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的故事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从正史到言情,从戏剧到影视,这场声势浩大的古代战争被渲染得丰富而壮阔。赤壁之战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战略决战,战争的开端是孙、刘的生死存亡。战争的过程就是如何以弱胜强;战争的结束,奠定了双方三分天下的局面。历史本身的情节就很生动,经过艺术处理后更加生动。辩儒、借草船箭、蒋干偷书、黄盖假装投降、诸葛借风、烧战船、丢华容等一系列精彩故事,长期以来深入人心,连不识字的老太太都会说“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赤壁》最著名的作品是一首诗,一个词,一首诗。《赤壁》这首诗还没卖出去,就要被前朝洗白认了。东风不与,铜雀台春锁二乔。“这是杜牧的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赋都是苏东坡的。虽然身处同一个地方,珍惜同一个东西,但意义和感情却不一样。相比较而言,杜甫的诗优美典雅,这是由于他的心灵手巧。苏词豪放,气势磅礴。杜牧完全避开正面,既不写景,也不叙事,而是通过一份战争遗产引发怀旧,提醒人们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然后突然一个转弯,从反面假设了战争的另一个结局,这就是它的妙处。咏史不千篇一律,实践中神奇,心中有趣,这就是小森七绝的特点。

苏轼的词瑰丽壮阔,集写景、咏史、抒情于一体,从正面直入主题。从一开始,他就以非凡的气魄,竭力拓展时空,立刻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人们仿佛看到诗人站在岸边,望着浩瀚的长江,感叹历史的悠久;关于巍峨赤壁的思考。他写的是壮丽的景色,惊涛拍岸,飞珠溅雪,汹涌澎湃,气象万千;他写的人物栩栩如生,让英姿飒爽的周瑜出现在他悠远的思绪中,仿佛在微笑;他写的是深情,意气风发的文字背后,分明是无奈的辛酸和压抑的感情。这首诗的宏伟是空前的,是苏词和豪放派的代表作,其豪迈之力足以傲视古今。

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文体。始于先秦,盛于汉魏,历史悠久。古赋近诗,班固曾说:“赠人者,亦古诗词之流”。词虽不分,但一般都是精炼押韵的。与诗歌不同的是“背而不唱”,是不方便唱的诗。到了唐宋时期,由于古文运动的兴起,给散文文体注入了新的活力,产生了感情丰富、声韵和谐、散文混长的散文文体,《赤壁赋》是散文文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佳作。其构思精巧、立意崇高、规划严谨、文辞优美、韵味隽永、脉象流畅,在古今卓立都是无与伦比的。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他的想法:

“壬辰之秋,期待七月,苏子和客人去赤壁下划船。微风习习,水无法到达水面。举酒为客,诵明月之诗,唱婉约之章。”

赋的开头言简意赅,似乎只是点出季节,说明地点,说明人物。看似不起眼,却有着绝妙的布局,仿佛是一位高明的战略家。在战斗开始之前,它显示了它的独创性。你看,他整理赤壁之地,唤起乡愁;安排紫苏和客人开始双方的辩论;让微风增强运动感,升华乐趣;赋予秋水重要使命,既是环境和利益的需要,也是后来争论的话题。他还埋伏了酒船,时不时在关键点来接应。只是有一个重要的角色没有出来,那就是月亮!但他已经在呼唤了,他不是在背诵明月的诗句吗?

