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线刘著12小时养生法
子午流柱的阶
儿童期(23: 00-1: 00)胆经最盛,胆汁需要代谢。人在童年入睡时,胆囊可以完成新陈代谢(胆囊有多清,大脑就有多清)。最好在儿童期调整胆囊。
小丑时代(1: 00-3: 00),肝经最盛,血藏于肝。人的思维和行动依赖肝血的支持,需要排除废血,需要产生新鲜血液。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小丑时代完成。严重的肝病,丑的时候可以调肝。
在印石(3: 00-5: 00),肺经最旺。“肺迎百脉”肝为肺供应新鲜血液,在丑中生出新血后通过肺送到全身。因此,在印石,肺病患者报告有强烈的咳嗽或哮喘。调肺于阴,痰热血瘀者,可清痰养肺阴,肺虚内热者养阴,肺阳虚寒者升阳。
在石矛(5: 00-7: 00),大肠经络是最繁荣的。肺和大肠互为表里。肺会让全身充满足够的新鲜血液,然后促使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如果大肠是隐秘的或异常的,则应在毛之时清除瘀血。
早上(7: 00-9: 00)胃经最旺。老朋友7点以后最容易消化。胃火过旺则口唇干燥,严重者口唇皲裂或生疮,可使胃气减少。胃寒的人早上要补胃阳。
脾经在第四个时辰(9: 00-11: 00)最旺。脾主运化,脾主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主宰者,也是人体血液的统帅。脾的功能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要红润,嘴唇白、黑、紫都是脾的异常表现,所以要调理脾,健脾益气。
中午(11: 00-13: 00)心经最旺。心主灵开导心和舌,其美在面。心活血,养神,养气,养筋。心虚者,中午可补心气,心阴不足,舌红或紫者,中午可补心阴,降虚火。
期末(13: 00-15: 00)小肠经最盛。小肠清浊,水归膀胱经,渣滓送大肠,精气送脾。最后小肠的治疗可以调节人的营养。小肠热了,人就咳嗽放屁,一天下来小肠热就能清了。
肾时(15: 00-17: 00),膀胱经最盛。膀胱储存水和津液,水排出体外,津液在体内循环。如果膀胱内有热量,可引起膀胱咳嗽(尿失禁)(咳嗽、遗尿)。敷的时候体温偏热,阴虚的人比较突出。肺阴虚敷用时可滋阴退热,肝阴虚、肾阴虚敷用时可滋阴退热。清肝泻尿。肾阳虚的人如果秋冬怕冷,最好的效果是及时补阳,提高体温,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尤氏时(17: 00-19: 00),肾经最盛。肾藏生殖之精,藏五脏之精。肾为先天之本。申时之后,人体泻火解毒,肾脏适时进入藏精之时。肾阳虚是补肾阳最有效的方法。
心包经在气(19: 00-21: 00)之时最盛。心包是心外膜,有气血的脉络和通道。恶不可忍,但痛不可忍。心包是心脏的保护组织,是气血的通道。心包的繁荣可以清除心脏周围的外邪,使心脏处于良好的状态。心寒者短时间养阳:闷热者短时间养阴化瘀。
三焦经是石海最繁华的地方(21: 00-23: 00)。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具有统摄诸气、疏通水道的功能。海上三焦百脉。在海里疗养和生活对人是非常有益的。气虚脾虚者海上补中气:肺阴虚者,小儿阴虚盗汗者,成人阴虚内热者,海上滋阴降火效果最佳。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符合自然规律,环环相扣,非常有序。
五石矛(5: 00-7: 00),大肠经络发达,治疗有利于排泄。
V初(7: 00-9: 00),胃经旺盛,治疗有利于消化。
V岁(9: 00-11: 00)脾经旺盛,治疗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中午(11: 00-13: 00)心经旺盛,治疗有利于全身血液循环,心火有利于消化。
V末(13: 00-15: 00)小肠旺盛,治疗有利于吸收营养。
v神十(15: 00-17: 00)膀胱经亢盛,治疗有利于泻下小肠水液,泻下全身内热。
v尤氏(17: 00-19: 00)肾经旺,治疗有利于藏脏腑精气一日。
心包经在V时(19: 00-21: 00)旺盛,治疗有利于再次强心,心火有利于消化。
