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命长寿。
我们应该向死者表示哀悼。毕竟,英年早逝是可悲的!
我只想谈谈我自己对这件事的想法。很多朋友都知道,我从来不养生,也不美容。我很少打开朋友发的只要标题里有养生二字的养生文章。我一直认为身体健康长寿和养生无关。
我有相当的理由这样说。
我的一个同事,我妈妈93岁才去世。老太太生了10个孩子,最后只剩下一个同事(儿子)。死去的孩子有的英年早逝,有的半身不遂,他们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以前除了图尔库,去医院看病是不可能的。看着孩子们一个个离开,老太太差点哭瞎了眼。
医学院毕业后,同事们开始在离家很远的矿上工作,父母留在家里。后来因为父母年纪大了没人管,80年代初搬回老家和我一起工作。但他们的父母并没有和他们一起住在县城,而是住在离县城3里的郊区。
父亲去世后(80多岁),母亲不愿意来城里和儿子的儿媳、孙子住在一起,他还一个人住在乡下,儿子不得不经常回去看望他。老太太过惯了贫困的生活,什么都舍不得。当她的儿子回来时,他总是给她留一些好吃的东西。同事说,他每次回去,经常一打开柜子就闻到饭菜的臭味。我骂我妈不甩,她说“不,我连(方言)都听到了”,但是我儿子不肯甩她。
不仅如此,老太太那一代多是用坛子腌制咸菜,种出来的新鲜蔬菜舍不得吃,卖钱。有一年,在一个同事的邀请下,我带我妈去她家做客。老太太看到我妈妈穿的衣服时,很羡慕。因为在我们普通家庭,老人年纪很大了也不会做新衣服。还是太穷,观念会过时。
在这样的条件下,老太太直到93岁才去世,不到一周就死在了病床上,没有拖累后人,安详的离开了人世。她身体健康吗?
多说说我94岁的母亲吧。我妈也是吃了很多苦的老一辈。她生了八个孩子,比我们姐妹中的六个都活得长。现在最小的已经60多岁了,还沐浴在母亲的爱抚中。妈妈不具备长寿的所有条件。为什么这么说?
基因?我母亲的家人都不长寿。我爷爷奶奶60多岁就去世了,我叔叔60岁前就去世了。我只知道我母亲的一个叔叔活到80多岁。
性格?妈妈不是一个开朗的人,一生多愁善感。爸爸比妈妈大10岁,但是大龄女性很难享受到丈夫的温柔。爸爸在世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也是受了妈妈的影响,妈妈照顾爸爸,不理她。直到父亲去世,我才幡然醒悟,失去了父亲。从此,我把所有的爱都转向了母亲。
我妈一辈子睡眠不好,神经症伴随一生。年轻时,她晚上经常靠安眠药入睡。以前我妈不谈保健。由于有六个挨饿的孩子,她不得不竭尽全力保住她的孩子和丈夫。轮到她不说剩饭剩菜,还要做汤和水。
近20年来,妈妈已经可以有条件的服用一些保健品,但是妈妈很难坚持。她说她能吃。妈妈唯一的健康状况就是还能吃东西,消化功能也比较好。现在她行动不便,但已经“折腾”了一天了。她事必躬亲,不相信任何人。操心是她一辈子都没放下的“工作”。
我不想遗传我妈的长寿基因(如果能遗传的话),因为我妈有六个孩子。虽然我常年不伺候我妈,但是我的兄弟姐妹都很孝顺,很照顾我妈。但是我没有这样的条件。独生子女的父母不会有阳光灿烂的夜晚,长寿可能是痛苦的拖延。
古语有云,“生不如死”。中国人一向尊重这句老话。即使生不如死,很多人还是想活下去。而我多年前就强调过“生不如死”,现在更强烈地希望如此。因为我们买不起,我们的孩子也买不起。长寿必须建立在健康和自我保健的基础上。
所以我想说,养生和长寿没有必然的联系。适当的运动没有错。过度运动和过度治疗一样有害。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不管做什么,只要自己喜欢,就能开心!让我们衰老的越慢越好,生病的越晚,死的越快。