“少焉,月出东山,徘徊斗牛之间,千年横江,水落石出。让小船漂浮在茫无边际的江面上,越过浩瀚无垠的江面。浩瀚如冯旭的风,不知止于何处;这就像是独立,羽化和不朽。"

苏轼是赏月高手。谁不知道他的“水貂头”?果然,随着月亮的出现,整个心情都变了。她的冉冉升起在东山之上,就像在一首协奏曲中,小提琴奏出欢快的主题,她徘徊在斗牛之间,让夜空更加深邃悠远;她把寒光洒在秋水上,让河水更显空荡和茫然。至此,苏轼为了将自己的感情升华到沸点,已经打下了一个诗意的梦。突然,他突发奇想,神奇地把船缩小,变成一根芦苇漂浮在虚空中。他把自己缩小只是为了烘托河水的浩瀚,任凭风吹轻舟,摇曳衣袂,气势磅礴,飘飘然,如梦如幻,怎能不让人身心俱醉,摇曳如仙?写到这里就完成了第一段,而这只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于是喝酒,边扣边唱。歌中说:‘归归如蓝桨,击天描流光。‘我好迷茫,我期待着美丽和天堂。’客有口交,倚歌求和。它的声音洪亮,像是怨恨,像是哭泣,像是抱怨,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在幽谷中起舞,为寂寞的女人哭泣。"

寂静的夜,无边的河,弥漫的雾。晚风习习,明月照千里,思绪随轻舟荡漾。至此,文笔已是情景交融,趣味盎然,其乐融融。还要写什么?这不是已经是一本不错的游记了吗?不,苏轼的目的远不止于此!他以旅行写风景,即景物生出感觉,为的是从感觉中推理,再由推理来讨论,在讨论中阐释哲学,揭示主题,这就是他的全部意图。你看,紫苏和客家人对同一个环境有不同的感受,一个是喝酒唱歌,傲气十足;有声音的笛子,流露出悲伤和哀怨。断肠笛声,文中六个比喻,真的是悲啊,悲啊,忧啊!但是,为什么呢?

“紫苏很伤心,坐在危险中,问客人,“这是什么?”客人:月明星稀,乌鸫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云雾缭绕,阴沉沉的。这不就是因为孟德智被困在周郎吗?齐芳破了荆州,下到江陵,顺流向东。他身长千里,披着旗帜,喝着酒,唱着诗过河,成了天下英雄。现在,他在哪里?"

这个没人需要问,所以苏轼先问自己:“是什么?”有问题就有答案,自然就有了下文。在第三段中,所有的客人都在抱怨悲伤的来源。他的忧郁首先是由于悼念过去,伤害现在。他与来自赤壁的曹操联系在一起,想到他的文学武功,想到他的英雄一生,想到他在这里的巨大威望。他现在在哪里?如果只有这样一声叹息作为悲伤的起源,那是不够的!先别忙,这只是第一层意思,好戏还在后头。

“此外,我和我的儿子在朱江钓鱼,我们是鱼、虾和麋鹿的朋友,用一片叶子驾驶一艘船,并举起瓶子属于彼此。寄蜉蝣于天地,是沧海一粟,悼我一生一刻,羡长江无限。捧着飞仙邀你游,捧着明月久久,明知道得不到突然,在恨台必闻。”

他又在收缩自己,变成一个很普通的小人物,然后和历史上的伟人做比较。你看,就算是英雄也难免被时间淹没,你我这样的闲人不值一提。不难过吗?这不再是为古人担忧,而是为自己着想。在这个没有人才补天的皇家社会,有远大志向又能怎样?这应该是他的心脏。这种反差的结果是,他感叹生命的短暂,又羡慕大自然的永恒。他幻想与诸神为伴,却拥抱宇宙以达到永恒,却不可能达到。愿望破灭,因此,委托遗产在恨台。至此,那个悲伤的起源就足够了!这位嘉宾的话给整篇文章带来了跌宕起伏,形成波澜,从而逼出了第四段谈哲学,这是整篇文章的点睛之笔。

“紫苏说你知道老公的水和月亮吗?逝者如斯,但他从未去过;充满虚者如是,死者不退潮不流。盖必从其变者观之,则天地不能在一瞬间;若以其不可改变的观点来看,则物我无穷,又何忌之?”

