,重视世界,“不谈怪力的困惑”,“不知生何以知死”。
就“儒者”的起源而言,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也指出,“儒者”的前身往往是战国时期有知识的贵族或侍从。
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一样,是中国固有的文化。就道家的起源而言,我支持冯友兰先生的观点,道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往往是隐士。
道家思想认为无为“道”是世界的本源,师法无为、顺其自然成为道家思想的“人生观”。
《论语》也有几处记载,当时的一些隐士并不赞成孔子的六国之行。他们以为世界就是这样,人力无法收回,就应该顺应自然,无所奢求。
道教,带有宗教性质,承认身体的真实性。它一开始就试图通过炼丹、练神、养神来保证身体的长寿,甚至“龙虎调和、跨栏补缺”,从而与自然融为一体,身体和精神一起成仙。
佛教文化源于印度佛教,汉代逐渐传入中国。印度佛教文化重生,重视彼岸。它认为人性是麻烦的,这一面是污秽的,世界是虚幻的。就要离开此生,在来生寻求解脱。
在行为上,印度佛教“和尚不向国王下跪”和“出家为僧”的行为与中国儒家固有的“君父”“家族”观格格不入,佛教视身体为脏皮的思想也与道家“养生长生”的思想不同,所以印度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初就受到儒道双方的夹击。
可见三教的思想一开始就大相径庭,“同源”二字无从谈起。当然,如果三教因为都是教人行善除恶而“同源”,那么所有的宗教都是“同源”的。而这种“同源”是在道德层面,而不是思想学术层面。
许多儒释道学者在立足于自己的文化,尤其是佛教这一外来文化时,也意识到了“取长补短”的价值,为调和立足中原的三教文化矛盾而不懈努力,在对立中寻求融合。
儒、释、道三家的相似之处往往集中在“心性论”上,因为这不仅符合中国文化内省的内涵,也是三家最容易达成和解的领域。所以中国文化侧重于汉代的宇宙观,魏晋的人文主义,唐代以后的儒释道的人生哲学。
孔孟提出的“仁义”将中国文化引向重视“人”的人文思想,而不是局限于“天地”的视野。
宋明时期的儒者,无论是理学家还是新儒家,都对佛道持批判的立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从佛教思想中吸取了自己所需要的养分,这促使宋明儒学逐渐专注于实用的、和谐的心性之学。
例如,朱曾批评心学为“全禅”。虽然有所夸大,但佛教禅宗思想对王陆的心学影响很大。
道教起初重视养生和长生,随着它的发展,它的重点逐渐转移到道德生活的研究。南宋以后,以“全真道”为首的新派试图革新,主张道学者立足于内在思想和精神的超越,而不是肉体的出现,进一步保持了与儒佛的融合。
至于外来文化的佛教思想,其变化更为显著,在中国形成了与印度佛教完全不同的佛教文化。
从制度上讲,印度佛教是碗体系,而中国佛教逐渐形成丛林体系,寺庙业自给自足;印度佛教高僧“见王不拜”,中国佛教则接受中国的“君父制”思想,对国王顶礼膜拜;中国非常重视家族传承,所以中国佛教以宗派族长制变相迎合了父子传承的思想。
在心性方面,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的佛教学者往往用道家的思想或术语来解释佛教经典:道家的空性、道家的菩提、道家的无为。
本文以魏晋玄学的阴阳学说为依据,证明“一释一提”也具有佛教性质。慧能禅也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道家的“自然自然”思想。本文从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出发,阐述了佛教“不断破而不修”的禅理
鉴于儒家重视现实生活的人文特征,佛教徒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将佛教与人心相结合,强调“自心即佛”、“心与佛无分别”。
佛教中也有善恶的认知,但中国的主流佛教思想是承认真善美的理论,不能说是迎合了儒家“性本善”的主流思想。
融合了儒家“极明与中庸”的思想,提出了佛教“平常心即道”的禅宗思想。为了调和天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心灵的宁静通向一片净土”。
现在有一定国学知识的学者,打开经典就能说出一段和声的分析,国学的发展至今确实有很多共通之处。但我们必须明确,这种交流不是因为“同源”,而是儒、释、道三家在发展过程中的互动与协商,是一种选择性的融合,是“返璞归真”的结果。
对中国文化中一些问题的澄清,有利于今后进行客观理性的道德教育,使国学在“学术左与信仰右”的平衡中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