五、石海(21:00-23;00)三焦接脉,治疗后歇脉。
五分时间(23;00-1: 00)胆经旺,睡眠好能壮胆推陈出新。
五、丑期(1: 00-3: 00)肝经旺盛,睡个好觉能增强肝血,推陈出新。
肺经在伏印石(3: 00-5: 00)旺盛,逐渐苏醒的肺能将储存在肝脏的新鲜血液输送到数百脉。五点起床后,它会迎来治疗后新的一天。
十二小时养生法
一天十二小时的循环是不变的。因为人体有十二经脉,气血按十二经脉循环是永远不会变的。根据《内经》记载的十二经脉顺序,与十二点的顺序相吻合。经络气的自然顺序是从肺开始的;一天的顺序以阴开始,而“经络”和“辰”这两个词代表开始。肺经配阴为一日之始,阴为黎明,故有肺经配阴与大肠之附。正如《针灸大成》所说:肺阴大而胃满,午后脾小,肾心包满,胆丑而肝顺。
韵指气血阴发于中焦,向上流入肺经,至毛时流入手阳明大肠经,至陈时流入足阳明胃经,故有“肺阴大,胃大……”。养生专家在“午时潮起潮落”观念的基础上,根据老年人的身心实际,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明代石狮道士称之为“二十六功课”。清代医家游澄也称“十二点无病法”。其内容如下:
石矛(早上5-7点):天亮穿上衣服坐在床上,敲300次牙,转肩膀,锻炼筋骨。先搓搓手,擦鼻子两边,烫眼睛六七次;然后卷耳朵五六次;然后双手托住后脑勺,用手掌捂住耳朵,用食指打中指,各打后脑勺24下。然后,去外面打打太极拳,或者练练其他领先的技术。
陈石(早上7-9点):起床练习后,喝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头一百下以上,提神醒脑,提高视力;再次洗脸漱口,早餐。早餐应该是稀饭,素面朝天。饭后慢慢走一百步,边走边用手揉腹部,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
施思(上午9 ~ 11):要么读书,要么管理家庭,要么种花。累了就闭上眼睛坐着不动,或者敲敲牙齿吞几十个钉子。不宜大声与人长时间交谈,因为说话耗气,老年人本来就虚弱,必须“静养气”。
中午(11 ~ 1 am):午餐美食。所谓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温软,不吃生冷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饱。饭后用茶水漱口,去除油腻食物,然后静坐或午休。
深夜时段(1 ~下午3点):或午睡或练功,或邀好友下棋,或浏览时事,或做家务。
申时(下午3 ~ 5点):或朗诵名家诗词,或练习书法,或抚摩古琴,或下乡劳作,或观赏夕阳。
尤氏(下午5 ~ 7点):练一会动静操。晚饭要早,可以喝一小杯,不要喝醉。热水洗脚降火,活血祛湿。晚漱口,洗去饮食中的毒气残留,方便口腔。正如《云起七征》所说:“最好是躺着漱口,清除牙缝间的堆积物,使牙齿坚固”。
曲石(晚上7-9点):练静态气功,然后睡觉。睡觉时,右侧卧,“睡姿如弓”。先睡,再睡,就是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入睡。
海子石(晚上9: 00到65438+第二天0: 00):睡好觉滋养元气,环境要安静,排除干扰。“睡而不厌,适而不厌”,即睡觉时可以屈膝,醒来时可以伸脚放松,使血液循环,不要只是固定一个姿势。
丑——印石(65438+夜间0 ~ 5点):此时精气发生,人应以精气为宝,宜禁欲(性生活),但不宜强迫。60岁以后,20号或者10月份1次都可以。
需要注意的是,十二时辰中,午、午、午、酉这四个时辰对于有修行基础的人来说比较重要。孩子中午要睡觉,毛和你可以练习。中午要睡着,也就是晚上11之前要睡;早上印石后起床,也就是5点多起床,5点到7点在石矛练静功、导功、武术等等。中午,也就是中午11到下午1的两个小时内,可以选择固定时间午睡;酉时,即下午5点到7点,可以练功夫。被称为养生中的“经络感”和“毛有功”。子夜是阴转阳的时候。此时睡眠可以滋养阴阳,以迎接白天的太阳阳。中午是阳转阴的时候。这个时候睡觉可以滋养上升的阳气去迎接阴气。石矛是大肠经络开通的时刻,是最适合练实腹舒胸“齐沈丹天”功的时候;尤氏是肾经腧穴打开的时刻,此时练功比较好,因为肾主骨,此时的骨关节非常兴奋,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