苏轼首先把话题绑在水和月上,用水流和月的盈亏来讲变与不变的哲理,这是整篇文章的主题。其实所谓的“客”不过是一种伪装,用虚拟人物来制造讨论的话题。这是中国古代赋的传统方法,就像笔下的子虚先生和吴先生一样。他对“变与不变”的论述,是全文的意义所在,在这里等待已久!前方泛舟的快感,笛声的哀鸣,宾客的议论,都是这样一步一步的引向这里,如剥笋,吐丝结茧,层层深入,最后到了这一步,这是一种多么细致精致的意境,“立言以住”之美就在这里!"

“而且,天地之间,万物都有它的主人,如果不是我的,那就是一毛钱。然而江上的清风,山中的明月,耳听为虚,相逢即美。它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造物主无尽的隐藏,我和我的儿子是相容的。”

东坡居士妙论“变与不变”,只是在思维和理解上心胸宽广。要摆脱精神上的压抑,他需要在行为上做到超然物外,所以他用“风月无价,山水自有情”来安慰‘客’。他要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开阔心胸,忘却一切荣辱得失。这其实是他给自己开的药方。当时苏轼正处于事业逆境,刚因“鸟台诗案”被捕入狱,险些丢了性命。从湖州周知贬为黄州应永副使,至今仍处于待罪状态,限制其在州内安置,不得签约公务。官场的失意,野心的空虚,是他悲伤的根源。另一方面,他虽然在黄州打拼,处境艰难,但与过去并无不同。他经常与田的父亲和老人交朋友,并在玩笑中视世俗权贵为粪土,这是由他乐观开朗的性格决定的。所以《赤壁赋》中主客描写的悲观与乐观,都透露着他自己的感受,而依靠主客,无非是在表演一场精彩的自唱。

“客笑,洗灯更宜。菜都吃完了,杯盘狼藉。相枕在舟,不知东方白。”

最后一段结尾,短小精悍,却又感情激荡,又能顾全大局,留下意味深长的回味。因为抑郁的暂时缓解,“客喜而笑”,从而完成了由喜到悲,再由悲到喜的情感转换。从开始划船到最后枕舟,从东山升起的月亮到东方,都是白色的,首尾呼应得恰到好处,浑然天成。再看酒杯,从“举酒为客”到“喝得很开心”,再到“洗杯更仔细”,直到“杯盘凌乱”。是个不错的道具,体现了匠心。最后那句话更有意思。虽然只是简单的说“他们躺在船上就睡着了,甚至不知道天已经亮了”,但是玩得开心的意思跃然纸上。需要说清楚吗?如果看整篇文章,你就明白了,东坡的文章真的是行云流水。他的不凡之笔非常悠闲地把风景变成了情感,把哲理变成了诗歌,把压抑变成了旷达的思想,妙极了。难怪明代有学者赞叹说:“古今东坡先生写的都没剩!”我不能再赞美你了。

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的名字光芒四射。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还是一位诗、画、书的全才。哪怕是饮食,他也不比后世的营养专家差。他非常崇拜韩愈,称赞韩文公是“八代文学之衰”。但后人在评价唐宋八大家时,有一句感叹:“诗尽于苏黄”。他的词一扫晚唐五代之风,开创了豪放词派,与辛弃疾的词并称“苏辛体”。书法方面,擅长行书,笔力跌宕,颇有风月之趣。与米芾并称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他擅长画竹子,喜欢画怪石和枯树。他在绘画上提倡精神上的相似,是文人画的倡导者。“胸有成竹”的典故是他的名言。他是文、诗、词、书、画五方面的全能状元,多才多艺,为历代所罕见。

难能可贵的是,唐宋八大家中,仅苏家就占了三个。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文章大师,在文学史上都有着辉煌的地位。他们以杰出的作品而闻名。从先秦到明末,他们精挑细选,精挑细选,一共收集了222篇文章,但苏氏父子竟然占了24篇,可见他们三人的分量。为了区分三个苏联人,两兄弟分别叫大苏和萧肃,他们的父亲叫老苏。

苏父子虽名满天下,当时虽有加冕,但官位并不显赫。苏洵只做过秘书、省立学校记账员、县校长等。大小苏兄弟虽然和柯登帝一样,但仕途都很坎坷,几遭厄运,数次被贬,经常身处逆境。苏轼在黄州写《赤壁赋》的时候,是他最惨的时候,生活比较清贫。他曾在诗中写道:“去年,东坡拾瓦砾,种下三百尺黄桑。今年割草盖雪堂,日头吹墨。”诗中提到的东坡,就是他盖房子的房子东边的斜坡,他的外号东坡居士就是这么来的。

历史有时会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唐宋两位大诗人所传唱的黄州赤壁,实际上并非“三国周郎赤壁”。湖北省有几处赤壁。除了黄州,还有五常县西南、嘉鱼县东北、普贤县西北三处,都叫赤壁。杜牧四十岁的时候是黄州刺史,他的《赤壁》是苏轼拜访的。苏轼对此可能并非全然不知,所以他在文字中特别指出“人性是三国周郎的赤壁”,相当于宣布“我听说了,以表我的感想!”。但是,既然历史创造了名人,那么名人也可以反过来创造历史。真正的赤壁可能只是杀戮的见证,在这里意义不大。苏轼笔下的赤壁,已经是一种精神的升华,唤起后人无尽的遐想和感悟,这就是人性的审美价值。清朝康熙年间,黄州赤鼻矾正式命名为“东坡赤壁”,并在那里修建了贰负堂等建筑,以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

作者:肖波,长沙人。人文工作者。目前是湖南省某杂志社文化总监。作品散见于中外报刊,写作以散文、随笔、评论为主。

来源:国际在线

《赤壁赋》前后比较赏析

《赤壁赋》前后,苏轼五年贬谪黄州,写于宋神宗元丰。两篇文章意境崇高,文采横溢,深情融入写景之中,悲愤置于旷达的文风之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堪称千古绝唱。《前赤壁赋》描绘了赤壁秋夜的美景和对划船的雅趣,以主客体一问一答的形式表达了他对宇宙人生的看法,特别是通过对明月和河流的变化和不变的探讨,表现出一种开朗的心态和哲学的人生态度。《赤壁背上赋》描写了一个山高月小的冬夜的江边,及其寂寞险峻的气氛,写出了独自登高所产生的悲凉心情。最后以白鹤道士虚无缥缈的梦境结尾,在空灵的幻想中赋予其超越尘埃、独树一帜的思想,风格引人入胜,引人入胜。古人曾赞:“东坡《赤壁》二首赋,一洗千古,似一字,终不可得。”

以下是两篇文章的一些特点的对比分析。

一.两个案文的相似之处

1,文章在系统上是一样的。

赋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在汉代形成了特定的体系。它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讲究文采和音韵。到了宋代,赋已趋于平淡。《红墙赋》前后都属于赋体,都采用了“赋加散文”的形式,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诗性特征,又吸收了散文的风格和手法,使文章既富有诗意又富有表现力。都有固定的节奏和较宽的音韵,句子平行而散,在工整的对句中表现出多种美感。此外,音节自然流畅,文势充沛,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不仅如此,苏轼以散文的笔调写山水,抒写情怀,叙述议论,天马行空,雄壮奇幻的浪漫主义风格在他丰富的想象力下,显示出特别的新奇。

2.包含的情绪是一致的。

两首诗的主题都是游乐,一游之后,都可以归结为欣赏山川美景的愉悦,表现出旷达开朗的人生态度。虽然不能排除作者的超脱是政治失意后精神压抑的自我安慰和解脱,作者的压抑和悲伤隐藏在超脱和旷达的表象背后,但可以肯定的是苏轼在厄运中坚持人生理想信念的艰难思想斗争是跃然于字里行间的。从这一点来看,林语堂的话值得玩味:“这两篇文章出名是有原因的,绝不是别人的文章可比的,因为只用了几百字就表达了人对宇宙渺小的感受,同时也表现了人在这红尘中所能享受到的大自然的丰富。”

3.诗歌与哲学的完美结合。

两篇文章的艺术品位之高,主要体现在景、情、理的高度融合,从诗歌到哲学的升华和凝聚,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看完两篇文章,无论是前赤壁赋还是后赤壁赋,你都会觉得自己笼罩在月色与流水之中,听一个哲人给你讲解人生道理。难怪古文《管子》中的注释说“前后的赤壁赋,不下一个南国”,意思是赤壁赋可以作为道家的南国经典来读,因为他们在写景和抒情中处处透露着对人生哲学的理解。

二,两种文本的差异

1,描述的季节景色不一样。

苏轼元丰五年七月游黄州赤壁,撰《前赤壁赋》。三个月后,他故地重游,写出了后者的《赤壁赋》。从季节上看,上一篇的每一个字都是秋天,下一篇的每一句都是冬天的风景。就风景而言,前文中划船所见,令人赏心悦目:“清风徐来,水波静。”形容秋江的清澈明朗。“月亮在东山之上,盘旋在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遇天。”浩瀚的雾气、河水、夜空,被月亮的银辉浸透,看起来无边无垠,浑然一体,让人不禁陶醉其中。下面这篇文章里的风景写的是月夜,但是很危险,很可怕。“霜降露落,叶尽落,影在地上,见月明。”“江水喧天,千尺断,山高月小,底清。”木死石薄,令人心惊胆战,令人心酸。下面这篇文章充满了奇怪的感觉,也是逼出来的,主要是《走在岸上》写的。

2.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文章开头画了一幅恬静恬静的自然画卷,然后以主客问答的方式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紫苏”的话针对的是“客人”的感受。他从宇宙的变化谈人生哲学。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不会片刻不变,人生短暂,自然悲伤;但从一个不变的角度来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同生,生生不息。况且天地万物,自有其主。“如果不是我的,我就不要。”这样,世间的荣辱得失,悲欢离合,都不足以铭记。最后,他为“客人”指明了出路: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可以说,在内容上,上篇重在阐发哲理,这也是苏轼“论入诗”的文学主张在创作中的体现。

以下文章写于一个月色清朗的夜晚,答客歌。先是有“客无酒”“酒无菜”的遗憾,然后是“取酒取鱼”的快感。文章在平缓的延伸中曲折前进。从“江水潺潺,决堤千尺”的河堤夜景,写出了“走在岩石上,披着丝绒……”的悬崖险。从“日月江河几何,不能再认”的感叹,到“悄无声息,肃然起敬”的心境变化,跌宕起伏至极。最后写道士孤鹤的幻境。可以说后一篇侧重于叙事风景。元代文学家于吉高度赞扬了后世文字的成就,认为“事高如山,事小如月,都是自然的。”最后还有一只道鹤,特别意外。"

3.追求的心情不一样。

封建社会的文人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就像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所以他们时而以儒家入世的观念来激励自己,时而以老庄出世的观念来安慰自己,这是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一道风景。以上文章以主客体一问一答的形式,表达了人生苦短、壮志难酬、纵情山水、及时行乐等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作者的人生哲学有合理积极的一面,但也包含了佛老思想中的消极因素,但在主旋律上是乐观向上的。后来又写孤鹤扫舟,“梦见一个道士,羽化仙女”,鹤是用了很久的道教象征。这样的幻境幻想表明苏轼试图拿起从庄子那里获得的思想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心灵,保持乐观的情绪,应付人生的沉浮。是道家文化让他在面对人生的风浪时调整自己,超然旷达,而不封闭,自虐,愤懑。这也是前人评论前后赤壁赋是“一个华南”的原因。相比前一篇,后一篇略显虚无缥缈,更多的透露出抛弃世界的想法。

以上从异同比较分析了前后红墙诗的特点,但实际上正如林所说:“若无第一章,则不见第二章之美;如果没有后面的文章,就看不到前面文章的美。”这样看来,认为红墙诗是苏轼散文中的“双宝”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